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师帅

旬刊

1674-6805

zwyxyj01@163.com,zwyxyj.com@163.com

010-83637135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中外医学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中外医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805、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55/R,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4-83。本刊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热补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在脑卒中恢复期肌张力增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杨刚孙国举张吉玲王明行...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热补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在脑卒中恢复期肌张力增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2023 年 3 月酒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80 例脑卒中恢复期肌张力增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针刺组和热补针法组,各 40 例。常规针刺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常规针刺治疗,热补针法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热补针法治疗。比较两组肌张力情况及生活能力,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肱二头肌肌电图参数、胫骨前肌肌电图参数。结果:热补针法组肌张力及生活能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下肢Fugl-Meyer肢体功能量表(FM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热补针法组上下肢FMA评分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胫骨前肌和肱二头肌积分肌电(IEMG)、均方根振幅(RMS)及协同收缩率(CO)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热补针法组胫骨前肌IEMG、CO,肱二头肌IEMG、RMS及CO均显著低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补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在脑卒中恢复期肌张力增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肌电图参数。

    热补针法补阳还五汤脑卒中恢复期肌张力增高肌电图参数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单侧空间忽略的临床效果

    倪静杨和亮汪加胜施爱群...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单侧空间忽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60 例单侧空间忽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应用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忽略症状情况、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等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字体抄写试验、画钟试验、线段划消试验、直线二等分试验、平面图形临摹试验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MA评分、MMSE评分、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单侧空间忽略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提升患者独立性和日常生活能力。

    单侧空间忽略重复经颅磁刺激日常生活能力独立性认知功能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郭鹏赵雨展红记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 4 月—2022 年 7 月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 120 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联合组,各 60 例。常规组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联合组给予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早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SaO2、PaO2 高于常规组,PaCO2 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 95。00%,高于常规组的 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更好,可有效调节炎症因子的产生及释放,改善肺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支原体肺炎小儿乙酰半胱氨酸布地奈德炎症因子

    氯氮平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

    李跃台绍斌丁俊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6 月—2023 年 8 月黄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氯氮平联合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两组精神状况[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肾功能指标、血脂水平、血清水平及糖代谢。结果:两组治疗前SDSS评分、血脂水平、载脂蛋白B(Apo-B)水平、糖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DSS评分、TESS评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前白蛋白(PA)、糖化血清蛋白(GSP)、空腹血糖(FBG)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载脂蛋白A1(Apo-A1)、β2-微球蛋白(β2-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氯氮平联合齐拉西酮与氯氮平联合利培酮的疗效相近,但氯氮平联合齐拉西酮能显著改善患者的SDSS评分和TESS评分,优化血脂水平和糖代谢指标,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且对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

    氯氮平齐拉西酮利培酮精神分裂症血脂糖代谢

    高压氧联合介入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神经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

    李伟钟俊范义国杨正刚...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联合介入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神经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9 月松滋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住院的 80 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高压氧联合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大脑中动脉情况、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脑血管痉挛(cerebro vascular spasm,CVS)情况、MMP-9、Cys C、IL-6、TNF-α水平及NIHSS评分较低,BI评分及IL-10 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与介入栓塞术联用,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抑制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

    颅内动脉瘤高压氧介入栓塞术神经功能炎症反应

    不同剂量利拉鲁肽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在冠心病合并T2DM中的应用效果

    王强王仁平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利拉鲁肽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在冠心病合并 2 型糖尿病(T2DM)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2021 年 1 月安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 129 例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大剂量组(63 例)和小剂量组(66 例)。大剂量组给予大剂量利拉鲁肽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小剂量组给予小剂量利拉鲁肽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大剂量组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均显著低于小剂量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MD)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B(NF-κB)水平均显著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加速指数(ACI)均高于小剂量组,胸腔液体含量(TFC)、体血管阻力(SVR)均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 mg/d和 0。6 mg/d利拉鲁肽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虽均可改善心功能、激活内皮细胞活性及减轻炎症反应情况,但大剂量效果更好。

    芪参益气滴丸利拉鲁肽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反应

    多糖铁复合物联合维生素D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张宁廖冬姚焕弟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糖铁复合物联合维生素D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 月东莞市莞城医院收治的 223 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12 例)和研究组(111例)。对照组给予多糖铁复合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 3 个月后血常规指标、铁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后,研究组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及红细胞计数(RBC)均高于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后,研究组血清铁(SI)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AST)均高于对照组,转铁蛋白(TR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中,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患者贫血情况、血常规及铁代谢指标,利于降低EPO水平,且应用的安全性较好。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临床疗效促红细胞生成素铁代谢指标

    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脑血流、神经损伤的影响

    唐瑾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尤瑞克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脑血流、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 80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 40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脑梗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MESSS)评分]、脑血流指标(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及后动脉血流速)及神经损伤相关血液指标[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一氧化氮(NO)]。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ESSS评分、脑血流指标及神经损伤相关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 周及 2 周后,观察组MES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 周及 2 周后,两组的脑血流指标、神经损伤相关血液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及控制神经损伤。

    尤瑞克林脑梗死应用效果脑血流神经损伤

    羟苯磺酸钙联合阿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黄晖蔡琴华崔宇辉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羟苯磺酸钙联合阿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 年 6 月—2022 年 3 月于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就诊的 92 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46 例,阿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与研究组(46 例,羟苯磺酸钙联合阿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1 个月、2 个月、3 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5 mm直径范围内黄斑视网膜体积(TMV)、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 1 个月、2 个月、3 个月BCVA、TMV优于治疗前,治疗后 2 个月、3 个月BCVA、TMV优于治疗后 1 个月,且研究组治疗后 1 个月、2 个月、3 个月BCVA高于常规组,TMV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1 个月、2 个月、3 个月CMT低于治疗前,治疗后 2 个月、3 个月CMT低于治疗后 1 个月,治疗后 3 个月CMT低于治疗后 2 个月,且研究组治疗后 1 个月、2 个月、3 个月CMT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羟苯磺酸钙联合阿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视力及黄斑水肿,且安全可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羟苯磺酸钙阿柏西普黄斑中心凹厚度黄斑水肿

    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

    陈通恒马敬孙朝阳李杰...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采用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术进行救治的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3年2月在北京精诚博爱医院接受救治的 220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根据救治使用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常规减压术,n=100)与研究组(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术,n=120)。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脑代谢指标、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甘露醇使用量较参照组少,手术持续时间较参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脑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恢复良好率更高,中重度残疾率、植物生存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救治中实施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术,能有效提高手术效果,且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重型颅脑损伤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术并发症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