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命的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命的化学
生命的化学

阮康成

双月刊

1000-1336

smhx@sibs.ac.cn

021-54921091

200031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B-407

生命的化学/Journal Chemistry of Lif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述性、通讯性的学术期刊,重点刊登国内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最新发展趋势的综述性、进展性文章,同时也刊登技术和方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的传记轶事、书评、教学讨论、访问观感、学术活动信息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构建大肠埃希菌底盘细胞合成N-糖基化蛋白的研究进展

    包紫鑫李威胡学军丁宁...
    36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N-糖基化是自然界中主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十分重要.随着糖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中完成治疗性蛋白的N-糖基化修饰变得更加普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大肠埃希菌基因组进行编辑,使大肠埃希菌获得新的性状和生产能力,可以提高目标糖蛋白的产量.本文综述了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大肠埃希菌基因组来构建大肠埃希菌底盘细胞,及在此基础上优化N-糖基化效率以提高N-糖基化蛋白产量的研究进展,为构建具有N-糖基化修饰功能的工程菌株提供依据,为更好地进行糖蛋白生产,及进一步高效开发"糖蛋白工厂"提供策略.

    大肠埃希菌基因编辑基因组N-糖基化修饰糖基化效率

    循环肿瘤细胞在外周血中的存活与转移机制

    郭立煌徐克前
    375-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实体恶性肿瘤病灶(原发或转移灶)的肿瘤细胞因自发性脱落或外部因素释放入血形成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CTCs是肿瘤患者出现复发转移的最直接原因.外周血中的CTCs会因血流剪切力作用、失巢凋亡以及免疫细胞杀伤作用死亡,但仍有小部分的CTCs可以存活下来并发生转移.因此,研究CTCs在外周血中的存活转移机制对肿瘤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CTCs在外周血中存活转移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循环肿瘤细胞肿瘤转移免疫逃逸

    巨噬细胞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覃好朱诗平董文豪孙升云...
    383-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巨噬细胞是浸润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主要免疫细胞,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足细胞损伤在DN的病理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其中,足细胞凋亡是DN发生发展的中心事件.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指出,巨噬细胞M1表型释放促炎细胞因子介导足细胞凋亡,而M2表型对足细胞起到保护作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修复足细胞损伤,避免足细胞凋亡.本综述从DN中足细胞凋亡、DN与巨噬细胞、巨噬细胞调节足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DN的治疗新思路,发现抑制M1表型活化、促进M2表型转化可减少足细胞凋亡,靶向巨噬细胞疗法可能是抑制DN进展的新疗法.

    糖尿病肾病巨噬细胞足细胞凋亡

    RUNX家族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张说东丽
    38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尽管在放化疗和手术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其复发率仍然很高.与其他类型的癌症相比,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虽然增加了,但仅持续了相对较短的时间(20个月).Runt相关转录因子蛋白属于转录因子家族,在不同类型的癌症中都起着关键作用.本综述将分析Runt相关转录因子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表明其作为癌症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此外,将强调继续进行Runt相关转录因子蛋白的双重功能研究的重要性,以期将其应用于结直肠癌的特定诊断和治疗.

    Runt相关转录因子结直肠癌信号通路生物标志物

    鸢尾素与肌少症的相关性

    刘美芹窦建新刘海霞
    395-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肌少症是一种以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丧失或身体机能下降为特征的慢性骨骼肌疾病.鸢尾素是一种主要由骨骼肌细胞分泌的新型肌源性因子,在改善糖、脂及骨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中发挥重要作用.鸢尾素不仅可通过影响糖尿病、骨质疏松、代谢综合征等危险因素参与肌少症的发生发展,还可通过调节线粒体代谢活性、促进骨骼肌蛋白合成和肥大、抑制蛋白萎缩及拮抗负性肌调节因子肌生长抑制素等来影响肌少症的发生发展.然而,目前鸢尾素影响肌少症的具体发生机制尚未明确.本文综述了鸢尾素与肌少症的相关性,旨在为研究肌少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肌少症鸢尾素代谢综合征

