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卢文石

月刊

1002-2163

029-85308484

710062

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地理教学专业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初中地理项目式教学现状、意义与展望研究

    袁剑芳胡新单莉
    37-3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项目式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文章通过梳理初中地理项目式教学的研究文献发现,目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基础研究、学科教学应用研究、教学评价研究、教学策略研究和技术支撑研究5个方面.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文章提出了初中地理项目式教学展望:项目成果多样化,评价体系多元化;地理项目式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融合;立足核心素养培育,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研学旅行开展地理项目式教学;立足虚拟现实开展地理项目式教学.

    初中地理项目式教学核心素养

    指向国家认同教育的高中人文地理教学设计路径探索——以"维护海洋权益"为例

    黄湘萱赵艳枝陆丽云
    40-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蕴含大量国家认同教育元素,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优势明显.基于国家认同的内涵与高中人文地理的课程特点,提出了渗透国家认同教育的人文地理教学设计路径,即基于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设计聚焦真实案例、构建问题链条、组织思辨活动、完成表现性任务四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结合具体案例"维护海洋权益"展开了详细论述.

    国家认同人文地理教学设计

    基于抖音短视频的高中地理混合式教学设计

    本楚岑丁志伟王芸彪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分挖掘抖音短视频中的地理教学素材,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抖音短视频的特点,以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为设计主线,以"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为案例,剖析了将抖音短视频融入地理教学的策略,可为开展高中地理混合式教学提供案例支撑.

    人地协调观生态脆弱区混合式教学抖音短视频

    数字化平台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析——基于陕西教育扶智平台的地理教学实践

    马凯
    49-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数字化平台是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介绍了陕西教育扶智平台的情况,以及依托该平台开展地理教学实践的意义:以"双师课堂"为主要手段,打破了空间隔阂,提升了边远地区学校的课堂质量,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数字化能力;通过课堂上的"空间联动"培养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借助数字化课后服务功能,可达到共享优质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数字化平台基础教育地理教学陕西教育扶智平台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地理单元作业分层设计

    熊四华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和新高考背景下,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单元作业分层设计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能够促使学生在真实的地理问题情境中,提升地理思维水平,开展深度学习.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探索了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地理单元作业分层设计的方法,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观念,促进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

    大概念单元作业设计河流地貌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视角下人地协调观评价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叶鹏程薛治国黄慧雯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地协调观素养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核心素养之一,但当前有关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形成的评价研究较少.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和富有层次性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诠释人地协调观素养形成的心智过程.文章以其为理论基础,根据课程标准中对人地协调观内涵、表现、水平等级的描述,构建了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评价框架.该框架包括"自我评估""元认知调控""认同和内化"三个一级指标,"学习动机""学习 目标的设定""认知过程监控""人地关系认识""人地矛盾分析""人地协调观的应用""人地协调观价值内化"七个二级指标,包含了多种教学评价类型,融入了教师和学生两个评价主体,能从多个角度追踪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形成过程.

    人地协调观地理过程性评价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

    项目式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以"我的家在这里"为例

    郑瑾宋松吕默瑶邹金伟...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加强课程综合,注重课程关联,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基于此,文章以深圳市凤凰古村为例,开展了以"我的家在这里"为主题的项目式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融合地理、语文、历史等学科知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项目式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核心素养凤凰古村

    "地理+5"多学科融合实施路径研究

    林国豪邱世藩傅诗题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融合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将政治、历史、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的课程内容巧妙地融入地理课堂,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有利于丰富学生认知,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实现全面发展.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内容为基础,以政治、历史、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的必修与选择性必修内容为融合对象,开展了"地理+5"多学科融合策略研究,试图构建完整的学科融合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把握主次、过渡自然、提升教师素养等学科融合教学建议.

    学科融合高中地理"地理+5"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单元教学与研学融合的实践探索

    邱涛党睿左晓凯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单元教学与研学实践的融合,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拓展课堂活动空间,应遵循对标性、实践性和融合性的原则.以"观城市发展,探人地和谐"单元教学为例,提出了高中地理单元教学与研学实践融合的路径:研究课程内容,确定单元主题和单元结构;分析学业质量水平,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对接研学场地和评价任务,进行研学式单元教学设计;融合研学与教学,开展单元教学实践.

    单元教学研学实践课程融合

    基于研学旅行的课程整合价值意蕴与现实基础分析

    李思瑶汤国安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多学科整合、追求课程综合化是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但在近年来不断涌现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方案中,跨学科的研学旅行方案却少有提及.文章针对我国课程整合发展的历程与局限,论述了研学旅行在促进学科融合与课程整合方面的独特优势,并阐述了以研学旅行为课程整合载体的可行性.

    研学旅行课程整合跨学科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