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癌症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黄欧平

双月刊

1001-5930

syazzz@163.net

0791-88329442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

实用癌症杂志/Journal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凭着对杂志精品意识的执着追求,编辑出版了今天这样一本学术先进、编校规范、印刷装帧独具风格的精品杂志,使它能在广阔的医学期刊领域里,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特别是在肿瘤学期刊园地里,亨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芪多糖上调γH2AX的表达提高宫颈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分析

    刘雅雯章玲玲涂海燕李凌...
    871-873,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APS)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观察放疗后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的表达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Siha细胞,将其分为两组即放疗组和APS联合放疗组.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PS对Siha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放疗4h后两组γH2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PS浓度越高,细胞的增殖活力越弱;APS作用时间越长,细胞增殖能力越弱(P<0.01);放疗后,APS联合放疗组γH2AX表达水平高于放疗组(P=0.031).结论 APS可以抑制Siha细胞增殖,促进γH2AX表达,从而提高放疗的敏感性.

    黄芪多糖Siha细胞DNA损伤γH2AX放疗敏感性

    老年宫颈癌患者血清LTBP2表达水平及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魏娟付建红韩晓霞党国伟...
    874-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LTBP2水平在老年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老年宫颈癌患者72例纳入宫颈癌组,同时期选取老年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50例纳入CIN组,再选取体检健康的志愿者5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TBP2水平.统计细胞凋亡指数、LTBP2水平,相关性分析老年宫颈癌患者血清LTBP2水平与细胞凋亡水平的关系,血清LTBP2水平与老年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手术前后老年宫颈癌患者血清LTBP2水平变化.结果 宫颈癌组细胞凋亡指数较CIN组低(P<0.05).宫颈癌组血清LTBP2水平较健康对照组、GIN组均高(P<0.05).老年宫颈癌患者血清LTBP2水平与细胞凋亡水平呈负相关(γ=-0.824,P<0.001).血清LTBP2水平与老年宫颈癌组织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及脉管癌栓无关(P>0.05).手术前与手术后老年宫颈癌患者血清LTBP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6月血清LTBP2水平最低.结论 血清LTBP2水平在老年宫颈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呈现升高趋势,且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血清LTBP2水平与宫颈癌组织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临床可通过监测血清LTBP2水平评估患者病情进展程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LTBP2老年宫颈癌细胞凋亡相关性

    miR-150-5p靶向ZEB1调控EMT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张桂萍韩立彭丽
    878-882,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150-5p(miR-150-5p)是否可靶向锌指E盒结合蛋白1(ZEB1)调控子宫内膜癌(E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进而影响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 RT-qPCR技术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和EC组织中、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系hEEC及EC细胞系Ishikawa和HEC-1-A中miR-150-5p相对表达量.过表达miR-150-5p,MTT法、菌落形成实验、伤口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评估Ishikawa细胞活力、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50-5p与ZEB1的靶向关系;RT-qPCR检测miR-150-5p及ZEB1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技术检测ZEB1、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EC组织中miR-150-5p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hEEC细胞比较,HEC-1-A细胞和Ishikawa细胞中miR-150-5p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Ishikawa细胞中最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miR-150-5p mimics组细胞490 nm处吸光度值、细胞菌落数、迁移数和侵袭数、ZEB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N-cad-herin、Vimentin和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miR-150-5p相对表达量、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经生物信息学分析,ZEB1被预测为miR-150-5p的潜在靶基因.结论 miR-150-5p可靶向ZEB1抑制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EC细胞EMT进展有关.

    微小RNA-150-5p锌指E盒结合蛋白1子宫内膜癌上皮间质转化恶性生物学行为

    LncRNA TUG1靶向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研究

    蔡阳阳吴向晖熊丽丽
    883-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通过介导蛋白激酶B/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112例行卵巢癌根治术患者的卵巢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PCR检测两组织、卵巢癌细胞(OC3,SKOV3,A2780,HO-8910)及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IOSE80中TUG1表达.选择SKOV3细胞并分为si-TUG1组(转染TUG1 shRNA)和NC组(转染空载体质粒),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检测2组细胞增殖水平、细胞周期及细胞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2组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AKT、p-mTOR、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B1,CDK6)、转移相关蛋白(MMP-2,Snail)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卵巢癌组织中TUG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卵巢癌细胞OC3,SKOV3,A2780,HO-8910中TUG1表达均高于IOSE80细胞,且SKOV3中TUG1表达最高(P<0.05).si-TUG1组细胞增殖水平、G2/M期比例、细胞迁移距离均低于NC组,细胞G0/G1期比例高于NC组(P<0.05);si-TUG1 组 p-AKT/AKT、p-mTOR/mTOR、Cyclin D1、Cyclin B1、CDK6、MMP-2,Snail 蛋白表达低于 NC 组(P<0.05).结论 下调lncRNA TUG1表达能降低卵巢癌细胞增殖、转移能力,这可能与其能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卵巢癌增殖AKT/mTOR

