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卢祖洵

双月刊

1673-5625

whd9800@163.com,shyx2006@126.com

027-83692396

430030

武汉市航空路13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内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oci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类期刊,主要报道社会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及研究方向,适合于广大医务界卫生行政领导、各级卫生管理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师及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相关政策分析

    何筱玥孟媛王菁殷晓旭...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为在农村地区吸引和留住卫生人才,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针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简称订单定向项目)出台了多项政策。对我国订单定向项目相关政策内容进行梳理,并对订单定向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订单定向项目相关政策逐步完善,有力缓解了基层卫生人才数量不足、专业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同时,为贫困人口接受高质量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当前我国订单定向项目缺少对基层从医志向和素质的考核机制,缺乏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相关激励政策不够完善,缺乏基层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要求,后续相关政策应进一步完善。

    订单定向培养定向医学生全科医生培养基层卫生服务政策分析

    离散选择实验在农村地区卫生人员工作偏好研究中的应用

    孟媛叶凤王菁殷晓旭...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离散选择实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卫生人员对农村地区工作特征偏好的研究中。2012年发布的《如何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开展吸引和留住卫生人员的离散选择实验:带有案例分析的用户指南》对离散选择实验应用步骤进行了系统阐述。基于上述指南,结合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创新性发展,对离散选择实验用于测量农村地区卫生人员工作偏好的应用步骤进行整理。

    离散选择实验农村地区卫生人员基层卫生服务工作偏好应用步骤

    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孟媛叶凤王菁殷晓旭...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简称订单定向项目)是国家为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而实施的重要项目。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较为突出,实施好订单定向项目至关重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简称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的提高是保证订单定向项目持续开展的关键。研究针对我国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结果提示,国内针对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开展了较多研究,不同地区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地区开展的不同研究结果差异也较大,国内学者主要从社会人口学因素和认知因素两个方面对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后续应开展全国统一性调查,加强院校培养模式和政策因素与履约意愿的相关性探讨,并开展更多履约激励策略的研究,以达到提高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的目的。

    订单定向培养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基层卫生服务影响因素

    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期满后续约意愿分析

    叶凤孟媛王菁殷晓旭...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期满后续约意愿。方法 系统检索有关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期满后基层服务意愿的研究,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所需信息,并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9篇文献,包括12 928名研究对象,其中2 732名订单定向医学生有续约意向。结果 显示,我国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期满后意愿续约率为17。5%(95%CI:12。6%~22。3%)。结论 我国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期满后意愿续约率较低,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订单定向医学生续约意愿的提高。

    定向医学生履约期满续约意愿订单定向培养

    重大疫情防控中政社协同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王丽李建安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政社协同治理的相关理论及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实践和进展;并从重大疫情防控具有复杂性风险治理属性,需要深入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需要多部门合作提供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分析了政社协同治理的必要性。政社协同治理存在如下现实困境:观念转变困难,政社协同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受现有体制抵制和干扰,以及社会服务需求和供给不匹配等。文章尝试提出对上述困境有所改进的政社协同治理模型;并建议进一步明确政社协同治理目标,重视总体规划,关注需求的个性化和回应性,以促进疫情防控活动中社会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疫情防控政社协同治理理论实践

    基于DEMATEL模型的三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李洪涛秦善春杨立成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医院运营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意见建议,为医院管理部门提升医院运营效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dematel)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 员工工作负荷、人员结构比例、岗位责任、绩效考核方式等12个要素是影响三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结论 三级公立医院的高效运转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提高运营效率要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绩效考核模式,优化医疗流程布局,创新发展运营模式等方面入手。

    新医改三级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服务效率DEMATEL模型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眼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与探讨

    张海芳单雪晴陈婷丽冯爱成...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建设满足人民多元化需求的高质量管理服务体系是"十四五"期间眼健康工作的重要任务。医院体检中心应抓住机遇,探索高质量发展眼健康管理体系的服务策略。研究以华东疗养院眼科工作实践为案例,对体检中心眼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内容、流程及优劣势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充分发挥体检中心行业优势,将眼病防治关口前移;与医院、社区等机构上下联动,构建眼健康医健体模式,实施"筛查-转诊-治疗-随访-健康管理"为主线的主动式服务体系,从而为推进"全民普遍眼健康"工作奠定基础。

    眼健康医院-社区联动管理服务体系体检中心联动模式

    医疗机构健康素养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吴怡雪薛子豪童莺歌陈思亦...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医疗机构健康素养(health care organization health literacy,HCOHL)测量指标体系。方法 于2021年6-12月,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专题小组讨论构建HCOHL测量指标体系初稿,借助专家咨询法形成HCOHL测量指标体系终稿,并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构建了我国HCOHL测量指标体系4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48项三级指标和64项测量项目。一级指标中,"医疗机构完善健康素养促进型管理体系""员工主导健康素养促进""健康素养促进型物质环境建设"和"外部合作"的权重分别为0。380 9、0。380 9、0。159 2和0。079 0。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HCOHL测量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为评价医疗机构健康素养促进情况提供工具参考,为践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供借鉴。

    健康素养医疗机构健康促进指标体系

    江浙两地案例区县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现状研究

    林函伊董晓莲王伟邓子如...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江浙两地案例区县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现状,探究现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进展和不足。方法 深入访谈案例区县有关人员,以主题框架法为指导进行分析。结果 案例地区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有关工作。两地公立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体系相对完善,能较为严格开展用药管理,药品采购流程较为规范,定期开展人员培训,持续提高院内抗菌药物管理设施水平。但民办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方面仍存缺陷,且在抗菌药物管理中,各机构普遍缺乏临床药师和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结论 案例地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政策实施效果总体较好,但仍有提升空间。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强化对民办医疗机构的指导与监督;及时扩充各机构临床药师人员队伍;加强各机构信息系统建设,为最大限度完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全流程、全方位"管理提供保障。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医疗机构

    DRG改革背景下运用灰色关联度法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效果分析

    房莉胡旻慧李佺杨青...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临床路径实施中的重点管理工作,以提高临床路径实施效果,为医院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改革提供保障。方法 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武汉市某肺科专科医院2019年1-12月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进行分析,筛选出重点指标加强管理,比较管理前后覆盖率、入径率、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等临床路径相关指标。使用秩和检验比较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完成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病种(组)权重/分值(relative weight,RW)区间分组之间差异情况。结果 临床路径实施效率影响因素从大到小排序为覆盖率(0。953 4)>入径率(0。948 2)>平均住院天数(0。942 5)>变异完成率(0。805 8)>正常完成率(0。782 8)>变异退出率(0。718 9),经过强化重点工作管理以后,临床路径相关指标覆盖率、入径率和入径完成率均有所提高,平均住院天数有所降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完成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RW区间分组≥2的比例逐年提高,平均住院费用处于平稳不增状态。结论 灰色关联度分析有助于明确临床路径开展中的重点工作,对重点指标加强管理,起到了良好的监管效果,进一步促进DRG改革有效落实。

    灰色关联度法临床路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