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迟长伍

双月刊

1005-5843

jiaoyukexue@163.com

0431-85386524 85336138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湖波路65号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Journal Modern Education Science
查看更多>>本刊以应用研究为重点,追求内容的创新性和学术性。其读者群为大、中、小幼教师及专兼职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行政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教育综合改革保障机制的构建

    伍新德徐洁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综合改革区别于“零碎化”的单项教育改革,它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价值导向,强调多元化的相关主体联合参与改革教育中的各个要素,以谋求诸类教育要素在全面统筹中协同提升。这一涵蕴内在地要求教育综合改革亟需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以促进教育综合改革顺利运行。

    教育综合改革保障机制协同性

    论我国教育评价的改革成绩与问题

    潘静
    33-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杠杆。本文从教育评价的历史———传统教育的消级评价影响读起,重点从评价功能、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手段四个层面论述了新课改以来教育评价的成绩与问题,并提出了当下教育评价问题的解决措施。

    教育评价评价改革多元评价

    我国近二十年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述评

    卫晓萍张玉涓穆陟晅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近二十年关于幼儿分享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相关的文献为基础,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方法、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现状、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幼儿分享行为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对幼儿分享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幼儿分享行为述评

    清末民初语文教育问题研究之背景探究

    孙伟娟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末民初是社会大变更的时代,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后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大量新知识涌入,致使已有的教育模式难以与教育内容相匹配。西方教育方法传入中国,然而由于国情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中国的教学。本论文旨在探究教育家群体在这一时期因何而研究,了解研究者究竟在何种环境中进行研究,笔者将1902年至1927年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萌芽期、发展期。根据特定背景从两个阶段着眼,分别阐述每个阶段的研究背景,以期对语文教育史研究有所丰富,对后续的语文教育问题研究之研究提供参考。

    背景语文教育清末民初

    民国时期中学课程文理分科问题再思考

    常姣姣徐玉珍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清朝末年建立中等教育制度至整个民国时期,普通中学课程设置屡次变革,尤以文实科分合最为频繁。本文梳理了此时期文实分科的始末,并对文实分合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期望通过反思对解决我国当代高中文理分科问题提供启示和借鉴。

    民国时期中学课程文实分科

    论中小学生挫折教育

    赵琳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学校挫折教育概念涵义与现实案例入手,阐述了“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并着重阐明了如何实施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教师;学校。对当下中小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将有裨益。

    中小学生挫折挫折教育

    教育哲学视角下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探讨

    王慧
    44-4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的生命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教育。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应该从理念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首先在理念层面上让学生了解生命、感知生命;其次,在实践活动层面上注重学生的体验,设置生命教育的专门课程、展开生命教育的学科和管理渗透、开展相关生命实践主题活动以及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个角度促进生命教育的开展。

    教育哲学视角生命生命教育中小学

    讲授法的理论基础及有效性探究

    刘小天
    46-4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以下两大方面对讲授法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阐释和探究:(1)理论基础: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奥苏泊尔的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成果。(2)有效性探讨: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学生的先前知识与认知结构;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逞现方式;营造课堂心理环境。

    讲授法理论基础有效讲授

    教育本质问题新解

    竟明亮
    48-5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本质思想是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灯塔,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影响家庭和孩子未来。由于教育现象和活动的纷繁多样,虽经许许多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思考,但历来也没能形成统一、公认的教育本质观点。作者通过对以往教育本质观点的辨析,受马克思著名的“人的本质”论断的启示,结合康德、夸美纽斯、克鲁普斯卡娅等大师级人物的深刻观点,尝试从哲学的角度提出教育本质是人与世界认识关系的观点,希望给人以启发。

    教育本质教育本质

    近十年来农村学前教育研究状况--基于CNKI数据平台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研究文献分析

    余萍宋德如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学前教育的规模与质量,直接影响我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本文基于对文献资料的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对近十年以来我国有关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发现有关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逐年增加,研究主体多为高校研究者;且多采用描述性研究,以介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为主,缺乏纵向长期跟踪调查及实验研究;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及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调查上,对农村儿童发展、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等内容研究较少。

    农村学前教育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