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思政课有效提问的价值取向与三维向度

    管叶青李朝宝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所谓有效提问,在于提问内容有效、提问结果有效、提问实施有效。高中思政课有效提问的实施,有助于凸显教育主体性、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实现预设与生成辩证统一。要实现上述价值,教师可构建有效提问的三重向度:创设提问学科大概念,提升学习内容品质;构建提问逻辑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优化提问组织方式,实现学生多维互动。

    思政课有效提问价值取向三维向度

    大单元教学:推进思政课一体化的有效抓手

    黄少鲁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也面临一定困难与挑战。从哲学方法论、育人目标、具体操作看,大单元教学是解决困难与挑战的有效抓手。以大单元教学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坚持系统思维,落实学习主题一体 化演进、育人目标螺旋式上升、教学内容结构化建构、教学活动进阶式提升、学习过程增值性评价,构建纵向贯通、螺旋上升的育人格局。

    大单元教学思政课一体化学科大概念增值性评价

    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的"四动"实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例

    冉孟凯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入高中思政课是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作用的题中之义。在高中思政课中,要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熔铸为精神立意,形成精神立意导向课堂意动、课堂意动统领课堂灵动、课堂灵动促进学生心动、学生心动转向实践行动的"四动"课堂实践链,构筑链条式、精准式的党的二十大精神浸润式和滴灌式课堂。

    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学科核心素养

    树立大历史观 坚定政治信仰——政史融合课堂的探索与反思

    何丽杰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史启智,以史为鉴。面对当前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中的新挑战、新问题,教育要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历史的眼光、国情的眼光、辩证的眼光、文化的眼光和国际的眼光,引领学生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树立大历史观,坚定政治信仰。文章结合一堂政史融合课,阐述对政史融合课堂的想法和看法。

    大历史观政治信仰政史融合

    议题式教学实践的形式逻辑陷阱及其规避

    陈思敏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议题式教学是创新思政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在"双新"背景下,议题式教学可以聚焦教学核心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然而,在当前议题式教学却存在各种问题,如对核心概念把握不准、无法有效突破重难点、忽视培养和发展学生辩证思维等,影响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与提高素养能力。如何规避与化解这些问题,需要思政课教师运用教学经验,针对性提出策略方法。

    议题式教学形式逻辑陷阱规避

    容错·融错·镕错:转误为悟的生成智慧

    黄钰扬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是珍贵的教学延伸点。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构建生成性问题情境并允许生成错误,展现学生的真实学习;围绕议题主线设计辨析式活动任务,在活动中有效纠错、动态生成知识;鼓励学生不断研究错误,提高知识迁移能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容错、融错、镕错过程中包容、化解、超越错误,在动态生成中转误为悟。

    动态备课错误资源资源转化

    大概念统领下活动型课堂的诊脉与优化——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例

    范波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存在的德育特性彰显不够、教师的教学情境设计能力不足、活动场域延伸性不强等问题,高中思政课教师要找准造成活动型课堂建构迷失的原因,以大概念为统领推进大德育、创设大情境、联通大课堂,建构有温度、有深度、有实度的活动型课堂,让学生在活动型课堂中接受道德浸润,实现思维进阶,涵育学科核心 素养。

    大概念活动型课堂建构

    大概念引领的《经济与社会》议题式教学实践路径

    姜云沈鸿辉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概念教学以构建深厚的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性,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拓展。将大概念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实现思政课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核心素养培育、关键能力发展等功能。文章以教学实践为基础,运用真实的具体课例,提出基于大概念的议题式教学实践,以期为深入研究大概念教学提供思路和借鉴。

    大概念议题式教学实践路径

    大概念视域下的辨析情境教学

    陈小春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境是学科课程内容走进现实生活的必经路径,就学科课程知识向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转化来说,创设恰当的情境至关重要。学科大概念具有整合功能,有助于实施结构化教学。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把教材中呈现的专家结论进行结构化建构,并在学科课程情境化探究中显示其生活价值。创设复杂的挑战性辨析情境,使专家思维、专家素养在专家结论的整合探究中得以显现。这就需要创设思辨性问题情境,融汇专家结论,建构单元体系;巧设两难性问题情境,融慧专家思维,培养关键能力;智设冲突性问题情境,融会专家素养,生成核心素养。

    学科大概念辨析情境教学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优化策略——以"社会争议的解决"为例

    沈晨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理念是核心素养教育的必然要求。面对思政课教学诉求实然与应然的矛盾,教师应提高教学设计站位,超越知识内容本身,通过厘清教材逻辑、提炼单元大概念,分析基本学情、锚定单元学习 目标,建构真实情境、设计单元教学活动,制定综合指标、实施单元教学评价,让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经历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完整学习过程,使核心素养具体化、可评价、可进阶,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法律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大概念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