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针刺方法联合西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生活质量的影响

    白晶晶王向阳苏小强龚福太...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针刺方法联合西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 年12 月至2020 年 11 月收治的 120 例CS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60 例。两组均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颈肩部常规取穴针刺,研究组给予颈肩部及枕后三角区取穴针刺。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p)与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Vd)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肩部及枕后三角区取穴针刺联合西药治疗CSA的效果显著,更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椎动脉型颈椎病枕后三角区针刺

    以颈部解剖学为基础的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朱永红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颈部肌肉为基础的中医针灸疗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为准确地选穴和针法的选用提供一定借鉴。方法 选取30例符合颈椎病入选条件的患者,运用"望"和"触"的方法,通过对患者头部、颈部和肩膀的形状和靶区进行检查,判断肌肉和针灸的位置。比较不同时间的简版McGill疼痛问卷-2(SF-MPQ-2)、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分析30 例颈椎病患者临床及随访效果。结果 第 1、2、3 个周期治疗后,颈椎病患者的SF-MPQ-2 评分分别低于第1、2、3个周期治疗前,CASCS评分分别高于第1、2、3个周期治疗前(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后 1个月,颈椎病患者的NPQ、ND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30 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3。33%,随访总有效率为76。67%。结论 针灸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颈部症状,且效果能持续1个多月。采用"望""触"结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针灸的准确性,且操作安全。

    解剖学针灸颈椎病

    益肺养阴平喘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汤满青张智军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益肺养阴平喘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B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 1月至 2022 年 12 月扶风县中医医院儿科收治的 86 例BA患儿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为西药组(43例,布地奈德)和中西结合组(43例,益肺养阴平喘汤联合布地奈德)。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中西结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的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的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呼吸频率(RR)、呼气流量峰值(PEF)、达峰时间比(TPTEF/TE)、最大肺活量(VCmax)、最大通气量(MVV)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肺养阴平喘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BA患儿可取得安全高效的理想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支气管哮喘布地奈德益肺养阴平喘汤

    宣肺平喘汤加减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寒袭肺证的效果及对气道重塑的影响

    王红艳武光玲柯婷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宣肺平喘汤加减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寒袭肺证的效果及对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4 月至2022 年8月治疗的 100 例咳嗽变异性哮喘风寒袭肺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宣肺平喘汤加减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干扰素-γ(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肺泡气一氧化氮(CaNO)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人软骨糖蛋白-39(HC-gp3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宣肺平喘汤加减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寒袭肺证的效果满意,可调节炎性因子指标,降低FeNO、CaNO,抑制气道重塑。

    宣肺平喘汤穴位贴敷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重塑

    延续性护理联合营养指导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

    王杰张荣丁琦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联合营养指导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CB)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50例C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联合营养指导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免疫功能、肺功能、自我保健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CD4+、CD3+及CD4+/CD8+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自我保健能力、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联合营养指导干预能够增强CB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改善免疫功能与肺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延续性护理营养指导慢性支气管炎免疫功能肺功能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周围神经电生理学的影响

    刘艳张彩艳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周围神经电生理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 2 月至2022 年3 月收治的60 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训练。比较两组的患肢肢体运动功能、步频、步速及周围神经电生理学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上肢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步频、步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胫神经与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传导速度(SCV)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改善上肢与下肢运动功能,促进步态恢复,也能调节周围神经电生理学指标,值得推广。

    低频脉冲电刺激改良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训练脑卒中偏瘫周围神经电生理学

    希望疗法指导下的护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成芳芳付小静王进胜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希望疗法指导下的护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 年7 月至 2022 年 7月在本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 3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5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希望疗法指导下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评分高于对照组,自责、幻想、退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Herth希望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希望疗法指导下的护理可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症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其自我效能与希望水平,有效改善患者应对方式,提高妊娠率。

    希望疗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症自我效能感希望水平

    基于动机保护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反馈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居家创面修复管理能力及疾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王茹吴静申春霞刘迎梅...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动机保护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反馈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居家创面修复管理能力及疾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月至2022 年 2 月收治的 120 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动机保护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反馈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日常足部护理、鞋袜选择及运动锻炼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病情监测与控制管理、足部护理管理及日常生活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8。33%(P<0。05)。结论 基于动机保护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反馈式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居家创面修复管理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动机保护理论延续性护理反馈式健康教育糖尿病足

    基于微信平台的5A护理模式结合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疾病感知压力的影响

    余正慧夏静华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5A护理模式结合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疾病感知压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 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5A护理模式结合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3 个月后,观察组的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动作标准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5A护理模式结合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疾病感知压力,提高康复训练积极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5A护理模式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缺血性脑卒中偏瘫

    基于微信平台的病友互助式健康宣教结合共情护理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疾病知信行、心理压力的影响

    杨南姚楠
    160-16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微信平台的病友互助式健康宣教结合共情护理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疾病知信行、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 择取 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月收治的120 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基于微信平台的病友互助式健康宣教结合共情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知识、信念及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压力感知量表(P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重症肌无力复合量表(MGC)评分低于对照组,重症肌无力患者报告结局量表(MG-PRO)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病友互助式健康宣教结合共情护理不仅能够提高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疾病知信行水平,还能减轻其心理压力,促进机体恢复,值得推广。

    微信平台病友互助式健康宣教共情护理重症肌无力知信行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