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II联合MHR对ICAS相关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进展的预测价值

    刘彤彤孔德莲张卫胡莹...
    4116-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n)联合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对ICAS相关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发生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7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ICAS相关缺血性卒中患者280例,根据发病7天内NIHSS评分是否较基线增加≥2分或运动项评分较基线增加≥1分分为进展性卒中组和非进展性卒中组,利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SII和MHR,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急性期发生进展的独立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I联合MHR对ICAS相关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发生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在28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发生进展的有49例,未发生进展的有23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SII(OR=1。005,95%CI:1。003-1。007,P<0。001)及 MHR(OR=2。134,95%CI:1。512-3。012,P<0。001)、NIHSS 评分(OR=1。240,95%CI:1。106-1。391,P<0。001)均是 ICAS 相关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发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ROC曲线分析显示Sn联合MHR预测价值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0。810-0。0。895,P<0。001),最佳截断值为0。29,敏感度为67。3%,特异度为91。8%。结论:Sn联合MHR对ICAS相关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进展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ICAS相关缺血性卒中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进展性卒中

    不同年龄超重肥胖患者临床特征及其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减重的效果分析

    杨志芳李蓉蓉陈培培李莉...
    4123-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超重肥胖患者临床特征及其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减重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至1月来我院诊治的超重肥胖患者94例,分为两组,A组为≥50岁者(23例),B组为<50岁者(71例)。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A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BMI、腰围、内脏脂肪面积、腰臀比较B组高,P均<0。05。干预后,所有超重肥胖患者的血脂、血糖、人体成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所有患者的体重减少量为10。91(5。40,15。70)kg,减重比率为10。74(5。38,16。47)%。结论:与年龄<50岁超重肥胖患者相比,年龄≥50岁的血脂、血糖、BMI、腰围、内脏脂肪面积、腰臀比较高,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明显降低超重肥胖患者的血脂、血糖、人体成分指标。

    不同年龄超重肥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减重

    HIFU联合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注射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研究

    吴含刘睿倩徐小平尹燕...
    4127-4130,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皮下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注射治疗子宫腺肌症(AM)患者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20例AM患者分对照组(n=110)、观察组(n=110)。对照组患者行HIFU消融治疗,观察组联合皮下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注射治疗,于月经第一天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子宫腺肌病灶体积、痛经程度、月经量、血清性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头晕恶心、腹痛及乳房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两组AM病灶体积、VAS评分、PBAC评分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的AM病灶体积较对照组小,视觉模拟尺(VAS)评分、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LH、FSH、E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5%,低于对照组9。09%(P=0。299)。结论:HIFU联合药物治疗AM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患者VAS及PBAC评分,改善血清激素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

    子宫腺肌症高强度聚焦超声疗效血清性激素月经量

    腹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研究

    许露馨吴焕林黄凯琳李嘉琪...
    4131-4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简单心理疏导,30例)和腹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腹针治疗,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量表评分、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量表评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腹针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腹针组收缩压、GAD-7量表评分、PHQ-9量表评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和PSQ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中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腹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可有效调节血压,改善焦虑抑郁状态、睡眠质量,临床疗效较好。

    原发性高血压腹针焦虑抑郁

    八段锦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运动耐力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陈锐严喜胜祝芬柯旋...
    4134-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耐力、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42例冠心病合并CHF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和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八段锦训练),各71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B型利尿钠肽(BNP)、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运动耐力;氧化应激指标:血清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LVEF、NO、SOD、CAT更高,LVEDD、LVESD、BNP、ET-1、MDA更低,6min步行距离(6MWD)更长(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CHF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耐力,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

