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德力格尔

月刊

1671-0916

nmjx@chinajournal.net.cn

0471-4393713

010022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81号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 Science Edition)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与内蒙古教育科学研究所、内蒙古终身教育研究会共同编辑出版的教育科学类学术期刊,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两大板块,每板块各6期,其中单月为高等教育板块,双月为基础教育板块,刊登各学科教育科学类论文,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全国的教育发展服务。 本刊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杂志列为固定期刊源,并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元宇宙背景下幼儿生命教育的情境建构

    黄英杰侍玉昊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是基于自然物质宇宙并在文化意识宇宙发达后,形成虚实交互的第三宇宙.教育元宇宙作为元宇宙的一部分,是未来教育发生的新场域,引起了学前教育的诸多变化.在教育元宇宙背景下学前教育呈现以教育环境的交互性、教育主体的协同性、教育功能的补偿性为主的特征.教育元宇宙赋能幼儿生命教育,使其获得了新的发展,打破时空壁垒、促进人机协同发展并对幼儿生命教育的实施获得全面理解.在这一作用下,幼儿能够拓展生命感知视野、体验生命的起伏变化、发挥自由想象去探索自己的生命.据此,在幼儿生命教育获得赋能的同时,提出以情境建构为实施路径的理论构想.教育者引导幼儿通过体验生命变迁情境,感知生命节奏的变化,促进其经验生长并正确面对死亡;引导幼儿经历生命历程情境探索,助力幼儿更好地理解自我生命;引导幼儿认识生命情境,使其认识到万物皆有生命,促进幼儿生命观的建立.

    元宇宙教育元宇宙幼儿生命教育生命情境

    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高考语文命题实操与试题反应研究

    涂韶华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体间性在高考语文试题命制实践中的应用,旨在揭示对设计试题及学生反应的指导作用.通过分析主体间性的核心要素,强调在试题设计过程中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反应的重要性,探讨该理论如何指导高考语文的试题命制,并预测未来高考语文试题的趋势,认为主体间性视角下高考语文试题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主体间性"的研究为高考语文试题命制和试题反应研究更好地服务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路径.

    主体间性高考语文试题命制试题反应

    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大概念的跨学科教学设计研究

    师文浩杨磊娜邵怡然李碧琴...
    98-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一线中小学实际教学活动中,跨学科教学的实施难以找到切入点,教师动力不足,学校不易管理.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科大概念给跨学科教学提供抓手,成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起点.教师先对单学科大概念进行梳理,然后通过跨学科调研整合跨学科大概念,得到教学主题,并利用逆向教学设计方法来设计教学过程.这种方法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给教师设计跨学科教学提供帮助,使跨学科教学成为常态,进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跨学科大概念逆向教学设计

    民国时期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的基本特征与育人功能分析

    严虹
    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插图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科书的"第二语言",插图与教科书文字呈现的基本特征有所不同,它还蕴含着较为丰富的育人功能.研究选取民国三个不同时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作为研究样本,针对其中插图,分别从基本特征及育人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基本特征从数量分布、组织内容、呈现方式、功能定向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育人功能则依据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四育并提"教育宗旨展开分析,形成相应的主要研究结论:民国时期越来越重视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的基本功能和育人功能;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数量年级分布情况与小学生认知发展基本匹配;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呈现方式较为单一,但是功能定向较为均衡;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育人功能与数学学科特征基本相符.由此得到当前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编制的一些思考和启示:当前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数量的年级分布应充分考虑小学生认知发展不同阶段;插图绘制应充分注重其实践性和应用性;插图绘制应适当丰富插图的育人功能,尤其注重丰富智育之外的其他育人维度;插图绘制应充分考虑德育内容的均衡性,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在重视学科德育显性呈现的同时,突出学科德育隐性渗透.

    民国时期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基本特征育人功能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劳动人物形象分析

    陈月婷李晓华
    117-12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劳动人物形象具有显著的劳动特征,蕴含丰富的劳育价值.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其属性和内在形象进行剖析发现,教科书中塑造的劳动人物形象具有劳动人物角色类型分布不均、劳动人物具有较高劳动素养、劳动人物角色类型丰富多样的特征.教师可采取补充劳动人物形象以弥补编写不足、读懂劳动人物形象以开发劳育价值、用好劳动人物形象以复原人物全貌的教学策略.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劳动人物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实践活动:内涵、特征与教学策略

    刘莹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实践活动是新一轮修订语文课程标准的焦点,也是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将语文实践活动界定为基于语文知识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实践方式,从而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语文实践活动体现了生成性、具身性和统整性的特质.语文实践活动须基于语文知识,促进语文知识生成;创设真实语言情境,深度体验具身过程;推进表现性评价,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可视化.

    语文实践活动核心素养语文知识语言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任务分析理论下"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思路探索——以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搭船的鸟》为例

    许继莹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评"一体化作为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教、学、评"在教学目标上的高度吻合,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任务分析理论是一项促进教学设计科学化的重要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一线教师解决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任务"的难题.以习作单元精读课《搭船的鸟》为例,在任务分析理论指导下,采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分解学习目标,让学生知晓"学什么"、明晰"怎么学"、掌握"怎么评",既明晰了教师教学思路,也为"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有效路径.

    任务分析理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搭船的鸟》小学语文教学习作教学

    STEAM视域下城区小学农耕主题劳动教育实施策略——以"种出一片锦绣湖州"为例

    朱叶心怡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劳动教育在各地区的推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也在不断革新.从城区小学农耕主题劳动教育的实施困境出发,阐述了 STEAM理念融入劳动教育教学的必要性,并以"种出一片锦绣湖州"为例,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 STEAM视域下城区小学农耕主题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STEAM劳动教育城区小学项目学习主题教育

    高校思政课引导网络舆情的三重论析

    赵仁青黄志斌
    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媒体时代,思政课引导网络舆情是课程属性要求的显示器、网络强国建设的助推器、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稳定器.但是从实践镜鉴来看,当前思政课引导网络舆情现状尚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部分思政课教师引导网络舆情意识不积极、引导时效与内容供需不平衡、引导机智与技巧运用不灵活.破解现实困境,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思政课引导策略.有效引导的前提条件是,提升思政课教师岗位责任意识,增强引导网络舆情的专业素养;关键环节是,以大学生现实需求为导向,调整网络舆情引导的重点和顺序;高阶路径是,丰富引导的技巧策略,抓两头促中间,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引导体系,在思政课程教学中融入图像话语和生活话语,锻造有效引导的思政金课.

    思政课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金课

    基于真实情境的多学科融合教学在"伯努利方程"中的应用研究

    郭少红陈丽萍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伯努利方程是化工基础课程中流体流动和输送的核心内容.其理论性非常强,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化学专业的高校师范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以真实情境为切入点,结合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在知识应用和实践方面的引导和启发,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想象力、多学科创新思维、爱国情怀和敬畏自然等,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伯努利方程真实情境多学科融合化工基础高等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