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界
教育界

旬刊

1674-9510

jyjzzs@126.com

0771-5567169

530028

广西南宁市金湖路53号

教育界/Journal Education Circle
查看更多>>《教育界》旨在追踪教育新动向,展现教师新风采,为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搭建的一个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互换教育教学经验的平台。教育界杂志社官方网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学阅读:数学教育值得关注的新视野——浅说数学阅读的意义与内容

    张明俊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数学教学和数学教育,仅仅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和数学技能的训练,这不利于学生的素养发展。数学阅读,作为与体制性数学教学相对应的教学举措,是对体制性数学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值得数学教师关注的全新教育视野。数学阅读具有认识数学价值、感受数学趣味、提升数学理解等重要意义。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可以让学生阅读数学之"史"、阅读数学之"人"、阅读数学之"事"、阅读数学之"题",从而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的强大魅力,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数学阅读数学价值数学趣味数学理解

    情绪及理性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协调探究

    周娅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生思维方式还比较单纯,在管理小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出现暴躁、气愤等不良情绪,但在职业幸福感、教育的满足感、管理的责任感下,教师通常能够以理智控制情绪,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更关注学生的课上课后表现,能够理智地分析学生的行为举止背后的思路,因材施教地对学生展开管理和教育,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形成和谐的班级气氛,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情绪理性小学班级管理协调

    激活思辨价值,促进知行统一——以《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辨析栏"教学为例

    曹燕萍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思辨一直是中小学德育课堂的重要环节。《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许多章节和板块新设置了"辨析栏",多元化设计了辨析题。教学中充分激活"辨析栏"的思辨的价值,引导学生在对比想象中深化道德认知,在回望反思中学会明辨是非,在换位思考中涵养道德情感,在两难辨析中领悟道德意义,在思维拓展中明辨道德行为,并自觉进行良好的道德实践,实现儿童道德的自主建构,促进道德教育的知行合一。

    道德思辨儿童道德的自主建构知行统一

    "动可见思可现":建立空间观念——以"体积与体积单位"的教学为例

    樊曦
    26-2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从平面观念到空间观念,这些抽象的几何知识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当单一的知识相碰撞时,例如周长与面积的区别、表面积与体积的区别、体积与容积的区别等等,学生总是难以理解并容易混淆概念。如何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学模型,根据建立的正确模型去分析问题,成了学生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关键。

    数学建模空间观念"动可见思可现"

    立足文本,展开作文教学——以学生习作例谈《白杨礼赞》中的写作启示

    肖丹红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今的作文教学似乎进入了一种无米之炊的境地,笔者提出立足文本的观点。语文教学的主要素材是文本,运用所教的文本来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可以有的放矢,更具有操作性。文章以经典作品《白杨礼赞》为范本,从几个角度谈写作,结合学生的当堂练习,展开作文教学。

    文本作文教学白杨礼赞

    在操作中体验"做数学"

    刘志勇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以学生为本位,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符合学生习惯、深受学生喜受、促进学生发展的数学探究课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提高数学素养。文章以两个实验为探索点,阐述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实践活动探索做数学

    高中历史教师探究能力提升的途径与策略

    陈霞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改变以前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转变教学思维,从以往的记忆型教学转变为思维型教学,并注重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导向来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流程,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能够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标准来探究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高中历史历史教师探究能力

    新绿文化,让每天都是新的

    杨文荣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存在方式,是支撑学校存在、发展的根基和动力。学校文化应物化为一草一木,一言一行,应深深地融合在师生的血液中,清楚地呈现在师生的话语和行为气质中,牢牢地根植在师生的内心深处。奔牛实验小学的新绿文化谋求像自然界的生命循环系统一样,构建绿色的教育生态系统,去除教育中的非绿色现象,保持更多的生命原生态,让生命自然和谐地生长,让每一天都是新的。

    文化新绿教育生态系统

    微日记教学:从关注学生的儿童立场起航——校本课程微日记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钱丽霞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日记以短小的形式、灵活互动的方式、开放的思维成为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心抒真情的载体。文章通过笔者六年多来微日记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关注儿童立场来进行微日记教学的主张,在儿童的世界和微日记教学中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通道。

    微日记儿童立场自我表达

    聚焦高低年级写作异化现象——谈学生英语看图写作想象力的培养

    曹莉
    38-3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对看图写话不知从何下笔,缺乏逻辑性和层次感,而低年级学生在看图写话时却文思泉涌,不仅能完整描述内容,而且还能给图片内容加上想象的翅膀。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想象力的缺乏制约着创造力的培养。

    看图写作异化现象想象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