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教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教论坛
职教论坛

肖称萍

旬刊

1001-7518

zjltzzs@263.net

0791-83831866;83831957

330038

南昌市红角州学府大道589号

职教论坛/Journal Vocational & Technical Education Forum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受教育部职成司指导、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性刊物。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劳动部副部长张小建、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黄尧、劳动部就业培训司副司长刘康、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司长刘来泉、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孟广平等领导同志担任本刊顾问。自1985年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递职教信息,交流职教经验,促进职教研究,推动职教发展"的宗旨,注重科学性、指导性和可读性,杂志发行覆盖面己遍及全国3l个省(市、区),是我国最具影响的职教刊物之一,深受职教界的普遍青睐,被北京大学等权威机构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获"全国优秀职教期刊一等奖"、"江西省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奖"、"江西省十佳优秀期刊"等殊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基于制度逻辑视角的分析

    罗志强邵晓枫
    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追问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对建成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强的国家有重要意义.以制度逻辑理论为基础,以10所"双高计划"A类高水平高职院校近五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为主要材料,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国家主导——产教融合——师资增能"多重逻辑框架,并对高职院校如何运用制度逻辑赋能教育强国建设作分析.研究发现,混合多重制度逻辑形成合力、落实并再生产政府倡导的制度逻辑、生产院校场域的制度逻辑是高职院校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经验.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决策制定的参考框架,这些制度逻辑尚待继续完善,即在国家主导逻辑中,应加快体现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性的制度供给;在产教融合逻辑中,应更加重视提升满足市场需要的能力并避免市场"脱嵌";在师资增能逻辑中,应分化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逻辑.

    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制度逻辑

    教育强国背景下西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构建与测度

    薛寒徐子懿阿木古楞
    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讲话内容,结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教育强国背景下西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并采用熵权TOPSIS法进行测度与结果分析.以2022年西部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截面数据为基础,得出"基本路径"建设完备、"战略策略"成效显著、"服务贡献"水平有限、"发展动力"势能不足、"基础工作"队伍薄弱的高质量发展样态;西南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优于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优先发展型"省份资源集群效应显著、"缓慢发展型"省份资源配置水平较低、"滞后发展型"省份综合办学质量差的省际差异.据此提出如下建议:建立"三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优化投入提效益"战略;构建"实体+虚拟"多样态资源供给的国际交流与教育体系,丰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打造全息化教师储备体系,建设"双师双能"专业教师队伍;铸牢"扎根西部"的人才培养理念,促进高职人才"道—技"融合发展.

    教育强国西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熵权TOPSIS法

    教育强国背景下高职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

    马新星吴金璐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人员国际化是职业教育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基础.高职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其在提升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推动职业教育强国建设、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遵循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当前,高职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仍面临着政策引导与保障不足、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教师缺乏全球胜任力教学专业素养、全球胜任力教育资源不均衡等现实困境.基于此,要构建以国家政策为引领、以"在地国际化"课程为窗口、以师资建设为内核、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引擎的多维路径,促进教育强国背景下高职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

    教育强国高职学生全球胜任力课程体系

    职业学科类型建构及其发展路径探究

    游明伦游致远姜山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学科是与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同等重要的学科类型,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新兴独立学科.伴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学科类型建构及其发展问题成为事关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绕不开的重大学科理论与实践创新问题.职业学科是指以职业研究为对象形成的服务职业人成长成才的职业教育类型学科,是基于职业岗位的特定工作知识、学科知识与职业知识的系统集成,是职业技能型高校应建的主要学科,知识的"跨界生长""复合交叉"和"协同融合"是其类型特征.职业学科的创建,开启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新赛道,是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的原创性创新,是透视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学科标识.与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相比,职业学科知识与基础学科知识、应用学科知识既彼此依存,又存在知识划分标准与认知、哲学基础理论复杂性、学科研究重点与使命、人才培养侧重点与组织形态等类型差异.基于职业学科的知识属性及其引发的教育理念、教学组织、教学模式等教育变革,提出职业学科类型建构应补齐职业教育学科短板,确立职业教育类型学科生态位,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并立足职业学科内在逻辑,构建职业学科理论发展体系,制定职业学科类型发展标准,发挥职业本科高校示范引领作用,走学科与专业一体化融合发展之路.

    职业学科类型建构学科类型大学教育知识变革

    现代产业学院的定性困惑与"准法人"属性

    李政辉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度预期的现代产业学院为独立主体.但在实践运行中,现代产业学院遇到诸多障碍,包括多方协同水平低、治理绩效不高与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皆与主体属性具有内在关联.现代产业学院主体属性具有不同界定,分别为: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独立法人、新型组织形态,但都不能达成理论自洽.现代产业学院可定性为"准法人",从而可以法人标准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供指引.参照法人三条件,现代产业学院应结合自身特点,在物质基础、治理机制与责任约束上进行制度建设,以建构相对独立的主体.

