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小学班主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小学班主任
中小学班主任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中小学班主任/Journal ZHONGXIAOXUE BANZHURE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中"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及实施路径探索

    谢锦辉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理念揭示了育人工作的发展规律,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高中阶段正是优化和提升学生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尤为重要.本文依据"三全育人"的理念,提出基于高中阶段学生特点的德育实施路径,以期为同仁提升德育实效提供借鉴.

    三全育人高中德育

    以劳动教育为路径推进中学生独立品格培养

    张艳霞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学生独立品格培养的出发点和基础路径.本文尝试在家校共育中,以劳动教育为抓手,在日常生活、学校课程、社会实践中推进学生独立品格培养,引导和动员家长积极参与、更新教育理念,在交流与沟通中实现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劳动教育独立品格培养

    架共生"彩虹桥",育多彩"阳光苗"

    聂忠霞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外成长共同体是学生、教师、家长之间彼此关联的有机生命组织.本文围绕校外成长共同体,在分析小学校外成长共同体的德育实践问题和相关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出完善制度、盘活资源、设计任务、完善评价等策略,以期发现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的基本规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校外成长共同体策略意义合作育人

    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中运用心理游戏的原则与策略

    车海琪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游戏既能优化课堂结构,达成教学目标,还能提升育人效果.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中,教师通过选用和设计心理游戏贯穿课堂教学,以起承转合等方式,增强学科趣味性,调动学生内驱力,帮助学生在游戏互动中体验、觉察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同时在看似嬉笑玩闹的氛围中,剖析游戏蕴含的潜台词,从而愿意做出改变,一起感悟教学相长带来的内心喜悦.

    心理游戏课程教学教学设计实例

    浅析合理情绪疗法在学习压力个案中的应用

    常利圆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一则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的辅导案例,清晰地看到学生问题的背后往往体现着不合理信念,而不合理信念的背后又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无条件积极关注、放松训练、合理情绪疗法、与家庭沟通等途径,多方齐心协力,帮助学生悦纳自我,重拾自信,轻装上阵.

    学习压力合理情绪疗法无条件积极关注

    爱心在左,专业在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帮助策略

    李明月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作为班主任,我携手家长、任课老师及班级里其他学生一起,为涵涵提供了安全友好的支持环境,通过多种策略提升涵涵的注意力水平,克服由注意力缺陷造成的学习障碍,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注意力缺陷支持策略学习障碍

    "外号"里的"加减"春秋

    王颖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的意义不是让人不犯错,而是让人在错误中学会成长,学会解决,学会爱.教育是一段曲折而漫长的旅程,教育也是一种浪漫而美好的修炼.学生只有成长在爱的土壤和环境之中,才能获得丰厚的滋养.即使是反反复复的"外号"问题,在爱的滋养下,依旧可以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土壤.

    教育外号成长

    善待错误 静待成长

    苏蓓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较低,所以经常犯错误.面对学生时不时冒出来的小错误,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学生是在不断地犯错中成长起来的,班主任应立足学生发展,正确认识学生犯错的本质,唤起学生对错误的认知,促进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助力学生成长.

    善待错误换位思考自我反思静待成长

    小学生拖延症行为矫正的实践探究

    刘顺莉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业拖延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到心理健康.如何让有拖延症的学生摆脱这一不良习惯?本文进行了个案追踪,通过对个案采取内在归因指导和外在技术矫正的方法,开展了为期数月的实践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

    小学生拖延症行为矫正实践策略

    用信任打开学生的心扉

    付荣玲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每一个班级总有几个"刺头",其实刺头的内心世界是柔软的.笔者遇到这样的学生,总是迂回触摸学生隐藏的内心世界,找出"刺"的根源;通过周记、演讲、班会等活动营造一种情感场,融洽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让信任的种子种进学生的心田;采取家校、师生、伙伴等多种方式消除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安全感",最终用信任缝补师生紧张的裂痕,打开学生设防的心扉,架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桥梁.

    信任爱心安全感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