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继续医学教育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继续医学教育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月刊

1004-6763

cmezazhi@163.com

010-63265066

100055

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30号4层

继续医学教育/Journal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查看更多>>《继续医学教育》(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卫生部委托,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人卫题库的形成性评价在《牙周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吴丹凤营秀章珍珍姜丽娜...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教育题库系统(以下简称"人卫题库")的形成性评价在《牙周病学》本科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3 月蚌埠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2018 级 65 名学生和 2019 级68 名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评估方法,试验组采用基于人卫题库的形成性评价评估方法.通过期末考试成绩、病例分析测验成绩和线上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2 组《牙周病学》课程实际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期末考试成绩[(84.95±5.44)分vs.(79.18±7.38)分]、病例分析测验成绩[(88.26±5.89)分vs.(81.91±5.87)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91.07%(51/56)的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复习、总结课程知识点.结论 基于人卫题库的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牙周病学》课程的本科教学效果.

    牙周病学形成性评价教学效果本科生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临床病理学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郑锦花茹泽园魏亚敏林静...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未来医疗人才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性、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具备良好素养的医学生,是各高校都在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三全育人",依托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1+4+1"教学模式,构建了"铸魂、强基、塑能"的教学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为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方法.

    医学研究生教育"1+4+1"教学模式教学体系三全育人改革实践

    雨课堂结合BOPPPS教学模式在外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吴玲玲蒋晨黎敏航张莹莹...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雨课堂结合BOPPPS教学模式在外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9 月至 2023 年 7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临床医学院上外科学课程的 2020 级临床医学某班级 66 名学生作为观察组,2020 级临床医学某班级 73 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的授课方式是传统教学,观察组采取的授课方式是雨课堂结合BOPPPS教学.课程结束后,2组学生均采用线上考试,对其平均成绩进行比较,同时用雨课堂向2组学生推送调查问卷,比较2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及对学习积极性、自主性、解决问题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4个方面自评结果.结果 观察组期末成绩为(79.64±11.63)分,高于对照组的(75.54±1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 60.61%,对照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 2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在学习积极性、学习自主性和临床思维能力3个方面的自评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 2 组的解决问题能力自评分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科学课堂教学中,将雨课堂与BOPPPS教学模式相结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各方面的能力.

    雨课堂BOPPPS教学模式外科学临床医学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新医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吴巍芸叶石才伍俊江茵...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9 月至 2023 年 1 月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2017 级 61 名学生及 2019 级 61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 2 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内科学期末考试成绩为(76.26±7.50)分,高于对照组的(63.51±9.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混合式教学模式内科学教学教学改革新医科自主学习线上课程

    "三位一体"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李青松卢书明朱亮夏云龙...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医学生进行规范化的临床技能训练是高等医学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实施的关键.针对当前高校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水平和硬件差异化明显等问题,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目标,采用"三位一体"模式应用于卓越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即"三阶段"医学本科生标准临床技能培训(大医模式)、结合循证医学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基于互联网资源实施的交互式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大连医科大学备战校内技能大赛的学生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即学生在校内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实践证明,"三位一体"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能够助力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提高,受到师生欢迎.

    "三位一体"模式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岗位胜任力构建教学改革

    《法医物证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探索

    徐冬冬黄花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立足于"课程思政"建设大背景,结合本专业特点,以成果导向教育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以"为死者言、为生者权"为课程思政教学总目标.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和要求,《法医物证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构建和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文章强化课程思政的问题导向功能,将《法医物证学》的课程思政教育主题归纳、总结分为情怀与精神类主题、行动规约类主题和问题应对类主题,对学生开展针对性、差异性和个体化思政教育;通过自我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督导和学生评教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并由任课教师形成教学反思并持续改进教学,进而不断提高《法医物证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通过对《法医物证学》进行整体性、系统化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探索,以期为新形势下法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法医物证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教学评价立德树人

    外科实习考核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徐玉生郑义坪徐远志杨东林...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根据实习生实际情况,在半开卷模式基础上,探索外科实习出科考核的新模式.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6 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实习的 100 名 2016 级临床五年制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新型考核模式组和传统考核模式组,每组 50 名学生,分别采取新型考核模式和传统考核模式进行考核.对比 2 组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教学评价结果以及对教学方式的认可度.结果 新型考核模式组理论成绩[(83.28±5.58)分vs.(80.16±6.38)分]、实践成绩[(91.10±3.47)分vs.(88.66±5.13)分]均优于传统考核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型考核模式组自我评价[(9.04±0.94)分vs.(8.16±0.88)分]、对带教老师评价[(8.30±0.83)分vs.(7.52±1.03)分]和对出题方式评价[(8.34±1.40)分vs.(7.68±0.89)分]都高于传统考核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容更丰富、方式多样的新型外科实习考核模式符合外科医学人才教育的需求.

    外科实习考核模式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实习生人才培养

    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顾敏陆燕飞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验科作为临床最重要的辅助科室之一,承担着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有参考价值检验结果的重任,因此需要培养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要求其在掌握常规操作技能外还需具备相关临床专业知识和一定的临床思维,辅助临床正确诊疗.文章总结了笔者入职 4 年以来在临床观察到的本科实习生培养现状,结合新形势下四年制医学检验改革,分别从本科生培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教学课程设置和实习方案调整 3 个方面探讨本科生临床思维培养模式,并在现有实际条件下尝试提出一些临床课程学习和临床教学模式调整方案,以期通过临床沟通能力和临床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弥补检验医师的空缺所带来的临床工作问题,搭建与临床科室良好协作的桥梁,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新形势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技术临床思维复合型人才

    人工智能在医学院校"双课堂"协同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贾辉康大力战祥毅徐茜...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是当代医学高校教学活动的两大载体.第一课堂为传统教学模式,第二课堂代表新型教学活动."双课堂"融合已然上升为国家政策要求,"双课堂"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是各大高校的指引方针.基于ChatGPT技术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教学实践打破了2 种课堂的时空界限,该模式拓展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空间和素质提升的渠道,使学生能够全天候随时进行学习,有利于全流程教学过程的实施.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院校"双课堂"融合中的应用,缩减了教育成本,打破了地域对高质量教育资源的限制,同时支持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设计,加速了因材施教理念的实际落地.

    ChatGPT双课堂协同教学实践应用优势应用场景医学院校

    "新医科"背景下麻醉生理学课程建设的探索

    邸阳于洋王爱梅林宇涵...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医科"背景下,充分结合其他学科内容和互联网技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两性一度"为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完善麻醉生理学的课程建设.通过深刻剖析麻醉生理学的课程特点,建立高质量的教学团队,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思政素材,依托"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平台和雨课堂等互联网手段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混合式和讨论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传统实验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性实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合理有效的评价手段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多方位、多角度、全过程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2 个层面进行全面评价.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从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课程质量,培养有学习动力、有职业素养、有专业技能的优秀麻醉医师打好坚实基础.

    新医科一流课程麻醉生理学BOPPPS教学改革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