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张成龙

月刊

1671-9646

ncpjgxk@163.com

0351-4606086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东街124号闻汇商务大厦B座2102室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Journal AEM RODUCTS ROCESSING
查看更多>>《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以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研发推广人员、院校师生为主要传播对象,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行业创新为己任,竭诚为行业打造学术交流、成果转让、企业展示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于青藏高原特色食品资源和虚拟仿真技术研究

    王树林韩丽娟王进英曹效海...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导,强化工程教学,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以青藏高原特色食品资源为依托,围绕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训,建立涵盖食品科学与工程关键知识点及实践技能培训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充分应用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实验室+虚拟仿真+实践基地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育体系,将实践教学与虚拟仿真有效结合,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融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充分融合,强化实践教学,充分发挥虚拟仿真教学技术在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中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食品科学与工程青藏高原特色食品资源虚拟仿真实践技能本科教学质量提升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的研究

    张乐道段续任广跃王国泽...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背景下,针对教学过程中"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加强"食品工程原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课件制作、发掘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工程应用背景、提高与学生的互动频率、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构建、对部分实验改革性教学等措施,以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提高"食品工程原理"的教学质量。

    食品工程原理教学研究以学生为中心自主能动性

    一流课程背景下"食品营养学"案例库的建设及评价

    余华张崟刘达玉王新惠...
    86-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营养学"课程属性和行业需求与一流课程建设"两性一度"指导思想三者高度统一。初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食品营养学"一流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构建了"食品营养学"案例库并成功实施于教学中,跟踪最近3年的教学效果,对比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一流课程食品营养学案例库建设案例教学实施效果评价

    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方式初探——以"食品微生物学"为例

    魏奇刘盛荣陈美霞张维瑞...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食品专业学生所必修专业基础课。为改进"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模式,获得高质量的教学品质,从课程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现状分析该课程有待改进的方面,教学上有机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探究如何进一步深化"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方式信息化,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双融合,以期形成较好的教育方式。

    食品微生物学信息化技术教学方式

    应用型地方高校食品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肖付刚王德国孙军涛张永清...
    93-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改革试点,为了培养食品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许昌学院食品与药学院对食品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实验、实践内容;在列入教学计划的实验内容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增加校内外实习实训;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创新与实践课程,开设研究型实验;积极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创新创业培训,开展课外科研实践创新活动等。通过改革探索,建立了一条适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食品专业学生培养的道路,是"许昌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型食品专业创新创业能力许昌模式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安艳霞李会品林顺顺张剑...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以培养工程技术能力人才为目的,对"食品工艺学"教学的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等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意识为目标,最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工程认证食品工艺学教学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孙晓波王小明郭松张春艳...
    101-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培养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分析检测人才,满足规模日益扩大的食品行业需求,在总结传统教学模式"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等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丰富授课模式、发挥政校企实践平台优势、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教学改革探索意见,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食品类技术性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新工科食品分析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探索

    崔国庭王缎任国艳徐宝成...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发挥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的特点,以"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为例,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结果表明,"食品化学"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一条参考的课程教学模式。

    新工科混合式教学食品化学

    信息技术下"功能食品"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刘建辉苏安祥徐辉杨文建...
    107-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功能食品"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化、仅重视期末考试而忽视过程性考核、局限于传统线下考核模式等问题,对"功能食品"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实践。通过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考核形式,强化过程性考核形式等新型的考核方式,培养了学生自身能动性和自觉性,加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为优化教学方法提供依据,促进现代素质教育发展。

    信息技术功能食品考核方式改革

    基于创新性混合教学模式的国际班"食品加工工艺学"课程探索与实践

    段邓乐刘祎帆彭进明刘东杰...
    109-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新时代提高教学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对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班"食品加工工艺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授课质量及学习效果,提高国际班学生的培养质量,对国际班专业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混合教学国际班食品加工工艺学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