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命的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命的化学
生命的化学

阮康成

双月刊

1000-1336

smhx@sibs.ac.cn

021-54921091

200031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B-407

生命的化学/Journal Chemistry of Lif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述性、通讯性的学术期刊,重点刊登国内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最新发展趋势的综述性、进展性文章,同时也刊登技术和方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的传记轶事、书评、教学讨论、访问观感、学术活动信息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O/ROS氧化还原平衡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孙宇瑶钱盟赵强
    1036-1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NO/ROS氧化还原平衡与细胞稳态、功能以及信号转导密切相关.活性氧(ROS)过量产生以及一氧化氮(NO)减少或生物利用度降低等都会造成氧化还原失衡,从而导致不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NO作为一种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参与维持氧化还原平衡及其相关的生理及病理过程.NO供体化合物及可控递送系统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拟对胞内NO/ROS氧化还原平衡及其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可控递送NO和(或)清除ROS的生物材料及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总结及展望.

    NO/ROS氧化还原平衡心血管疾病生物材料

    内皮细胞分泌与基质微环境

    乔梓琪赵霄美罗金才
    1049-1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人体管脉系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内皮细胞覆盖心脏、血管和淋巴管的最内层,在包括物质运输、细胞增殖、生理性止血、血管新生、肿瘤和炎症等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除此之外,内皮细胞还可以通过分泌作用,介导管腔内外和基质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内皮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分为持续性的组成型分泌和在多种刺激因素调控下的囊泡分泌.在生理条件下,内皮细胞分泌对维持细胞外环境的稳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生理性止血、血管新生等;而在病理条件下,内皮细胞也能够通过分泌作用来应对周围环境的失调,如损伤修复及调控肿瘤微环境等.全面了解淋巴管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及其调控基质微环境的机制为其调控生理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并为寻找治疗肿瘤、炎症等多种疾病的新靶点奠定了基础.

    内皮内皮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血管新生肿瘤微环境

    免疫微环境与高血压

    沈一聪付毅
    1059-1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而高血压是我国发病人数最多的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参与维持各种生理活动,且与血管稳态及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由免疫细胞和组织局部产生的细胞因子构成免疫微环境调控血管、心脏、肾脏和大脑中枢等器官的功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迄今为止,众多的研究表明,针对免疫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或细胞因子可以降低血压,具有潜在干预高血压的治疗效应,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本文将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免疫微环境如何参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并为治疗高血压提供新的临床思路、研发新的治疗策略.

    免疫微环境免疫细胞细胞因子高血压

    软骨损伤中软骨干/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

    王凡华陈柯燃罗剑
    1072-1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节软骨是一种坚韧的黏弹性组织,具有减少关节面摩擦、缓冲关节震荡和外力冲击的功能.由于软骨细胞增殖速度慢且软骨再生能力差,导致关节软骨损伤后难以自然修复.软骨干/祖细胞(car-tilage-derived stem/progenitor cells,CSPCs)因优异的成软骨能力,在软骨再生修复应用中有很大的优势.对于软骨修复种子细胞CSPCs及提供软骨再生修复微环境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本文不仅汇总了ECM与CSPCs相互作用促进软骨生成的研究,还探讨了应用ECM相关的软骨组织工程.本文旨在为探究软骨干/祖细胞与软骨基质微环境互作在软骨再生中的重要调控作用提供新思路.

    软骨干/祖细胞细胞外基质软骨再生组织工程

    骨骼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任倩冯恒邹卫国
    1083-1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损伤发生后修复再生过程的机制解析对于骨修复治疗方法的优化和更新起到基础和关键作用.骨损伤发生后的各个阶段涉及不同细胞之间的协调和炎症反应、骨形成和骨吸收等事件的精准时空调控.近年来,随着组织细胞类群研究的精细化和组织再生机制研究的深入,骨修复再生过程中的各种细胞类型——免疫细胞、骨骼干细胞、成骨细胞等之间的相互调控研究逐渐增多,各种生物活性材料更是为机制研究结论在促进骨修复中的临床转化上起到桥梁作用.本文从骨损伤后的炎症反应、骨骼干细胞在骨再生中的研究、材料在骨修复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讨论骨骼损伤修复研究进展.