    LncRNA HULC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贾淑蔓王慧慧李湘汝
    887-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肝癌高表达转录本(HULC)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9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过程中采集PTC组织和距肿瘤边缘2 cm以上的癌旁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HULC相对表达量.将不同序列转染TPC-1细胞,依据转染序列分为Si-HULC组、Si-Con组、空白组,分别对三组的HULC表达量、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进行检测.结果 PTC组织的HULC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肿瘤直径≤2 cm、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PTC癌组织HULC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肿瘤直径>2 cm、TNM分期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与Si-HULC组比较,Si-Con组和空白组24、48、72、96 h的A值明显更高(P<0.05).与Si-HULC组比较,Si-Con组和空白组HULC相对表达量明显更高,侵袭细胞数量明显更多(P<0.05).结论 HULC在PTC组织中相对表达量较高,且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关联,只有尽早调节HULC,才能有效降低TOC-1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

    长链非编码RNA肝癌高表达转录本乳头状甲状腺癌

    TEL-AML1融合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对其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陈静史利欢谢昕范鹏凯...
    891-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EL-AML1融合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对其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6例,应用巢式PCR技术检测TEL-AML1基因表达,根据TEL-AML1基因是否表达,分为TEL/AML1+组、TEL/AML1-组.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发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其他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L/AML1+组与TEL/AML1-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617,P=0.022).第12周MRD水平可能为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生存率更高,第12周MRD水平可能是影响患儿预后因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EL-AML1融合基因疗效预后

    肺癌组织中PD-L1与dMMR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沈艳丽李金金陈献亮
    895-897,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PD-L1与dMMR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行肺部根治手术且均确诊为肺癌患者石蜡标本71例(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其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D-L1、dMMR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结果 肺癌组织PD-L1、dMMR相关蛋白阳性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PD-L1表达与肺癌患者T分期、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N分期无关(P>0.05).dMMR相关蛋白表达与肺癌患者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无关(P>0.05).PD-L1表达与dMMR呈明显正相关性(γ=0.296,P=0.022).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D-L1是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而dMMR并不是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D-L1及dMMR相关蛋白在肺癌中具有高表达,其中PD-L1为肿瘤复发的风险因素.

    肺癌PD-L1dMMR复发预后

    miR-223-3p与ECT2表达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相关性及与其预后的关系

    范俊利雷彩鹏张卫国赵安顺...
    898-903,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223-3p与ECT2表达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相关性及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8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石蜡包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相应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23-3p与ECT2 mRNA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miR-223-3p与ECT2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miR-223-3p、ECT2表达对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影响.结果 ECT2高表达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46例,ECT2低表达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39例.ECT2 mRNA表达水平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miR-223-3p表达水平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ECT2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血管侵犯相关.miR-223-3p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血管侵犯相关.此外,食管鳞状细胞癌中miR-223-3 p与ECT2 mRNA表达存在相关性(p=-0.5223,P<0.0001),miR-223-3p与ECT2蛋白表达存在相关性(x2=21.56,P<0.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miR-223-3p表达水平、ECT2表达水平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有影响.Cox比例风险模型发现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miR-223-3p表达水平、ECT2表达水平对总生存期有影响.结论 miR-223-3p与ECT2的表达水平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存在相关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miR-223-3p表达水平、ECT2表达水平可作为ESCC的独立预后因素.

    miR-223-3pECT2食管鳞状细胞癌相关性预后

    Smo和Gli1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姬翔李杰张翔沈玲...
    904-907,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mo和Gli1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EB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B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细胞内Smo和Gli1蛋白的表达.设计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所选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不同病理特征EBCC患者组织中Smo和Gli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组织中Smo和Gli1蛋白表达不同的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EBCC组织中Smo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周正常黏膜组织(P<0.05);EBCC组织中Gli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周正常黏膜组织(P<0.05).不同的性别、年龄、BMI、发病部位患者的癌组织中Smo与Gli1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患者癌组织中Smo与Gli1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rank检验,Smo和Gli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1年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阳性患者(P<0.05).经Kendall's tau-b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组织中Smo蛋白表达与Gli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γ=0.350,P=0.010).结论 Smo和Gli1蛋白在EB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更高,可以作为EBC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Smo和Gli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有关,且与EBCC预后有密切关系,可以在临床上为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展与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眼睑基底细胞癌Smo蛋白Gli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TRPA1与TRPV4在牙龈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陆春霖吴贝贝陈欣欣
    908-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A1(TRPA1)和瞬时受体电位通道V4(TRPV4)在牙龈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牙龈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牙龈瘤组织并切除少许正常牙龈组织送检.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样本内TRPA1、TRPV4表达,比较牙龈瘤组织与正常牙龈组织内TRPA1、TRPV4表达情况;并分析TRPA1、TRPV4表达与临床特征间关系.随访1年,分析TRPA1、TRPV4表达与患者复发率间的关系.结果 牙龈瘤组织内TRPA1、TRPV4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PA1、TRPV4表达阳性组年龄<50岁、非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患者占比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性别、BMI、病程、病理分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8例患者随访1年,共30例复发,复发率为38.46%(30/78);复发患者TRPA1、TRPV4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PA1、TRPV4在牙龈瘤组织中存在较高阳性表达,且高表达患者术后复发风险高.

    牙龈瘤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药物性牙龈增生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