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旬刊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式宫颈钳夹术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赵丽君李巧弟李华锦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式宫颈钳夹术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70例阴道分娩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与研究组(70例)。两组均同时使用缩宫素注射液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使用改良式宫颈钳夹术,对照组使用欣母沛或麦角新碱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的2h、6h、1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及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式宫颈钳夹术是安全、有效的,且操作简单,能促进子宫收缩,对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疗效,有效地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妇血红蛋白下降值和出血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宫颈钳夹术产后出血预防和治疗措施

    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脐带血IGFBP-3、IGFBP-5水平与合并宫内感染的关系

    王冰张红琴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脐带血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GFBP-5)水平与合并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8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根据分娩后是否发生宫内感染分为感染组(40例)与未感染组(40例)。比较两组脐带血IGFBP-3、IGFBP-5水平并评估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组脐带血IGFBP-3、IGFBP-5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脐带血IGFBP-3、IGFBP-5联合预测的AUC为0。9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FBP-3、IGFBP-5、破膜至分娩时间(OR=2。523,95%CI:1。676,3。788)均是影响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合并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孕妇脐带血IGFBP-3、IGFBP-5水平呈高表达,两者可作为诊断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宫内感染的临床指标,联合预测诊断效能更高。

    足月胎膜早破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宫内感染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后孕激素与曼月乐环治疗效果比较

    朱允菊韦明秀施蓓蕾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术后复发的预防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150例E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不同预防措施分为三组,各50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孕激素组术后口服孕激素,曼月乐组术后放置曼月乐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息肉复发率、子宫内膜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6个月时,对照组息肉复发率为6。0%,其余两组均无复发病例(P<0。05)。治疗后12个月时,对照组息肉复发率为10。0%,孕激素组为6。0%,曼月乐组无复发病例;且对照组总复发率>孕激素组>曼月乐组(P<0。05)。在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曼月乐组子宫内膜厚度<孕激素组<对照组(P<0。05)。对照组、孕激素组、曼月乐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4。0%、12。0%、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后,添加孕激素或置入曼月乐环均可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有利于预防、减少息肉复发,但相较于孕激素组,术后置入曼月乐环不良反应与复发率更低,效果更佳。

    曼月乐环孕激素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一对一阶梯式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刺激仪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施萍蒋玉兰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一对一阶梯式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刺激仪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 选取68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盆底肌锻炼方法进行康复,研究组患者采取一对一阶梯式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刺激仪治疗方法进行康复,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阴道肌张力、阴道肌电压、性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对一阶梯式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刺激仪治疗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效果较佳,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盆底肌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一对一阶梯式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刺激仪治疗产后尿失禁治疗效果

    阴道微生态特征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陈敏陈涛
    14-1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阴道微生态特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686例行阴道微生态与HPV检查的患者,分析患者混合性阴道炎构成情况、阴道微生态特征与HPV相关性、单纯性阴道炎与HPV相关性。结果 1686例患者中,阴道微生态菌正常者1063例(占63。05%),菌群抑制47例(占2。79%),单纯性阴道炎检出405例(占24。02%),混合性阴道炎检出171例(占10。14%)。HPV阴性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的pH值、菌群密集度、乳杆菌分级、白细胞酯酶计数与HPV阳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和需氧性阴道炎(AV)与HPV感染存在相关性,其中VVC与HPV感染成正相关,AV与HPV感染成负相关(P<0。05)。结论 阴道微生态异常与HPV感染相关,阴道微生态的特征为HPV感染情况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阴道微生态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

    B超引导下行单胎臀位外倒转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曹灵丽凌奇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行单胎臀位外倒转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单胎臀位外倒转孕妇,根据臀位外倒转方法不同将孕妇分为观察组(实行B超引导下臀位外倒转)与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每组30例,比较两组胎位矫正成功率、分娩结局及胎儿不良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组胎位矫正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73。33%高于对照组的10。00%(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脐带脱垂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胎臀位外倒转中引入B超引导下操作,能够提升臀位外倒转有效性,保证安全性,具有积极影响。

    B超引导单胎臀位外倒转有效性安全性

    血清、腹腔液AMH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

    陆锡洲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腹腔液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AI)合并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22例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术的患者,患者通过手术病理确诊为不孕症,按照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EAI组)和对照组(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Non-EAI组),每组61例。所有患者均在月经干净后第3~7天进行手术。比较两组血清、腹腔液AMH水平和术后妊娠率。结果 EAI组的血清、腹腔液AMH水平均显著低于Non-EA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I组的术后妊娠率提高,与Non-EAI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腹腔液AMH水平在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抗苗勒管激素妊娠结局临床预测

    妇科急性腹腔内大出血患者行平卧位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

    邵巧梅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妇科急性腹腔内大出血患者行平卧位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妇科急性腹腔内大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平卧位腹腔镜手术组、传统开腹手术组,各30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血常规指标。结果 平卧位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盆腹腔积血量少于传统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置管时间均短于传统开腹手术组(P<0。05)。平卧位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红细胞体积(HCT)、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 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急性腹腔内大出血患者临床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较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妇科疾病急性腹腔内大出血腹腔镜检查

    宫颈球囊扩张联合静脉滴注小剂量催产素催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周全珍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宫颈球囊扩张联合静脉滴注小剂量催产素催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00例足月妊娠、宫颈不成熟、阴道试产的产妇,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联合宫颈球囊扩张,比较两组催产效果、产程时间及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催产成功率95。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7%(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实施宫颈球囊扩张联合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催产,可提高催产成功率,加快产程进展,减少母婴不良结局,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催产素宫颈球囊催产效果产程时间母婴结局

    健康档案在孕产妇全程管理中利用现状调查研究

    缪旭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孕产妇全程管理实施健康档案配合后的成效。方法 选取500例孕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0例。试验组实施规范化健康档案管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档案管理措施。对比两组管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档案可行性。结果 试验组管理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8。00%)(P<0。05)。试验组孕期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娩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为(90。54±3。61)分、(91。75±2。19)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4。76±3。57)分、(86。43±1。87)分(P<0。05)。试验组健康档案可行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孕产妇开展规范化健康档案管理干预措施,成效更好,能够提高孕产妇的满意度,提升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健康档案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健康档案孕产妇全程管理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