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命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

王恩多

月刊

1004-0374

cbls@sibs.ac.cn

021-54922830

200031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

生命科学/Journal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评述、综述、研究简讯(动态)等形式报道国内外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重点报道生命科学领域的评述性或综述性文章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生命科学有关的项目介绍、研究进展、管理经验和问题咨询,同时也报道该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成果、科学家介绍、研究机构介绍和书评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因工程菌药物递送系统在精准医疗中的研究进展

    巩旭杨昀
    419-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体体表与体内存在大量共生微生物,微生物菌群与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菌药物递送系统助力微生物-宿主互作机制探索以及疾病治疗成为研究热点.基因工程菌是基因工程改造后具有高效生产目标产物能力的微生物.通过理性设计治疗靶点和药物递送基因回路,构建的基因工程菌可实现肠道或肿瘤等部位的精准靶向给药.本文对基因工程菌药物递送的三个关键特征,即药物分子、药物释放方式以及智能响应体系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其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应对的挑战,并展望了基因工程活体药物的发展前景.

    基因工程菌药物递送药物分子释放方式智能响应

    三特异性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许林宁文静刘雪罗文新...
    433-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特异性抗体(trispecific antibodies,TsAbs)是一种可以同时靶向肿瘤细胞或免疫效应细胞三种不同抗原结合位点的创新疗法.与单克隆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相比,三特异性抗体可增加结合特异性,降低脱靶毒性,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特异性抗体的发展进程、主要构建形式及其作用机制,总结了不同靶点组合的代表性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三特异性抗体药物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三特异性抗体肿瘤免疫疗法CD3T细胞接合器免疫检查点

    自然杀伤细胞相关的CRC免疫微环境

    常娟娟杨志琴聂尊珍郭英...
    448-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是先天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具有多种细胞毒性机制,可通过产生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进而杀伤病毒感染的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但是在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浸润减少,且表型发生变化,活性降低,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因此,NK细胞是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免疫检查点研究显示在肿瘤中NK细胞功能耗竭可被逆转.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排名第二.相比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放化疗,免疫治疗在CRC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PD-1/PD-L1单抗为代表,在具有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CRC患者中疗效显著,但是对大多数转移性CRC患者效果甚微.本文对CRC微环境中的NK细胞功能受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重点阐述免疫检查点研究新进展,以期为CRC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自然杀伤细胞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免疫检查点

    PrPC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王月王可尚文豆刘怀玉...
    45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朊病毒蛋白(PrPC)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具有多种配体并在许多组织和细胞亚型中不同程度地表达,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高表达.研究发现PrPC可通过减轻兴奋性毒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凋亡以及促进神经再生及血管生成来减轻缺血性脑损伤.该文对PrPC的基础信息、生理病理作用及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治脑缺血提供研究基础.

    PrPC脑缺血朊病毒蛋白神经保护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免疫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于佳欣林淼张文轩劳凤学...
    46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表现为细胞内呈现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细胞外形成淀粉样斑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包括神经炎症在内的炎症反应可能在A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机体的免疫细胞在感知外界刺激后,释放出的各类细胞因子正是诱发炎症反应和AD早期症状的关键因素.本文总结了在AD发展过程中,一些免疫细胞如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参与AD初期病理特征发展的机制,探讨不同免疫细胞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加深我们对先天免疫系统与AD发病机制之间关系的认识.

    阿尔茨海默病免疫细胞炎症反应β-淀粉样蛋白

    小胶质细胞调节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马如意范广祥陈依文姜泊远...
    477-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特征是社会交流障碍和限制性重复行为.神经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被认为是ASD的根本发病原因.大脑常驻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参与ASD的发病机制,因此小胶质细胞功能障碍与ASD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探究.本文主要探讨小胶质细胞在神经发育中的作用,重点分析小胶质细胞在ASD中的神经调控作用,总结靶向小胶质细胞治疗ASD的研究现状,为ASD的治疗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潜在靶标.

    小胶质细胞孤独症谱系障碍神经发育突触修剪

    三萜类化合物在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陶丽清张衡
    487-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斑块、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丢失.然而,当前还没有能够有效治疗AD的药物.来源于植物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等特性,其有可能通过上述作用抑制AD中的病理变化,具有一定的药用潜力和应用前景.之前的研究主要是阐述了单一类型三萜类化合物在AD防治中的作用,如灵芝三萜类化合物(Ganoderma lucidum triterpenoids,GLTs)和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本文综述了多种三萜类化合物可能通过调节神经炎症、氧化应激、自噬、线粒体损伤和内质网应激,从而改善AD病理变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到临床治疗AD提供理论基础.

    三萜类化合物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炎症氧化应激自噬线粒体损伤内质网应激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营养干预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王蕊蕊党冬梅
    499-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复杂,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以持续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肠道微生物群是人体肠道内由细菌、古菌、病毒和真核微生物等组成的庞大系统,参与并影响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通过影响短链脂肪酸、胆汁酸、支链氨基酸、脂多糖等间接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影响T2DM的发生发展.而营养干预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手段,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使之维持稳态,间接调节胰岛素的生成,有效改善血糖.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在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分析营养干预肠道菌群改善T2DM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治疗T2DM提供新思路,为精准的个性化营养干预提供参考.

    肠道菌群营养干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

    糖尿病难愈性创面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施芳婷沈佳琪仵敏娟
    509-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创面具有发病率高、修复难度大、迁延不愈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人类健康.糖尿病创面在止血期后,多出现炎症期消退延迟,氧化应激增加,造成创面愈合延迟.该文介绍糖尿病创面愈合的概念及在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创面组织、细胞、神经病变以及创面微生物群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创面微环境、细胞功能、细胞因子及分子层面阐述导致糖尿病创面迁延不愈的因素及作用机制,以期为糖尿病创面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

    糖尿病创面愈合微环境细胞功能神经系统创面微生物群

    天然萝卜硫素的提取纯化及在伤口愈合中的研究进展

    邓文文杨寒周聪雨成心怡...
    517-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伤口愈合对维持皮肤的屏障功能以及保持所有其他皮肤功能至关重要.抗菌、抗炎、抗氧化是促进伤口愈合的三个关键途径.萝卜硫素(SFN)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是治疗伤口愈合的潜在药物.天然萝卜硫素提取纯化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得率高等优势,植物提取来源的萝卜硫素在食品和药品等方面受到广泛关注.该综述整理了天然萝卜硫素的提取纯化技术并系统介绍了SFN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机制,为SFN的应用与科学研究提供借鉴.

    伤口愈合萝卜硫素提取与纯化抗菌抗炎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