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师帅

旬刊

1674-6805

zwyxyj01@163.com,zwyxyj.com@163.com

010-83637135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中外医学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中外医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805、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55/R,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4-83。本刊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

    马融殷国进潘静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20 年 8 月—2022 年 8 月泰州妇产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 144 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检测患儿外周血EOS、NLR水平,根据患儿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分为未感染组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外周血EOS、NLR及联合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价值.结果:144 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发现,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 106 例,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其余 38 例未感染,作为未感染组.两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NLR、EOS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EOS、NLR均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EOS、NLR单一及联合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AUC为 0.716、0.703、0.809,联合诊断AUC高于单一诊断.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外周血EOS、NLR水平异常,血EOS、NLR水平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且两者在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具有重要价值,且联合诊断的价值更高.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价值

    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邹瑢张丽芹韩珂语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作用.方法:选取 2022年2月—2023年5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对比两组DVT发生情况、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股总静脉、胭静脉、髂静脉血液流速.结果:研究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 d,研究组APTT、P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 d,研究组股总静脉、胭静脉、髂静脉血液流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在产妇剖宫产术后的应用,可减小对产妇术后凝血指标、静脉血液流速的影响,有效降低DVT的发生风险.

    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剖宫产深静脉血栓血液流速

    个体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丽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4 月—2022 年 12 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 90 例胆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术前、术后 12 h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2 h,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术前,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能改善胆结石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减轻疼痛.

    胆结石手术个体化护理

    精细化护理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谢晓红侯梦倩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3 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90 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1∶1 比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疼痛情况及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加快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精细化护理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生活质量

    围产期温柔分娩照护在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林巧丽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温柔分娩照护在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2022 年 2 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建档行孕期保健检查并愿意在院分娩的 120 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围产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柔分娩照护.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娩自我效能[简化中文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不良分娩结局及产程.结果:入组时,两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评分、SAS评分较入组时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CBSEI-C32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结果期望、自我效能期望及CBSEI-C32 总评分较入组时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分娩结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二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柔分娩照护可有效提升初产妇围产期分娩自我效能,缓解产妇不良心理情绪,促进分娩顺利进行,降低不良分娩结局率.

    初产妇温柔分娩照护心理情绪分娩结局分娩自我效能产程

    认知-预警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李银爱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认知-预警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1 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97 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Excel表格建立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 例)与研究组(4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预警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评估两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生存质量及康复依从性.结果:出院时,两组FVC、FEV1、FEV1/FVC%较入院时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评分低于入院时,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预警干预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康复依从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预警干预康复依从性肺功能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唐宇红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140 例老年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 7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 2 周并观察 8 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合并症发生率,并对干预前后血糖水平、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SAQ)、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1.43%,高于对照组的 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SAQ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合并症总发生率为 5.71%,低于对照组的 2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况,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合并症,护理效果显著.

    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老年血糖心理状况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曾文娟严菊俏梁健宜李萃轶...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0 年 7 月—2022 年3 月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68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幸福进取度、生活质量及精神分裂症严重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人际关系、困难克服、自我肯定、幸福感、学习成长、目标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积极心理学理论生活质量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

    周志宇张桂才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 年 2 月—2022 年 10 月滨海县中医院收治的 106 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各 53 例.参照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免疫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联合组TNF-α及IL-2 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升高,联合组IgA、IgM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喜炎平注射液炎症因子重症肺炎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2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响

    符诗薇金伟伟余定玥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 年 4 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100 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两组均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调强放疗(C-IMRT),观察组采用SIB-IMRT.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水平均降低,观察组CYFRA21-1、SCC、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均降低,CD8+均升高,但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B-IM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更好,不仅能够降低血清肿瘤指标的表达,减轻放化疗对免疫功能带来的影响,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食管癌肿瘤指标免疫功能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