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张成龙

月刊

1671-9646

ncpjgxk@163.com

0351-4606086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东街124号闻汇商务大厦B座2102室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Journal AEM RODUCTS ROCESSING
查看更多>>《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以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研发推广人员、院校师生为主要传播对象,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行业创新为己任,竭诚为行业打造学术交流、成果转让、企业展示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毛酸浆贮藏保鲜及深加工研究进展

    叶春苗李莉峰韩艳秋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近年来毛酸浆的贮藏保鲜技术,包括气调贮藏、冷藏、化学保鲜技术研究进展,同时概述了其深加工技术研究现状,如毛酸浆果酱、毛酸浆饮料、毛酸浆果醋,最后对毛酸浆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毛酸浆贮藏保鲜深加工

    浸泡型和发酵型杨梅酒酿造技术研究进展

    周超超高毕远陈竹韵汪国云...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梅果实营养丰富,酸甜可口,除鲜食外可加工成杨梅酒,缓解新鲜果实不耐贮藏问题,提高经济效益。杨梅酒主要分为浸泡型杨梅酒和发酵型杨梅酒。对2种杨梅酒的酿造技术(包括菌种选择、发酵工艺、芳香物质变化)和贮藏期护色方面研究进行综述,报告了杨梅酒的生产现状,为未来杨梅酒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杨梅浸泡型发酵型酿造

    杨梅色素稳定性研究进展

    王欣万家静潘靖怡盛悦...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梅色素稳定性对于杨梅汁的加工、运输、贮藏以及杨梅色素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影响杨梅色素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杨梅中花色苷的结构和各种环境因素。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总结了杨梅中色素组成成分、环境因素如酶、温度、光照、pH值、辅色剂(单宁、多酚、有机酸、金属离子、氨基酸等)、表面活性剂、β-环状糊精、NaCl等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为杨梅色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杨梅色素花色苷稳定性

    信阳毛尖中小茶企业生产现状及发展研究

    陈晖杨洁如张斓君闫春光...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毛尖产业已成为推动信阳经济、带动茶农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型特色产业。然而,信阳毛尖产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存在一定发展瓶颈问题。基于实地走访、调研,从多方面阐述了信阳毛尖中小企业生产现状,分析了信阳毛尖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茶叶产品单一、企业产业链较短、企业的整体实力不强、茶叶品牌的创建和营销力度不够、缺乏持续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等问题,提出灵活运用茶产业政策,积极补助茶农,规范化种植茶叶,逐步推进全自动机械化生产,拓宽产业规模,扩大种植面积,延长产业链,增加茶叶附加值的发展对策,以促进信阳毛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信阳毛尖中小茶企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传统固态发酵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以山西老陈醋为例

    王芳贾万利王海宾郭建峰...
    93-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酵工程"是工科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发酵方式包括深层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具有特别风味的酒、醋等传统酿造食品主要运用固态发酵方式。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传统固态发酵生产周期长、易受环境污染等因素,难以在线下实验课上实现。以"山西老陈醋"为例,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固态发酵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挖掘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发酵工程"实践课程范围拓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固态发酵虚拟仿真老陈醋发酵工程

    "食品分析"课程"趣味+案例+实践"三合一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赵宁宁苏玖玲刘冰张晓娜...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目前高校"食品分析"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和企业人才需求特性,分析了"食品分析"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探索趣味课堂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创新案例教学深化课程育人、增加实践环节中实验设计比例等方式,探索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趣味+案例+实践"三合一的教学改革模式,为食品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食品分析趣味案例实践教学改革

    信息化背景下"乳品工艺学"教学的机遇和挑战

    张秀凤申晓琳付丽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专业及其他食品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也逐渐信息化。主要对信息化背景下对"乳品工艺学"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及措施,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网络优势,提高"乳品工艺学"教学效果,促进我国乳品行业的发展。

    信息化乳品工艺学机遇挑战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的应用

    黄建蓉王志江伍芳芳侯方丽...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引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并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信息化智慧化功能,采用混合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为进一步改革指出方向。

    对分课堂超星学习通平台食品添加剂

    "引企入教"模式在"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孙敏姚凌云肖瀛冯涛...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感官评价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和企业也越来越需要能够灵活运用食品感官评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感官技术人才。针对目前"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引企入教"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并介绍"引企入教"在"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食品感官评价"课程的进一步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教学引企入教教学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徐霞蔡燕萍陈玉峰聂小华...
    109-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为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3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增加自主设计实验环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实践,细化课程考核评分标准,以期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促进"新工科"教学的发展。

    新工科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