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视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视界
教育视界
教育视界/Journal 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用中学":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实施要义

    朱丽清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中学"这一理念,对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这一学习任务群尤其强调"实用性",无论是学习内容、学习过程,抑或是学习评价,都应紧扣"实用性"这一特点.指向"实用性",可从"实用类文本""实用性能力"两方面来确定学习内容.通过创设实用性情境,引导学生代入具体的角色身份开展言语实践,训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能力.评价方面,则须关注实用效果,与课程实施相结合,从学习起点、学习过程、学习终点来了解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

    小学语文"用中学"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实用性

    单元整体教学的一体化实施——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

    韩媛媛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元整体教学,强调使整个单元的学习成为一个整体,应注重一体化实施.具体操作模式为:从课标、教材、学情出发提炼学习主题,使单元教学价值一体化;分析语文要素、课后习题和学习方法,统整学习内容,使单元学习目标一体化;通过主题、情境、任务的互动融合,设计进阶任务,使单元学习活动一体化;指向精读、略读等板块的"共同要素",设计评价框架,使单元学习评价一体化.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一体化实施进阶任务

    以语文要素统领单元整体教学——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曹卫星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元整体教学,其本质是在结构化、整体化的知识建构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根据统编教材的特点,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应以语文要素为统领,进行整体架构:统观语文要素在教材中的编排,确定单元学习重点;分解语文要素,厘清单元各板块的教学定位;紧扣语文要素,整体架构单元教学流程.通过对学习内容进行有逻辑的整合和组织,形成环环相扣、相互配合的紧密型教学结构,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功能与价值.

    小学语文语文要素单元整体教学整体架构

    单元整体教学:从统整设计到单篇实施——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

    滕衍平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基于学习任务群特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结合课标理念、教材内容、学情基础,凝练学习主题,设计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单篇实施中,则要注重整体性,以学习任务板块呈现单元教学流程,用学习任务群特征指引单篇教学.教学评价,则要注重融入学习过程,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学习任务群统整设计单篇实施

    整体感知中的思维"碎片化"问题及教学改进——以《慈母情深》一课为例

    林顺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体感知,既要把握作品主要内容,更要感知作品的表现形式.而学生在整体感知中,往往只是停留在"写什么"这一内容层面,忽视了"怎么写",没有理清文本结构、表达顺序等,没有将文本各部分关联成有意义的整体.可以通过比较归纳、联结统整、假设推断等认知活动,形成阅读的整体感,提升学生阅读思维的连贯性与整体性.

    小学语文整体感知思维"碎片化"写作意图行文构思谋篇布局

    化隐为显:语文跨学科学习的一种实践方式——以"举办风俗博览会"为例

    徐佩妮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跨学科学习以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为载体,实施中应注重"化隐为显",使隐性的目标、过程和评价更可感知、可把握.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立足语文本位,拟定恰当的学习主题,让隐性的学习目标更具体;指向问题解决,构建具备一定开放空间的学习任务群,让隐性的学习过程更清晰;关注学习过程,挖掘更多主体,让隐性的评价方式更凸显.

    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化隐为显

    聚焦人物,展开思辨——《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与思考

    梅明松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马过河》一课的第二课时,重在让学生讲好故事,明白故事中的道理.故事类文本以人物为核心,教师可聚焦人物展开教学:以人物为线索,梳理故事情节;围绕评价标准,讲好人物的语言动作;评价人物表现,理解故事的寓意;由故事人物到反思自我,升华对主题的认识.

    《小马过河》人物故事寓意思辨

    寓意理解:用评价代替说教——观梅明松老师《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有感

    徐凤琴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马过河》是一篇有趣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理.人物是故事的核心,理解故事的寓意,不宜直接告知,可以尝试以人物为主线,引导学生对故事人物展开评价,在评价人物中"悟"出道理,再反观自身,将所悟道理转化为"鲜活的生活智慧".

    《小马过河》故事寓意评价人物

    "三单",让作业完美融入课堂——以《盘古开天地》一课的教学为例

    周小云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单"是一种作业设计形式,由预学单、研学单、拓学单组成,有助于作业与课堂学习相融合.预学单指向基于自主学习的积累与发现,重在唤醒学生的已有认知;研学单是课中学习的辅助,引导学生围绕关键问题进行阅读与表达;拓学单是课后的实践与探究,旨在引导学生走向迁移运用.

    小学语文"三单"预学单研学单拓学单《盘古开天地》

    强化角色意识,助推项目实施——例谈"寄畅文化游"项目式学习

    申东彪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一课,组织学生开展以"寄畅文化游"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以三种角色投入其中:以学习者的角色开启项目,学习搜集信息的方法,共研团队搜集的信息,并设计实地体验的路线;以体验者的角色推进项目,小组成员实地游览,梳理阶段性的收获;以策划者的身份完成项目,总结前期的经验,策划一次"文化游"活动,并与家人一同完成"文化游".

    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角色意识学习者体验者策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