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赵素文

双月刊

1673-9884

0591-83780448 83781832

350025

福州市西门梦山路73号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法三项: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高三化学微专题复习策略

    张鸿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三化学微专题复习"一法三项"教学策略,通过教学设计和项目实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和管理.教师为达成课程目标而预设教与学的"方法",预设三个逐项递进的"微专题项目",帮助学生领悟学科思想方法,将解决问题方法发展到"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教学策略运维的关键要素是教师的专业引领;教学策略的系统设计要延伸课堂专题复习的广度和深度.

    高三化学微专题复习元素推断"一法三项"

    初中生物学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阐释与策略——基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

    张倩倩陈欣林颖韬吴美云...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有关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与要求的分析,尝试构建生态问题、生态学知识、生态思想及生态法治等初中生物学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模块,并提出搭建跨学科学习平台、加强实践活动、强化价值观教育及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环境等生态文明教育策略,旨在培育学生生态文明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生态跨学科系统观

    应用视角下信息技术学科中科学精神的培养策略

    周志杰
    71-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研究旨在分析科学精神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价值,包括信息技术的设计、分级分类、实践应用等相关内容,旨在激发学生潜力、拓展学生知识边界、积累人文素养和学科知识、培养高阶思维品质,构建起信息化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全面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科学精神信息技术学科应用价值

    信息科技"三阶六环"项目化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快乐阅读、书香校园"平面设计项目为例

    颜丽榕林永和林子杨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当前的信息科技课堂具备项目化学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信息科技课堂实施项目化学习,可以从"创设真实情境,引导项目选题"开始,构建"三阶六环"项目化学习模式,即以"课前自学自探""课中合作学习""课后拓展提高"三阶式教学流程,课中精心落实"导-析-设-编-展-拓"六个教学环节,推进项目化学习,开展多元评价,深化教学过程考核,促进学生学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三阶六环"项目化学习教学实践信息科技

    信息技术视域下初中美术小组合作指导策略——以《装饰画》教学为例

    陈彩云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组合作是初中美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而信息技术则为这种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施策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赋能美术教育教学,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融合,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通过信息技术视域下初中美术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实践,以《装饰画》教学为例,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各个环节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初中美术小组合作装饰画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微探

    陈新霞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小学生普遍阅读能力不强,尽管所读书目繁多,但阅读效果式微,能内化运用者更少.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运用"读思达"教学法,依托课内文本范例,挖掘阅读策略,有效提升学生阅读成效,激发多元思维碰撞,迸发独特阅读感悟,推进读写迁移.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解锁阅读技巧,提供构建支架,鼓励学生读起来、读进去,继而读思并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力争课内学习、课外实践稳步推进,最终达成以读促写、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读思达读思并行以读促写阅读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统整教学策略——以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

    张慧
    84-86,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元统整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出发点,整合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的连续性、整体性和针对性,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统整教学为例,阐述小学语文单元统整教学目标设计、单元教学活动设计、评价设计和教学资源设计,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单元统整学习情境学习单评价设计资源设计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过程性评价建构

    郑红霞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教学评价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评价方式开始多元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评价提出了新要求,强调重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重视过程性评价的作用,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过程性评价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能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通过结合学科素养实施过程性评价、增加对教材以外语文知识的评价、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过程性评价等策略,进行过程性评价建构,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过程性评价提供参考.

    核心素养小学低年级语文过程性评价

    大概念背景下小学数学课时学习方案设计路径研究——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

    陈艳珠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概念引领下的反向教学设计改进了传统的教学设计思考路径,前置目标,反向设计课时学习方案,以评价引领教学,用核心问题激发认知觉醒,促进理解与迁移,多元重建课堂.设计路径为:聚焦数学本质,确立大概念引领的学习目标;理解为先,拟定能证明学生达成预期学习结果的"证据";核心问题为引,设计迁移生长的学习过程.

    大概念小学数学学习方案设计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郭文平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问题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设计相关数学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通过对"鸡兔同笼"这一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讨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培养.

    小学数学批判性思维教学策略"鸡兔同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