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师帅

旬刊

1674-6805

zwyxyj01@163.com,zwyxyj.com@163.com

010-83637135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中外医学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中外医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805、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55/R,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4-83。本刊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培哚普利吲达帕胺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单药治疗未达标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陈鹏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单药治疗未达标高血压患者应用培哚普利吲达帕胺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 2022 年 1-12 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 60 例单药治疗未达标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分组,将单号者纳入对照组,双号者纳入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阿利沙坦酯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培哚普利吲达帕胺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平滑指数、收缩压平滑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压达标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平滑指数、收缩压平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舒张压平滑指数、收缩压平滑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培哚普利吲达帕胺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单药治疗未达标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均较高。

    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硝苯地平单药治疗未达标高血压

    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对胃息肉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冯正菱李俊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对胃息肉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2 年1 月—2023 年 3 月当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36 例胃息肉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68 例。对照组给予无痛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研究组给予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临床疗效、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5。59%,高于对照组的 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术后 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切除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94%,低于对照组的 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为 98。53%,高于对照组的 8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能改善胃息肉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且疗效和安全性更高。

    无痛消化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胃息肉围手术期指标安全性生活质量

    耳穴揿针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外伤并发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

    曹黄荣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耳穴揿针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外伤并发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于启东市中医院治疗的 100 例脑外伤并发失眠患者,根据随机动态原则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用艾司唑仑治疗,试验组(n=50)则采用耳穴揿针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2。00%,显著低于试验组的 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后试验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维度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后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揿针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外伤并发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睡眠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耳穴揿针艾司唑仑脑外伤失眠

    养血扶正膏对卵巢癌术后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

    蔡良良濮莲芳庄永菊郭曲...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养血扶正膏对卵巢癌术后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105 例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2)采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n=53)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养血扶正膏。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肿瘤标志物水平、健康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 6 个疗程后,两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干咽燥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6 个疗程后,两组糖类抗原 199(CA199)、糖类抗原 125(CA125)、癌胚抗原(CEA)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6 个疗程后,两组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扶正膏对卵巢癌术后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较好,且能减轻症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健康状况。

    卵巢癌化疗养血扶正膏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

    鞘内注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王尨珂曹晓芳李正国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鞘内注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股骨粗隆骨折近端股骨钉抗旋(PFNA)内固定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对比。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于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术的 108 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 54 例与常规组 54 例。研究组采用鞘内注射舒芬太尼,常规组采用鞘内注射芬太尼。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镇痛时间、术后 6 h、1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镇痛时间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 6 h、12 h VAS评分低于常规组,且两组术后 12 h VAS评分低于术后 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芬太尼,舒芬太尼在高龄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中的镇痛作用显著,能缓解术后疼痛,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高龄股骨粗隆骨折近端股骨钉抗旋内固定术全身麻醉舒芬太尼芬太尼镇痛作用

    外周血miR-146a和miR-155在1型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

    吴祎凌伟刘松良杨文漪...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46a(miR-146a)和微小核糖核酸-155(miR-155)在 1 型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收治的 106 例疑似 1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 1 型糖尿病组,非 1 型糖尿病组。检测所有患者miR-146a、miR-155。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分组情况。比较非 1 型糖尿病组与 1 型糖尿病组一般资料及miR-146a、miR-155。分析 1 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miR-146a、miR-155对 1 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结果:106 例疑似 1 型糖尿病患者中,1 型糖尿病 96 例。1 型糖尿病组miR-155、miR-146a均低于非 1 型糖尿病组,白细胞介素-17A(IL-17A)、γ干扰素(IFN-γ)、胰岛再生源蛋白 3A(REG3A)均高于非 1 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A、IFN-γ、REG3A均为 1 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miR-146a、miR-155 水平均为1 型糖尿病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iR-146a、miR-155 及联合诊断 1 型糖尿病的AUC为 0。768,0。775,0。801,联合诊断AUC高于单一诊断。结论:1 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miR-146a、miR-155 水平异常,miR-146a、miR-155 水平与 1 型糖尿病密切相关,且两者在诊断 1 型糖尿病中具有重要价值,联合诊断 1 型糖尿病价值更高。

    微小核糖核酸-155微小核糖核酸-146a1型糖尿病

    探讨唐氏综合征不同风险程度、hCG表达与产妇妊娠结局的关系

    黄燕玲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唐氏综合征筛查不同风险、不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产妇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12 月荔浦市妇幼保健院收治 583 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孕中期接受唐氏综合征筛查,采集孕妇空腹肘静脉血液标本,利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hCG、甲胎蛋白(AFP)水平,并整理产妇临床资料,利用上海腾程孕中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分析软件进行风险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将产妇分为高风险组、临界风险组、低风险组,所有产妇随访至妊娠结局,比较不同唐氏综合征风险产妇妊娠结局。另分析不同hCG水平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低风险组年龄、体重低于临界风险组与高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随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风险组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剖宫产、巨大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低于临界风险组和高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组早产、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儿窘迫、死胎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组早产、子痫前期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临界风险及hCG异常表达,不仅提示胎儿存在较高风险羁患非整倍体染色体疾病,而且与妊娠不良结局有关。

    妊娠结局血清标志物唐氏综合征甲胎蛋白

    ICU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曾凤李强杨健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2年12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120 例ICU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征,分析ICU院内感染患者耐药情况。结果:120 例ICU患者共有 30 例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 25。00%。120 例ICU院内感染患者共检出菌株 35 株,其中 20 株为革兰阴性菌,占病原菌总株数的 57。14%,12 株为革兰阳性菌,占病原菌总株数的 34。29%,3 株为真菌,占病原菌总株数的 8。57%。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两种主要革兰阴性菌进行耐药性分析: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50。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红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均为20。00%,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最高,为100。0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均≥50。0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75。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两种主要革兰阳性菌进行耐药性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左旋氧氟沙星、红霉素的耐药率均>50。00%;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莫西沙星的耐药率为0;表皮葡萄球菌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0。结论:ICU患者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数病原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药敏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用药。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对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诊断价值

    殷国进马融潘静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总胆固醇(TC)、同型半胱氨酸(Hcy)对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 月—2022 年 6 月泰州妇产医院门诊收治的 150 例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 90 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TC、Hcy。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甲状腺功能指标与TC、Hcy关系,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TSH、TC、Hcy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TT4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SH与TC、Hcy呈正相关,TT4 与TC、Hcy呈负相关(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TC、Hcy水平单一及联合诊断甲状腺功能低下的AUC分别为 0。748(95%CI:0。640,0。855)、0。790(95%CI:0。669,0。911)、0。819(95%CI:0。713,0。925)。结论:甲状腺功能低下与TC、Hcy呈正相关,且TC、Hcy水平联合诊断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价值较高。

    血清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甲状腺功能低下促甲状腺激素总甲状腺素

    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黄洁胡尧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为创面感染的治疗选择更加安全高效的抗菌药物,保障治疗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292 例创面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应用Levin法采集患者的伤口分泌物,并将采集的标本转送至微生物室做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统计分析患者病原微生物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共培养出 236 株病原微生物,其中有 82 株革兰阳性菌,占总数 34。75%;150 株革兰阴性菌,占总数的 63。56%;念珠菌 4 株,占总数的 1。69%。药敏检测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的敏感性较高,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性偏低。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偏低;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偏低;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偏低。结论:创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较多,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对病原菌敏感性各不相同,临床应加强病原菌药敏试验,并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联合用药方式,以提升感染治疗效果。

    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抗菌药物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