    现代产业学院主体多方协同准法人

    面向技能型社会的技能人才全生命周期培养策略探析

    许艳丽韦月吕建强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能人才培养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依据全生命周期理论,通过对技能人才技能发展的启蒙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更新阶段的特点分析,探讨技能型社会建设下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其中,技能启蒙阶段的技能人才处于新手状态,对技能的认知还较为懵懂,对技能的掌握比较粗浅.技能成长阶段的技能发展经历由慢到快的发展历程,需要反复练习并达到专业化,才能使技能人才从新手过渡到胜任者.技能成熟阶段的技能人才达到了熟手阶段,其典型特征就是工作方式更具有研究性和创新性.技能更新阶段是技能发展的转折点,是技能人才从熟手过渡到专家的重要阶段.从终身发展的视角来看,技能人才的技能培养面临技能启蒙阶段人才培养的前瞻性不足、技能成长阶段人才培养的合作性不强、技能成熟阶段人才培养的激励性不强、技能更新阶段人才培养的终身性不强等问题.建议职业院校遵循技能形成的生命周期逻辑调适人才培养策略,注重技能启蒙阶段的前瞻性,增进技能成长阶段的合作性,强化技能成熟阶段的激励性,推进技能更新阶段的终身性,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效,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

    技能型社会全生命周期理论技能人才培养终身学习

    职业教育省级规划教材建设:现状、问题与优化

    陈沛酉麦艳航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已有20个省份采取遴选、纳入、培育等方式建设省级规划教材.分析已公布教材发现:高职教材占比超7成、主编所在单位以高职院校为主、公共课教材主题多样、专业课教材涵盖19个专业大类、纸质教材仍为主要载体、半数教材由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出版.落实国家相关要求、紧密对接区域需求,发挥优质学校主体作用、多方协同建教材,遵循教材建设规律、严控教材建设质量等举措值得借鉴.但也表现出建设思路存在分歧、建设领域存在短板、建设主体囿于省内、建设监管缺乏考虑等问题,原因在于自身利益考量、建设定位偏差、科学论证不足.建议从明确建设责任、找准建设定位、科学有序推进、创新建设思路、实现闭环管理等方面入手,更好地促进省级规划教材的高质量建设.

    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省级规划教材教材建设

    新时代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构建——基于全国45位教师的焦点团体访谈

    周英文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核心,是提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通过对全国四省份五个焦点团体45位高职教师的访谈和任务分析发现,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主要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科研、社会服务、专业发展七个维度,共形成46个能力模块,163条能力要求.专业能力标准的研制体现了三个基本特征,分别是基于工作导向刻画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轨迹,基于能力本位深入理解教师的职业能力,基于规定性要求定位标准的"发展―导向"功能.在未来标准的制定中,有必要基于任务分析有效区分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结构层次,基于价值定位精准指向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功能作用,基于标准的有效实施制定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配套体系.

    职业教育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构建焦点团体访谈

    服务型领导与教师工匠精神的关系:工作意义和工作影响的双中介作用

    荆婷周明星尤顺佑江丽君...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务型领导和心理授权是现代组织管理和组织行为学中备受关注的概念.研究旨在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高职院校服务型领导、心理授权两个维度(工作意义和工作影响)和教师工匠精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工作意义和工作影响在服务型领导和工匠精神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服务型领导、心理授权两个维度(工作意义和工作影响)和工匠精神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通过定量分析验证了心理授权作为服务型领导与工匠精神之间中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揭示了心理授权的两个维度(工作意义和工作影响)在高职院校服务型领导和教师工匠精神之间存在并行多重中介效应,可以通过增强领导者的服务意识和对教师成长的支持影响教师的心理授权,进而加强培养教师的工匠精神.

    服务型领导工匠精神教育质量领导者角色

    农业新质生产力之于新农人培育的应然要求与实践路径

    杨海华宋怡宁闫孟宇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一轮的农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农人培育领域的变革,同时也受到新兴农业人才的反向赋能.通过分析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方面的内涵要素,以及农业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新农人的概念与特征,认为农业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新农人必须具备新的职业价值取向、创新思维、数字素养和生态理念,新农人培育应体现职业性、创新性、技术性和生态性,并进一步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新农人的培育路径:构筑创新引擎,塑造智能型劳动者;消弭"数字鸿沟",拓展数字化劳动资料;优化生态模式,广化新农人劳动对象.

    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农人农民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