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食品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食品工业
中外食品工业

1672-5336

中外食品工业/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Food Industr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果汁保健饮品的制备研究

    彭亮唐建洲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利用双歧杆菌、酵母菌、乳酸菌、醋酸杆菌等复合益生菌共同发酵苹果汁,开发新型果汁保健饮品.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种果汁性能优良,色泽明快诱人,风味较好,且饮料内可固溶性形物在折光计上测得10 Brix以上,纯果汁含量在10g/100mL以上,总糖含量在5.0g/100mL以上,挥发酸以乙酸来计,其总含量也在0.3g/100mL以上,符合标准果汁饮料质量指标.

    益生菌发酵苹果汁

    花青素提取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放茂良邵志凌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并对花青素的研究予以展望.

    花青素提取研究

    关于金针菇核桃乳饮料工艺探究

    徐粉林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相关研究与文献中可知,金针菇与核桃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与微量元素,尤其是对促进智力发育与生长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以金针菇及核桃仁为原料,制作出含有植物蛋白的乳饮品的生产工艺,在对不同成分的原料比例进行配比,最后确定出最终的原料以及乳化剂的正确比例.结论金针菇同核桃仁的配比是按照相同的比例添加到牛乳里,可以得出风味比较好的产品.

    制作工艺金针菇核桃仁乳

    芦笋鸡尾果蔬汁饮料及其生产工艺研究

    杜增鹏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是其他蔬菜和水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世界十大蔬菜之首",具有特殊的营养和食疗功效,将其加工成芦笋汁饮料,不仅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而且可以延长保质期,增加营养价值,为提高芦笋功能性成分的有效提取,保障芦笋鸡尾果蔬汁饮料功能特性,文章提出了在芦笋果蔬汁饮料加工过程中,采用热萃取技术、双酶解技术、破碎前漂烫护色技术相结合的生产工艺过程,保障了项目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芦笋鸡尾果蔬汁热萃取双酶解技术漂烫护色无菌灌装

    甲醛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影响框架探索构建

    张颖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醛是一种细胞原生毒物,如果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超标,就会对人的眼睛和皮肤带来刺激性的伤害.如果与它长期接触,很可能引发鼻癌的危险.因此甲醛作为一项重要的安全指标,本文对其的检测方法与影响因素作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甲醛检测方法影响框架

    海藻多糖检测技术的研究

    刘超颖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海藻多糖的提取方法,并对在硫酸-苯酚提取方法中不同浓硫酸体积含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方法设备简便、迅速、准确.

    海藻多糖硫酸-苯酚分光光度法浓硫酸体积

    酿造食醋与掺伪食醋的鉴别

    郭建华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市售食醋的总酸、氨基酸态氮、总酯、还原糖、总糖、不挥发酸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进而分析酿造食醋与掺伪食醋所存在的区别.

    食醋鉴别总酸氨基酸态氮不挥发酸

    红外光谱法鉴别配制酱油和酿造酱油的分析研究

    梁慧恒熊珺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由于标准化工作的相对滞后,不能区分配制酱油和酿造酱油,造成市场混乱.一些生产企业随意在产品上标注"酿造酱油"或"纯天然酿造"字样,既坏了市场秩序,又误导了消费者.因此,分清楚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的主要区别十分重要.本文采用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NIR)分析技术,分析鉴别出配制酱油与酿造酱油.

    红外光谱酿造酱油配制酱油鉴别

    EDTA滴定法测定高钙奶中的钙含量

    丁素君何新蕾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测定普通奶与高钙奶中的钙含量.方法:对牛奶样品进行干式灰化,并用EDTA滴定法测定牛奶中的钙含量.结果:结果表明,普通牛奶中钙含量为104.2 mg/100g,普通酸牛奶为105.2 mg/100g,高钙牛奶为118.1mg/100g,高钙酸牛奶为115.1mg/100g.结论:高钙奶与普通奶中钙含量差别不大,饮用普通奶补钙更经济实惠.

    普通奶高钙奶EDTA滴定法钙含量

    黔南州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的检测及其安全性分析

    李晨昕梅利杨舒清
    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了解我州植物食用油中苯并芘的情况,本实验采用C18色谱柱,在流动相为乙腈:水(88:12,V/V),流速为1.0mL/min,激发波长384nm,发射波长406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的条件下对黔南州230份植物食用油中苯并芘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符合国家标准的样品有217份,合格率为94.35%,苯并芘平均含量为3.92μg/kg.增强监督管理力度,加强控制市场植物食用油生产的各个环节,确保植物食用油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苯并芘植物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