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首都食品与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首都食品与医药
首都食品与医药

丛骆骆

半月刊

1005-8257

sdyyzz@sina.com

010-83226401,83285413

100079

北京市丰台区宋家庄苇子坑路148号

首都食品与医药/Journal Capital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贝利尤单抗联合醋酸泼尼松、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程玲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贝利尤单抗联合醋酸泼尼松、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74例LN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醋酸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利尤单抗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等肾功能指标及补体C3、补体C4、IgG、IgM等免疫学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72。97%)(P<0。05);两组治疗前肾功能及免疫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补体C3、补体C4均明显升高(P<0。05),而BUN、Scr、Cys C等肾功能指标及IgG、IgM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升高和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利尤单抗联合醋酸泼尼松、他克莫司治疗LN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和调节免疫状态,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贝利尤单抗醋酸泼尼松他克莫司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双环醇治疗甲亢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致肝功能损害疗效观察

    龙恬恬罗熙文罗绡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双环醇治疗甲亢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致肝功能损害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甲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复方组[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天晴甘平)治疗]和双环组(双环醇治疗),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TPO、TGAb、甲状腺功能指标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双环组治疗后的TPO、TGAb水平均低于复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环组治疗后的TSH高于复方组,而FT4、FT3比复方组均更低(P<0。05);治疗后双环组的肝功能各指标均低于复方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甲亢患者经过双环醇治疗效果显著,它不仅对肝脏的负担更小,从而保护了肝脏功能,还能积极促进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恢复,使得治疗过程更加安全。

    双环醇甲亢抗甲状腺药物肝功能损害

    基于FMEA模式的药学服务在肿瘤化疗患者用药风险防范中的应用

    吕佩芳彭风慧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的药学服务在肿瘤化疗患者用药风险防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84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时间为2022年3月-2024年2月,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2)、研究组(n=42),对照组接受常规药学服务,研究组接受基于FMEA模式的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用药风险(从药物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发生情况方面判断);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表(QLQ-C30)];并比较两组患者对药学服务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错误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QLQ-C30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基于FMEA模式的药学服务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中,可降低用药风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肿瘤化疗药学服务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满意度

    硫辛酸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刘冬霍福贵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硫辛酸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的效果及对其神经传导速度、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选取总样本量:97例,选例时间:2020年7月-2022年12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试验组(随机数表法),前者纳入48例研究对象并采用硫辛酸注射液治疗;后者纳入49例研究对象并在前者基础上采用依帕司他治疗。治疗时间:均持续2个月。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试验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93。88%vs 79。17%),前者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SNCV、MNCV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治疗后水平更高(P<0。05)。两组(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血清IL-8、IL-17、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治疗后水平更低(P<0。05)。两组(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12。50%vs 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硫辛酸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且安全性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依帕司他α-硫辛酸神经传导速度炎症反应

    重组人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的强化营养对老年脓毒症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

    高淑萍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谷氨酰胺强化营养干预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2月-2024年3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0例脓毒症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标准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增加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谷氨酰胺强化营养。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急慢性健康评分、器官功能评分、ICU停留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清ALB、PA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G、IgM、CD4/CD8高于对照组,且CR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ACHE Ⅱ、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ICU停留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的强化营养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预后。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免疫功能、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减少炎症反应等途径,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器官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脓毒症重组人生长激素谷氨酰胺强化营养干预疗效观察

    某基层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及典型不合理处方分析

    毛佳利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我院中药饮片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23年7月-2024年6月门诊中药饮片处方2400张,对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典型不合理处方案例。结果与结论 我院中药饮片处方仍存在处方不规范、不适宜等问题,药师需加强处方前置审核工作,及时向医师反馈处方点评结果并给出改进建议,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中药饮片处方处方点评不合理处方分析

