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旬刊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欣母沛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的效果观察

    何培培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欣母沛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效果及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经阴道分娩产妇,采用简单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麦角新碱和卡前列甲酯栓药物预防产后出血,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欣母沛。比较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的出血量和防治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2%(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比对照组更少(P<0。05)。结论 欣母沛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是理想的联合用药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欣母沛马来酸麦角新碱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治疗效果出血量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潘士迎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接受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水平、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气管插管即刻、开始手术时、建立气腹10 min时、完成手术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应用丙泊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麻醉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舒芬太尼麻醉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极少引发麻醉不良反应,麻醉安全有保障。

    舒芬太尼丙泊酚子宫肌瘤切除术血流动力学

    加味生化汤对药物流产后子宫恢复的临床效果

    许荣丹高晨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加味生化汤在药物流产后子宫恢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药物流产的1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流产药物进行流产,待孕囊排出后,对照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生化汤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及阴道出血情况、月经复潮时间和月经复查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子宫横径和子宫纵径长度短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潮后月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流产后,为促进患者子宫恢复,可给予患者加味生化汤,清宫后可有效减少阴道出血量,促进患者子宫恢复,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药物流产子宫恢复加味生化汤临床疗效

    IKAP模式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自我效能提高的效果评价

    吕玥印琴琴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接受基于IKAP模式健康教育对患者自我效能的提升作用。方法 选取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基于IKAP模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接受基于IKAP模式健康教育具备较高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KAP模式健康教育自我效能应用效果

    地屈孕酮片结合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

    于惠馨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地屈孕酮片结合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48例接受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4例,单一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和观察组(24例,地屈孕酮片联合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24/24),高于对照组的79。17%(19/24)(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6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均薄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屈孕酮片联合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较好,优于单一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地屈孕酮片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厚度

    滋肾疏肝饮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赵雯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采用滋肾疏肝饮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通过双盲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予以滋肾疏肝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潮热汗、小腹坠痛、口干口渴及胸胁胀痛)、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中医症状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结论 在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实施滋肾疏肝饮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滋肾疏肝饮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效果

    3.0T磁共振成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内膜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刘文孙迎迎丁长青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对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内膜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常规序列及DWI序列检查,观察MRI常规序列与DWI联合诊断价值、在Ⅰ期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及诊断效能。结果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I常规序列联合DWI诊断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检出效果更准确,其结果明显高于两种技术单独检出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常规序列+DWI序列技术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及鉴别中具有良好作用效果。与病理结果相比,MRI常规序列+DWI技术在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内膜良性病变诊断中准确率较高,误诊率、漏诊率较低。结论 利用3。0T MRI对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内膜良性病变有良好鉴别作用,在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上检出效果准确,诊断效能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3.0T磁共振成像Ⅰ期子宫内膜癌内膜良性病变鉴别价值

    CT诊断在卵巢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

    孙其林杨陆军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CT诊断在卵巢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78例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类型分为两组(卵巢癌组39例,宫颈癌组39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接受CT检查,比较治疗前疾病的检出情况,治疗后进一步分析疾病分期情况。结果 两组疾病的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治疗后,卵巢癌、宫颈癌CT分期检出与病理检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46、0。432,P>0。05)。结论 对于卵巢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推荐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CT诊断,有利于疾病的检出及明确分期。

    CT诊断卵巢癌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应用价值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王霖张玉娜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等情况。方法 选取199例疑似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HSG检查,指定同一名具有高年资、高职称的临床影像学检查医师完成相关操作。记录检查结果,以其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X线HSG检查对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X线HSG检查,其中通畅比例最高、阻塞比例最低。X线HSG检查阳性率(78。89%)与临床综合诊断阳性率(77。3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HSG检查对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断敏感度为96。75%,特异度为82。22%,符合率为93。47%。结论 应用X线HSG检查对辅助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

    不孕症辅助生殖技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临床诊断

    MRI动态增强联合CT检查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

    顾建柱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别开展MRI动态增强、CT与术后病理学检查,比较诊断符合率、理学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较之单纯CT[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63]、MRI增强扫描(AUC为0。920)检查,MRI动态增强+CT有着更高的诊断准确率(AUC为0。953)。与单纯CT(Kappa值为0。669)、MRI(Kappa值是0。742)相比,MRI动态增强+CT与病理学分期之间的一致性Kappa值(0。882)更高。结论 以MRI动态增强与CT相联合方案对子宫内膜癌进行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并能明确其术前分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定提供辅助。

    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