    Hippo-YAP/TAZ与Notch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王莉赵秀萍谢娇娇何燕芳...
    402-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毒性或代谢性慢性肝病引起的肝纤维化是全球健康的一大挑战.Hippo-YAP/TAZ通路与Notch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进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典的Hippo通路核心激酶级联在大量外界信号的作用下,通过磷酸化使转录共激活因子YAP/TAZ失活,从而调控细胞的生长与增殖以及干细胞再生、肿瘤形成等过程.Notch信号通路通过调控脂质代谢、IR、氧化应激、自噬、炎症与纤维化等方面参与肝病的发生与发展.该文就Hippo-YAP/TAZ与Notch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对肝星状细胞、巨噬细胞、肝脂质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及两条通路的交互作用进行了详细地综述.概括了2条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研究现状,总结分析了交互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旨在为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理论依据.

    Hippo-YAP/TAZNotch信号通路肝纤维化

    AMPK调节下丘脑Kisspeptin系统的可能机制

    王鹏银徐瑞
    408-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Kiss-1基因编码的Kisspeptin在下丘脑中除参与控制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外,还是接收能量代谢激素/因子的信号感受器.AMPK作为机体重要的能量代谢因子,能够直接/间接作用于Kiss-1神经元,影响Kisspeptin系统的表达,进而影响生殖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能量失衡可通过AMPK相关路径经Kisspeptin系统完成对HPG轴的调控.基于此,本文对AMPK作用于下丘脑Kiss-1神经元的机制及能量失衡后AMPK对Kisspeptin系统发挥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机体的能量储备与HPG轴功能及生殖功能稳态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Kisspeptin系统能量失衡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病毒受体鉴定技术最新进展

    孔维莎江何伟郭书娟陶生策...
    419-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毒感染是由病毒附着蛋白和宿主细胞表面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启动的.细胞受体是病毒入侵宿主的关键,开发高通量且准确的病毒受体鉴定方法对病毒性疾病的防控至关重要.近年来,多种技术推动了病毒受体鉴定,大体可分为基因组和相互作用组两大类.基因组技术包括CRISPR/Cas9敲除、CRISPR激活、cDNA文库、RNA干扰以及随机插入诱变等;相互作用组技术包括蛋白质芯片、亲和纯化质谱和交联质谱等.本文试图重点分析基于基因组和相互作用组的相关技术,对其应用及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病毒受体鉴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受体鉴定基因组技术相互作用组技术

    大黄素对肺部炎症性疾病的保护作用

    陈浪余武汉陈海乐刘桂元...
    428-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黄素是中药大黄的主要活性单体成分,属于游离型蒽醌类物质.现代药理学表明,大黄素具有抗炎症、抗氧化应激、抗菌、抗纤维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体内外实验均证实了大黄素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肺纤维化和哮喘等肺部炎症性疾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包括抑制炎症信号通路和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肺水肿、改善纤维化、缓解肺部或气道炎症等.因此,本文主要从机制的角度出发,深入总结大黄素治疗ALI、肺纤维化和哮喘的相关研究,以期为大黄素治疗肺部炎症性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大黄素急性肺损伤肺纤维化哮喘

    外泌体源性微小RNA在肝细胞癌及其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左志华欧馨怡覃鹏张兵...
    435-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外泌体中微小RNA(microRNAs,miRNAs)可通过在细胞间传递交流来参与调控血管生成、上皮-间充质转化和介导免疫微环境等多种通路途径,从而促进HCC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侵袭,以及诱导肿瘤细胞耐药.此外,外泌体源性miRNAs展现了显著的组织特异性和作为新颖生物标志物的巨大潜力,已成为当前HCC早期液体活检研究的热门领域.本文综述了外泌体源性miRNAs在HCC发生发展和耐药中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其潜在的系统性分子调控网络,归纳了其在HC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肝细胞癌外泌体微小RNA早期诊断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