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

范永升;彭淑牖

月刊

1008-7664

zjlcyx@163.com

0571-8577936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浙江中医药大学内

浙江临床医学/Journal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概括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省级综合性期刊,是传播、交流临床医学科学知识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办刊宗旨,中西医结合、面向临床,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巨骨穴长针斜刺技术结合苍龟探穴法对肩峰下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毛小良蔡耐心
    733-734,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巨骨穴长针斜刺技术结合苍龟探穴法对肩峰下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肩峰下疼痛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巨骨穴长针斜刺技术结合苍龟探穴法,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前明显提高(P<0.05),B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B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巨骨穴长针斜刺技术结合苍龟探穴法可有效提高肩峰下疼痛综合征的针刺治疗效果,促进肩部功能恢复,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巨骨穴长针斜刺苍龟探穴肩峰下肩痛

    2018~2022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章越琪王红萍徐利威徐佳恩...
    735-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2022年本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为院内感染防控及临床规范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标本来源、患者年龄、病区分布及药敏实验等临床资料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平均检出率6.48%;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375例,占69.44%),其次为咽拭子(131例,占24.26%).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71~90岁(266例,占49.26%),其次0~10岁(107例,占19.81%).科室分布上,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ICU(162例,占30.00%)、呼吸内科(131例,占24.26%)和儿科(111例,占20.56%).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和头孢替坦耐药率高,接近100%.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从2018年6.59%升高至2022年20.16%,5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他啶、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等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在2019年达到最高点,2020、2021、2022年耐药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老年人、儿童的呼吸道标本,需重点监测本院ICU、呼吸内科和儿科,根据药敏结果规范应用抗菌药物,严格做好院感控制工作,可降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性

    基于脑-肠轴探讨半夏秫米汤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

    宋成城陈克龙吴紫千李燕...
    738-739,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半夏秫米汤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就诊的慢性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半夏秫米汤治疗组及枣仁安神颗粒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4周后、8周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PSQI、AIS评分,在入院后及4周治疗后行多导睡眠监测、血清脑肠肽SP、NPY及5-HT检测,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 在治疗4周及8周随访时,两组PSQI、AI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PSQI及AIS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及睡眠效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且在改善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及睡眠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组患者脑肠肽SP、NPY及5-HT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在改善SP、NPY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SQI评分与脑肠肽SP存在正性线性回归关系(P<0.05),与NYP及5-HT存在负性线性回归关系(P<0.01).结论 半夏秫米汤可明显提高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总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及睡眠效率,其机制可能与调整脑肠肽表达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半夏秫米汤慢性失眠脑-肠轴多导睡眠监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符永毅黄巾格杨梓范永升...
    740-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搜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AG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利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AGN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常规治疗(OR=8.03,95%CI:4.14~15.57);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较常规治疗更能降低AGN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改善血压、减轻水肿、缓解血尿、改善蛋白尿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结论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AGN可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但尚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

    急性肾小球肾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Meta分析

    SWI对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质沉积症的诊断价值

    俞金娜邱勇钢董飞何聪...
    744-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质沉积症(SSCN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21年6月本院行磁共振T2WI、DWI及SWI序列扫描的SSCNS患者43例,比较不同序列对SSCNS及其两种亚型的病灶检出率差异.结果 43例SSCNS患者共发现264个分区病灶,其中29例cSS型共计79个分区病灶,14例iSS型共计185个分区病灶.T2WI、DWI、SWI对病灶总体检出率分别为47.7%、60.6%和100.0%,其中对cSS型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39.2%、50.6%、100.0%,对iSS型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51.4%、64.9%、100.0%.DWI与T2WI对cSS病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iSS及SSCNS总的病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与T2WI、DWI对病灶总体和各亚型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对SSCNS病灶的检出率明显优于T2WI和DWI,有利于早期全面评估SSCNS病情,可将SWI作为SSCNS诊断的常规检查序列.