    合理用药监管体系管控第二批重点监控药品的效果分析

    劳慧琴杨天明郭志锋黄少明...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合理用药监管体系管控第二批重点监控药品的效果。方法 数据来源于医院信息系统(HIS),收集合理用药体系监管实施前2022年9月-2023年8月我院第二批重点监控药品34个品规的使用情况数据为管理前;之后应用合理用药监管体系管控,监管实施后2023年9月-2024年8月我院第二批重点监控药品34个品规的使用情况数据为管理后。分析管理前后重点监控药品使用金额占比、重点监控药品点评合格率。结果 管理后用药金额为384。1632万元,低于管理前515。5688万元,管理后用药占比为10。14%,低于管理前用药占比1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查点评管理前后用药处方/医嘱各240张,记录点评合格率。管理后处方/医嘱合格229张,合格率为95。42%;管理前处方/医嘱合格201张,合格率为83。75%,管理后处方/医嘱合格率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522)。管理前后不合格处方/医嘱中,营养神经与改善微循环类占比最高,分别是41。03%、45。45%。结论 合理用药监管体系管控第二批重点监控药品,可以有效提高处方/医嘱合格率,降低药品使用金额占比。

    合理用药监管体系管控第二批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

    细胞悬液浓度对常规培养微核法微核检测结果的影响

    邝珠芳谢颖郭庆林沈天禹...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出更快捷、统一、有效的方法提高微核的检出率和阅片效率,为职业放射卫生人员、有其他职业暴露人群的健康检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培养法在滴片时设定四个不同浓度的细胞悬液(细胞和上清液体积比分别为1∶1、1∶2、1∶3、1∶4),制得微核标本,显微镜下对比分析制片后的染色效果及形态分布,记录阅片时间,算出淋巴细胞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结果 显微镜下阅片分析认为1∶2和1∶3浓度微核片染色效果及形态分布较为理想。不同浓度下的阅片时间有显著差异(F=576。12,P<0。05),阅片时间均值大小排序为1∶4浓度>1∶3浓度>1∶2浓度>1∶1浓度。不同浓度下的微核细胞数没有显著差异。1∶1浓度微核片的微核细胞检出率最低。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得出1∶(2-3)的细胞悬液浓度制片效果较为理想,能提高阅片效率。

    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微核细胞率阅片效率检出率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与健康人群对照研究

    瞿林潘芸徐敏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照研究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睾酮水平,旨在为掌握其生理性激素水平、揭示疾病生理机制、诊疗方案制定等方面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在上海市民政第一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30-70岁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n=50,观察组)、同一年龄段的健康男性(n=50,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均检测其空腹血清睾酮水平。探索分析对照组、观察组两者血清睾酮水平。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清睾酮水平为(16。74±5。58)nmol/L,高于对照组的(13。06±4。35)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健康人群相比,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睾酮水平较高,可为临床诊疗方案制定提供一定依据。

    健康人群男性精神分裂症血清睾酮水平

    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和假性进展患者临床特征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刘建光丁亮李刚孙金龙...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和假性进展患者临床特征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23年3月-2024年8月收治的术后同步放化疗脑胶质瘤患者80例,均于放化疗后3个月行DCE-MRI检查,根据二次手术病理学检查或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47例)与假性进展组(3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DCE-MRI参数,采用多因素分析和ROC曲线分析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和假性进展的影响因素及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的术前侵犯SVZ区、IDH基因型、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有差异(P<0。05)。复发组病变实质区的容积转运常数、Ve、iAUC显著高于假性进展组(P<0。05)。多因素显示,术前侵犯SVZ区、IDH基因野生型、MGMT启动子非甲基化及病变实质区的容积转运常数、Ve、iAUC是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如下,容积转运常数的AUC为0。787,Ve的AUC为0。901,iAUC的AUC为0。647,联合应用的AUC为0。932(P<0。05)。结论 DCE-MRI检测病变实质区的容积转运常数、Ve、iAUC可用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和假性进展的鉴别诊断,三者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最高。

    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假性进展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