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林业科技
湖南林业科技

李昌珠

双月刊

1003-5710

hnlykj@263.net

0731-85578712 85311232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658号

湖南林业科技/Journal Hunan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湖南林业科技》创刊于1974年,是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兼备的综合性林业科技期刊。旨在通过最新科技成果信息的汇集与传播,促进科技兴林和林业产业化。本刊读者对象为林业科研人员、林业基层工作者、大中专院校师生等。报道内容主要有:林木良种繁育、育林技术、森林生态、森林保护、非木材林产品、园林绿化、林产工业、林业经济问题、国内外林业最新信息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综述性论文、实用技术、产品市场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遮阴对箭叶淫羊藿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伍辰皓曹基武彭翠英杨欣霖...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盆栽箭叶淫羊藿为材料,设置70%、85%和90%3个遮阴率梯度,分析了箭叶淫羊藿对遮阴处理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1)遮阴对箭叶淫羊藿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值均有显著影响,且箭叶淫羊藿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在各指标测定时间的总平均值随着遮阴率的提高而提高,但85%遮阴处理时的叶绿素a/b值却最低.(2)在遮阴处理的后期,85%遮阴处理下箭叶淫羊藿的叶片POD和SOD活性相对较低,且MDA含量也较低.

    箭叶淫羊藿遮阴生理生化特性影响

    火炬松种子园建园初期繁育性状分析

    黄鹏艳谢俊康冯源恒唐艳梅...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全州县咸水林场火炬松高产脂种子园开展花量调查,分析建园无性系的繁殖资源配置情况,以期为种子园投产时间判断及交配系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已有70%的无性系进入繁殖期,火炬松对雄性繁殖资源的投入超过雌性繁殖资源,雌、雄球花发育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已开花的无性系中,繁殖资源配置偏雄、偏雌的无性系占比分别为20.41%、30.61%,种子园中存在2个繁殖资源配置极度偏雄的无性系及1个繁殖资源配置极度偏雌的无性系,并存在2个繁殖优势无性系.此外,个别无性系可通过单枝或整体偏向发育更多的雄、雌球花来提高雄性、雌性繁育能力.该种子园在建园早期存在明显的雄性、雌性繁殖优势无性系,此繁育特征对该种子园早期的交配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火炬松种子园花量繁育性状繁殖策略

    鸡血藤林下栽培生长表现及其次生代谢物含量变化

    王运昌谢金兰陈新强林军...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鸡血藤林下栽培技术,开展了鸡血藤林下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林分郁闭度、林分湿度对鸡血藤生长的影响,测定了鸡血藤在不同生长年份的次生代谢物含量变化,并与野生和坡地单作栽培鸡血藤的药材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2林地(林分郁闭度0.6)栽种的鸡血藤生长速度显著高于A1林地(林分郁闭度0.3)的;A2林地栽种的6年生鸡血藤平均单株产量达到24.15 kg,主藤直径达到6.38 cm,显著大于A1林地的(分别为13.58 kg和4.42 cm).林地空气和土壤的湿度对鸡血藤生长有显著影响.B1林地(近水林下生境)栽种的鸡血藤平均单株产量、主藤平均直径均高于较为干燥的B2林地(远水林下生境)的,B1林地栽种的6年生鸡血藤的醇溶性浸出物及总黄酮、儿茶素、表儿茶素等次生代谢物含量也比B2林地的高.随着林下栽培生长年限的增加,鸡血藤药用有效成分醇溶性浸出物、总黄酮以及儿茶素、表儿茶素的含量均呈现增长趋势.林下栽培的6年生鸡血藤的药材质量可以达到野生鸡血藤的药材品质,优于坡地单作栽培鸡血藤的质量.建议林下栽培鸡血藤藤茎以6年生以上入药为宜.

    鸡血藤林下栽培醇溶性浸出物总黄酮儿茶素表儿茶素

    不同种源3年生山桐子苗生长差异分析

    苏仁峰张海宇彭辉武李一丁...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早期生长性状优良的山桐子种源,本文以7个山桐子种源3年生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苗高、地径、冠幅、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并对其各个指标进行遗传变异、多重比较、相关性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山桐子各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1.11%~49.82%,均大于20%,属于中等变异,说明不同种源山桐子各生长性状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对山桐子的生长性状进行多重比较表明,不同种源山桐子苗木的地径、苗高、高径比及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冠幅、根冠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苗高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冠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不同种源山桐子的生长性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这也是山桐子分布广泛、变异丰富的原因.通过隶属函数及多重比较分析可得出,赣州种源和井冈山种源在南方丘陵地区早期生长优良,可作为该地区的优良种源.