    表面铁质沉积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磁敏感成像T2WI

    红外热像图对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的价值

    卢桂芳罗紫月谢志敏徐贾英...
    747-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红外热像图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AS患者100例,按照中医证型分组,肾虚督寒证组50例,肾虚湿热证组5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收集临床信息与红外热像图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肾虚督寒组与肾虚湿热组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中轴关节疼痛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督寒组的脊背部平均温度及最高温度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偏低(P<0.01),而肾虚湿热组则明显偏高(P<0.05).同时,肾虚督寒组的脊背部最高温度与周围温度的差值明显偏小(P<0.05),而肾虚湿热组温度差较对照组相仿(P>0.05).结论 红外热像图测量的脊背部温度与AS中医证型密切相关,红外热像图或对AS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具有辅助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红外热像图中医辨证分型

    Cadherin 17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李自宁马海芬
    749-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钙粘蛋白17(CDH17)在胃癌中表达意义及与其它部位腺癌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消化系统来源原发性腺癌348例,包括胃癌114例,结直肠癌150例,胰胆管癌55例以及非消化系统来源的原发性腺癌29例.检测CDH17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不同腺癌表达水平.结果 发生肠上皮化生的胃黏膜上皮细胞CDH17呈阳性表达.各组腺癌CDH17、CDX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胃癌74.6%、79.8%;结直肠癌95.3%、98.7%;胰胆管癌34.5%、21.8%,非消化系统腺癌中未见表达,CDH17、CDX2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癌、结直肠癌与胰胆管癌中CDH17和CDX2表达呈正相关(P<0.001).通过对CDH17和CDX2的联合检测,以任何一种标志物阳性作为阳性结果,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8.6%,与单一标志物检测相比,敏感性提高了14%和8.8%;胰胆管癌中两种标志物均阴性的表达率为60%,CDH17和CDX2联合检测结果在胃癌与胰胆管癌中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癌CDH17表达水平与Lauren分型相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T分期、脉管神经侵犯、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不相关.结论 CDX2是目前消化系统肿瘤较特异的标记物,但在胃癌中的表达相对偏低,在胰胆管癌中少量表达.CDH17在胃癌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胃癌Lauren分型肠型相关.CDH17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结直肠癌,但明显高于胰胆管癌和非消化系统腺癌.CDH17可作为消化系统新型标志物,联合CDX2检测,有助于消化系统腺癌的组织来源判断.

    钙粘蛋白17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胃癌腺癌

    2D-STI联合肌酸激酶监测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毒性的价值

    倪成香蔡洁胡国梁范霜月...
    752-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联合血清肌酸激酶(CK)检测在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毒性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2例,化疗周期结束后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分组,正常组72例,异常组3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女性体检者34例作为健康组.在化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CK,并行2D-STI检查,记录左心室应变参数.结果 化疗后异常组血清CK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异常组GLS低于正常组(P<0.05).血清CK评估化疗后心脏毒性反应的敏感度为76.67%,特异度为83.33%.2D-STI参数GLS评估化疗后心脏毒性反应的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72.22%.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6.67%,特异度为70.8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LS、血清CK及其联合检测化疗后心脏毒性的AUC值分别为0.835、0.820及0.895.结论 2D-STI联合血清CK对监测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毒性反应有重要价值,化疗后心脏毒性可引起血清CK水平升高,左心室心肌应变异常.

    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心脏毒性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肌酸激酶

    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汪锋平吴芬芝杨婷郑晓燕...
    755-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NSCLC患者94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4例,两组均检测计算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比较两组CD4+/CD8+比值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评估CD4+/CD8+比值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NSCLC的诊断价值,分析指标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客观有效组和非客观有效组,对比两组CD4+/CD8+比值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结果 NSCLC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4+/CD8+比值、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诊断NSCLC的AUC值分别为0.730、0.769,敏感度分别为71.28%、64.89%,特异度分别为68.09%、73.40%.TNM为Ⅲ~Ⅳ期、有淋巴转移的患者CD4+/CD8+比值低于TNM为Ⅰ~Ⅱ期、无淋巴转移的患者(P<0.05);肿瘤最大直径>3 cm、TNM为Ⅲ~Ⅳ期、有淋巴转移的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高于肿瘤最大直径≤3 cm、TNM为Ⅰ~Ⅱ期、无淋巴转移的患者(P<0.05).客观有效组CD4+/CD8+比值高于非客观有效组(P<0.05),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低于非客观有效组(P<0.05).结论 NSCLC患者CD4+/CD8+比值偏低,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偏高,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均存在相关性,可作为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CD4+/CD8+比值中性粒细胞CD64病理特征疗效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的影像诊断

    陶敏敏张联合龙德云
    758-759,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患者5例,分析CT、DR等影像检查.结果 5例患者均患颌骨囊肿;4例存在小脑幕及大脑镰多发条片状、串珠状钙化;4例病理提示颜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1例合并叉状肋、拇趾外翻等骨骼畸形.结论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点,通过高效识别其诊断要点,可减少漏误诊.

    痣样基底细胞癌颌骨囊肿小脑幕及大脑镰钙化影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