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王欣

月刊

1002-218X

029-85308684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物理教学刊物。特点:依据教育方针、大钢、教材,深入浅出,重实用新颖,趣味,求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指向高阶思维的"玩中思·研中学"物理教学探索

    余耿华谢桂英潘苏东张军朋...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日常物理教学中存在重结论轻生成、公开课教学中存在堆砌情境缺乏逻辑的现状,以"玩中思·研中学"为理念,以主题情境和大概念为双驱动力,构建"玩中思·研中学"中学物理教学,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高阶思维闯关教学静摩擦力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情境素材选择逻辑

    李畅许英纪雯婷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情境教学中的"情境碎片化"问题,帮助初中物理教师优选素材创设情境,借鉴顶层设计理念,提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情境素材选择逻辑,并以初中物理"光学"为例说明,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参考.

    情境素材初中物理情境教学光学

    依托实验证据促进物理观念的形成——以"运动问题"为例

    张兴龙张羽燕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生活中的"运动问题"为例,从物理实验数据中获取证据,依托"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和"能量观念"进行实际问题解释,在质疑与释疑的过程中推进物理观念的深度学习.

    证据意识物理观念深度学习运动问题

    概念教学中"假懂"现象的成因及破解思路

    李友安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假懂"现象及其成因,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破解概念教学中的"假懂"现象,引导学生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并在概念建立的过程中提升学科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概念假懂现象概念教学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物理校本作业设计——以"力与运动"单元作业为例

    陈显灶周玲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SOLO分类理论提出初中物理校本作业的设计标准和开发路径,并以此为基础,对"力与运动"大单元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和反馈修订.通过实测数据可知,基于SOLO分类理论开发的校本作业不仅区分度适宜、难度排布合理、效度精准,而且可以明确教学的评价方向与内容,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SOLO分类理论校本作业初中物理力与运动

    重走科学家研究历程 渗透批判性思维教育——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

    孙志华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尝试在教学设计中还原伽利略、笛卡儿、牛顿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史过程,体会科学家对信念的执着追求,感悟批判性思维的力量.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学会思辨,感受物理的魅力所在.

    物理学史牛顿第一定律运动和力的关系批判性思维

    "知识目标"教学向"素养目标"教学转变的探讨——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例

    张华江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高中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一节中存在的问题,如教科书直接给出图像面积与位移的关系,理论推导放在"拓展学习"栏目,从知识角度降低了学习者的难度,但也缺失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机会,引入理论结合实验的推导方法,一方面降低学习者的难度,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从"知识 目标"教学向"素养目标"教学的转变.

    实验探究教学转变学科素养v-t图像面积

    情思物理教学模式探索——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例

    向敏龙管庆龄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凝练物理教学的"情思"特征,通过创设"情思交融"的问题链情境诱导学生思维逐级进阶,探索在"以情诱思、以情育思、以思怡情"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和人文思想,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情思物理教学模式.

    情思物理思维进阶感应电流

    利用输液袋改进托里拆利实验

    焦越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近几年托里拆利实验常见改进的分析,发现目前该实验还停留在教师演示阶段,学生无法在课堂教学中亲自动手操作测量大气压强.利用输液袋、铁架台等常见器材改进实验,创造性地突破了实验中水银对师生健康易造成危害的难点,有效地实现了托里拆利实验的学生化.新的改进实验操作安全、简便,测量精确度高,有推广价值.

    托里拆利实验实验装置改进学生实验测量大气压强

    对新教材中毛细现象弯曲液面边缘处各点受力情况的探讨

    姜军陈晨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研读新教材的基础上,指出五种版本新教材对毛细现象弯曲液面边缘处各点受力情况有两种不同的观点,针对这两种观点分别提出质疑,并尝试提出新的观点,给出教材修改建议.

    新教材毛细现象弯曲液面界面张力表面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