    骨骼损伤修复炎症反应骨骼干细胞生物活性材料

    肝脏血管微环境与肝脏损伤

    胡昌龙王琳
    1092-1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肝脏血管微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LSEC)拥有独特表型及生理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SEC在肝脏损伤中具有关键性的调控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分析了LSEC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维持肝脏血管微环境的稳态,同时抑制多种肝脏损伤,促进肝脏再生的作用.经多种因素影响,LSEC可改变自身表型形成毛细血管化的LSEC,进而介导肝纤维化与肝脂肪变的病理过程,同时也可抑制肝再生的进程.分析表明,LSEC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调控肝脏损伤,可作为重要靶点用于肝脏损伤的治疗,平衡肝脏血管微环境.

    肝窦内皮细胞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再生

    组织纤维化与细胞微环境

    杨卓衡余路阳
    110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化是组织损伤修复和组织结构损伤中重要的病理生理事件.细胞微环境在组织纤维化的过程中通过多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发挥重要作用,包括细胞外基质与纤维化效应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微环境的机械力学特性等方面.近年来,多种体内体外模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细胞微环境对组织纤维化的影响,揭示了与信号通路、关键分子和生化过程相关的重要信息,并为治疗组织纤维化提供了关键的思路.在未来,进一步研究细胞微环境对纤维化过程的调控机制、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和新型材料将为纤维化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多可能性.

    细胞微环境纤维化细胞外基质治疗

    细胞外基质与肿瘤休眠

    戴大有木司塔巴·木台力甫张一宁李冬雪...
    1108-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休眠是目前肿瘤研究和治疗的难点之一,治疗后的肿瘤常因肿瘤休眠而发生晚期复发.虽然目前针对肿瘤休眠已有大量的研究,但是肿瘤发生休眠的原因、肿瘤休眠的位置,以及让肿瘤进入休眠的方法等仍是未解之谜.本文介绍了肿瘤休眠研究的历史,以及目前研究者针对肿瘤休眠提出的两种学说,即肿瘤细胞和肿瘤块休眠学说,简述了目前一些肿瘤休眠的研究方法和模型;还总结了目前治疗肿瘤休眠的方案,并分析了肿瘤休眠与细胞外基质的关系,指出通过靶向细胞外基质内容治疗肿瘤休眠的可行性,以期为肿瘤休眠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肿瘤休眠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靶向治疗

    细胞外基质与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刘祥明葛高翔
    1118-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表达谱显著不同.细胞外基质的异常沉积、重塑和刚性等理化性质的改变是多种实体肿瘤的普遍特征,并往往与临床治疗的抵抗密切相关.细胞外基质不仅可以调节T细胞的黏附、迁移等细胞运动过程,还可以调控T细胞的活化与效应功能的发挥.在细胞外基质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同时,免疫细胞也通过细胞因子等调控细胞外基质重塑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靶向细胞外基质和肿瘤免疫的联合治疗,以期控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总结了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外基质与T细胞之间的交互通讯机制以及细胞外基质调控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细胞外基质基底膜T细胞肿瘤免疫

    整合素激活蛋白Talin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薄金锁曾奕妍张宏权魏潇凡...
    1126-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Talin蛋白最早发现于黏着斑及片状伪足,是黏着斑的重要组成蛋白.Talin是整合素激活的关键调控因子,它直接结合整合素的胞内段并介导其激活,并同时结合胞质内的肌动蛋白细丝,是细胞感受机械力的重要蛋白.Talin作为连接细胞骨架与跨膜受体整合素的桥梁,在细胞黏附、运动和迁移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参与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将对Talin的结构、翻译后修饰、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Talin整合素细胞黏附翻译后修饰肿瘤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