    八段锦美托洛尔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运动耐力血管内皮功能氧化应激

    FFR及PLT/TBIL、MPV/PC与冠心病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

    高永兴何盼陈浩邱炜炜...
    4137-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及血小板与总胆红素比值(PLT/TBIL)、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比值(MPV/PC)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230例行PCI术治疗冠心病患者按术后1年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n=52),与非MACE组(n=178)。PCI术后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指标对冠心病PCI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病变血管支数、NYHA心功能分级、FFR、PLT/TBIL、MPV/PC比较均有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血管支数(三支病变)、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PLT/TBIL、MPV/PC均为冠心病PCI术后MACE发生影响因素,而FFR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FFR、PLT/TBIL、MPV/PC与冠心病PCI术后MACE发生相关密切,可作为预测冠心病PCI术后MACE发生有效指标。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FFRPLT/TBILMPV/PC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结合乳腺钼靶、EGF/EGFR、MIC-1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评估价值

    杨海芳薛姣姣王鹏高向向...
    4140-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结合乳腺钼靶、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评估价值。方法:乳腺浸润性导管癌71例作为研究组,同期71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乳腺钼靶检查及EGF/EGFR、MIC-1检测,比较两组超声特征、钼靶特征及EGF/EGFR、MIC-1水平差异;以非条件Logistic全模回归,构建预测模型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结合乳腺钼靶、EGF/EGFR、MIC-1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低回声区不规则、边界模糊、有毛刺与分叶征、微钙化、血流信号丰富、腋窝淋巴结肿大、纵横比>1等超声特征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毛刺与分叶征、微钙化、粗大血管影、腋窝淋巴结肿大、局部致密性浸润等钼靶特征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EGF/EGFR、MIC-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超声特征评估模型、钼靶特征评估模型、EGF/EGFR、MIC-1评估模型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而联合应用模型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各模型单独应用(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结合乳腺钼靶、EGF/EGFR、MIC-1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乳腺钼靶EGFEGFRMIC-1评估价值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CXCL1、CXCL2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顾海迪杜玲玉杨军李辰...
    414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CXCL)1、CXCL2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MT)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241例,检测NSCLC组织与癌旁组织(距NSCLC组织>3 cm)中CXCL1、CXCL2和EMT相关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蜗牛家族转录抑制因子1(SNAI1)、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阳性表达率。比较NSCLC组织中CXCL1、CXCL2阳性表达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中的差异。随访3年,记录NSCLC患者总生存(OS)率,分析CXCL1、CXCL2阳性/阴性表达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NSCLC组织CXCL1、CXCL2、Vimentin、SNAI1、N-cadherin 阳性表达率升高,E-cadherin 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NSCLC 组织 CXCL1、CXCL2 表达与 TNM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随访3年,241例NSCLC患者3年OS率为56。02%(135/241)。NSCLC患者中CXCL1、CXCL2阳性表达者3年OS率低于CXCL1、CXCL2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NSCLC组织CXCL1、CXCL2高表达,且与TNM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EMT和预后有关。

    非小细胞肺癌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上皮间质转化预后

    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与腰方肌阻滞分别联合静脉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对比

    张莹金小春蒋岩陈鹏...
    4148-4150,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与腰方肌阻滞分别联合静脉镇痛镇痛效果。方法:选2022。1-2023。3剖宫产产妇90例,均分三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各30例。对照组用舒芬太尼+布托啡诺镇痛;试验1组加腰方肌阻滞;试验2组加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三组镇痛效果等指标。结果:3组产妇术后VAS评分中,试验2组与试验1组低于对照组,且试验2组低于试验1组(P<0。05);试验2组与试验1组镇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腹横肌阻滞+静脉镇痛与腰方肌阻滞+静脉镇痛较单一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更优,安全性高。其中,双侧腹横肌阻滞更能减轻疼痛,减少镇痛药用量,安全性更高。

    腹横肌平面阻滞腰方肌阻滞静脉镇痛剖宫产

    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影响

    曹宏伟赖敬波张洁周英旎...
    4151-4153,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疗效。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采用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比其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粘度低切变率、全血粘度高切变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前神经、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疗效显著,改善血液黏度、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及机体炎症,安全性较高。

    己酮可可碱注射液依帕司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