    3年生山桐子种源苗木生长性状

    城市公园鸟类群落构成及其季节变化——以湖南省植物园为例

    王玲廖菊阳易心钰姜宇泽...
    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鸟类群落特征及多样性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2月-2023年1月,采用样线法对湖南省植物园的鸟类进行了调查,旨在探究城市公园鸟类的群落特征与季节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共记录到鸟类68种(1 849只),隶属于7目30科,其中包括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群落中,鸟类主要为雀形目鸟类,居留型以留鸟居多,广布种鸟类占比高达75.00%,鸟类食性主要为肉食性和杂食性,全年优势种为白头鹎和丝光椋鸟.(2)鸟类群落的季节变化显著,3月、4月、11月、12月这4个月份的鸟类个体数量之和占全年总个体数量的53.87%;而鸟类物种数量以6月的最高,占全年鸟类种类的50.00%.(3)调查样线的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32~2.93,优势度指数为0.87~0.99,丰富度指数为3.50~6.27,均匀度指数为0.69~0.91.(4)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优势度、丰富度指数与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优势度、丰富度指数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该研究为规划和营建城市公园多样景观结构,以丰富鸟类栖息地和提高鸟类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鸟类群落生物多样性城市公园

    不同磷水平对南酸枣苗期生长的影响

    吴敏陈瑞童方平杨文海...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当年生南酸枣实生苗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0.2、8.0、16.0、32.0 mg·kg-1等4个土壤磷素水平,分析不同供磷水平下南酸枣苗期生长、磷积累量、总磷利用效率及光合参数的变化规律,探索南酸枣幼苗生长的最适宜磷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当磷供应水平为16.0 mg·kg-1时,南酸枣幼苗的地径、根系干物质量、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及总干物质量分别为12.00 mm、17.63 g、20.79 g、38.42 g,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供磷水平;地上部分磷积累量、根系磷积累量及单株总磷积累量在磷供应水平为16.0 mg·kg-1时最大,分别为15.56、19.27、34.03 mg,显著高于0.2、8.0 mg·kg-1这2个供磷水平.在磷供应水平为16.0 mg·kg-1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为9.48 μmol·m-2·s-1、0.10 mol·m-2·s-1、3.11 mmol·m-2·s-1,显著高于其他3个供磷水平.随着磷供应水平的提高,总磷利用效率显著降低,4个不同磷供应水平之间差异显著.磷供应水平为16.0 mg·kg-1的处理显著促进了南酸枣幼苗的生长及磷的积累,为南酸枣苗期适宜的磷供应水平.

    南酸枣磷水平生长光合参数

    板栗总苞单宁类化合物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王昊刘飞陈野李培旺...
    42-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板栗总苞为经济作物板栗生产加工过程产生的主要剩余物,含有较丰富的单宁类化合物.为了提高板栗资源利用率,开发植物源单宁资源,本研究以湖南省主栽推广板栗品种'铁粒头'为研究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对板栗总苞单宁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设计有机提取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等单因素,并应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获得板栗总苞单宁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超声功率425 W,超声时间23 min,料液比1∶47 g·mL-1.在此条件下提取的板栗总苞单宁提取含量为0.101 mg·g-1.本研究可为板栗总苞单宁类化合物的高效提取和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板栗总苞单宁类化合物工艺优化超声波萃取响应面试验

    湖南省4种典型林分土壤酶活性差异分析

    刘俊杰沈生涛刘振华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南省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开展林分生长及土壤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木荷的树高和胸径在4种林分中没有显著差异,但林分A和林分D的木荷树高和胸径均高于其他2种林分;同一林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降低,脲酶活性略有下降或保持不变.不同林分之间,这4种酶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最高的均为林分D,其次为林分C,再次为林分B,最低的为林分A;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最高的均为林分D,最低的均为林分B.同一林分,不同土层的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也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林分C和林分D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不同土层之间差异显著.除了林分A以外,其余3种林分不同土层间的脲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湖南省今后的森林营建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林分土壤酶活性湖南

    无患子大田苗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吴其军陈明皋廖德志文祥...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无患子嫁接繁殖技术,为生产提供良种苗木.本文以无患子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嫁接方法、6个嫁接时间、4个砧木地径尺寸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繁殖方法的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差异(P<0.05),以切接法的嫁接成活率最高(86.7%);切接法在不同嫁接时间下的嫁接成活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以3月中旬嫁接成活率最佳;切接法在不同砧木地径尺寸下的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差异(P<0.05),以>1.0~2.0 cm的砧木地径尺寸嫁接成活率最高(88.4%).无患子苗嫁接成活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多因子组合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无患子苗嫁接成活率.

    无患子嫁接繁殖嫁接成活率

    广州市7种常见园林树木的自然树形结构及风险评价

    苏诗荏刘天颐冼丽铧翁殊斐...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中存在部分树木因受损引发的风险事故,为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需通过风险评估来总结树体结构与树木风险之间的相关规律,以指导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本文采用园林树木风险评估模型,对广州市未经截干修剪的自然形香樟、凤凰木、柠檬桉、南洋楹、高山榕、幌伞枫、白千层等7种园林树木进行安全性风险评估,分析了其自然树形与树木安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样本树木的总体平均风险值为2.29,其中23.8%的树木属于一级风险(风险较低),71.4%的树木风险为二级,4.8%的树木风险为三级,无四级风险的树木;凤凰木和幌伞枫的风险最低.这表明,自然树形的园林树木总体风险较低,但每年进行常规且适度的修剪仍然是必要的.(2)风险较低的园林树木具备健康的茎干、均匀的冠层结构、良好的枝干连接、合理的分枝角度等特征.(3)为全面降低园林树木的风险,应从树形管理、健康状况监测、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综合采取措施.

    园林树木自然树形安全性风险评估树体结构树冠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