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中小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中小学教育
现代中小学教育

盛连 常务主编:张捷

月刊

1002-1477

zxxjy@nenu.edu.cn

0431-85099326;85098396

130024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现代中小学教育/Journal Moder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和作者队伍;以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刊宗旨,立足基础教育实际,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反映最新政策导向、改革实验动态,侧重教学指导与应用,强调热点透视,突出应用性、可操作性。本刊以全新视野,审视基础教育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注重前瞻性与时代性、学术性与科学性、创新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本刊竭诚为广大新老读者和作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减负政策执行的多元主体参与研究

    姜丰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教育体系现代化建设倡导多元共治理念.减负政策作为教育领域长期备受公众关注的焦点,在执行过程中必然吸引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多元主体参与教育政策执行具有响应全民治理号召、丰富政策执行方式、保障监管评价客观等优势.然而,不同执行主体间存在着价值分歧、执行权责边界不清、过度参与等情况,致使政策执行过程受阻、执行效果甚微.要打破多元主体参与减负政策执行的困境,需要优化政策执行环境、明确各主体的执行权责边界、完善多元参与机制和法制遵循,形成执行合力,推动减负政策平稳有序进行.

    教育政策执行减负政策多元执行主体多元共治

    "双减"助推学校教育发展的逻辑分析与实践进路

    赵娉娉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是助推学校教育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研析"双减"政策助推学校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基础上,明晰"双减"助推学校教育发展的价值意蕴,包括利于回归学校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激发学校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重彰学校教育发展的目标指向、明确学校教育发展的实践内容等.为有效回应"双减"对学校教育发展的诉求,应坚守为党育人初心,落实以生为本理念;深化学校内生发展,发挥学校能动作用;聚焦校内减负提质,减少校外教育需求;推进多元主体协作,构建全域育人环境;健全配套制度保障,破除学校发展障碍.

    "双减"政策学校教育逻辑分析实践进路

    学生教科书理解的内在本质与提升路径

    张旭亚殷世东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科书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教与学的重要载体,而学生教科书理解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根本.在学习中,时常出现学生将教科书视为是"即食"的对象,不加思考和判断地"全盘接受".学生对教科书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或他者的思考,难以达成教科书的设计与使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学生教科书理解的本质、审视学生教科书理解的现实境遇、探索学生教科书理解的提升路径,引导学生既能走进文本、融入文本,又能走出文本,化成个体智慧与能力,建构自我知识,进而达成教科书应然之功能.

    学生教科书理解学习素材与教科书对话走进文本

    高中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的话语分析——基于Antconc语料库

    张文婷刘景超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元导语作为教科书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着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运用Antconc语料库分析软件对人教社出版的2002年版、2004年版和2019 年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单元导语进行量化分析和质性描述.研究发现:单元导语的话语指向在新课改之初具有相对滞后性,在最新的统编版中具有契合性,其话语变迁呈现出以他者叙述身份转向主体化的表达、以简单直接式转向综合婉转式和以注重"双基"转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等三大特点.因此,未来高中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要坚持守正创新,促进单元导语话语的"学本化"以及要注重在单元导语话语中渗透前沿性教育理念.

    高中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话语变迁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三位一体"智慧教学管理研究

    纪宏涛李茂炽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借助于"三位一体"的智慧教学管理模式,加强人才教学质量,打造智慧型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对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均有促进作用.本文立足智慧教学、数据挖掘、智慧交互、智慧决策、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管理反馈机制等方面,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三位一体"智慧教学管理体系.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构建生态管理环境,以期更好地服务学校各项管理工作.

    素质教育智慧教学教学管理

    基于智慧教室的科学建模核心素养教学探索——以"光的偏振"为例

    鹿传旺张婷婷马泽枝刘天棋...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智慧教室技术、建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了深度融合,旨在探索培养科学建模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研究了智慧教室技术、建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深度融合思路和教学设计实施策略.以"光的偏振"为教学内容展示了深度融合下的科学建模教学实施策略流程,通过教学实践呈现了技术、内容、教学方式深度融合的建模教学过程.

    建模教学科学建模物理核心素养智慧教室光的偏振

    基于食品主题的化学教学资源开发

    吴晗清郑金梦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结合课程标准,从食品的主要成分、化学保藏、腐败变质及食品污染物四个方面,对相关素材进行了统整.化学实践中,要重视跨学科教学,围绕食品主题进行综合性学习,结合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借助社会性科学议题讨论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从而达成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

    食品化学教学化学与生活教学资源

    我国传统饮食文化视野下的化学教学资源开发

    吴晗清王瀚琦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常饮食与化学息息相关,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化学课程标准,将我国传统典型饮食文化解构为舌尖上的味道、喝出来的文化、沉淀后的精华三个部分,分别包括油、盐、酱、醋、酒、茶、豆腐等代表素材.以"化学的眼光",从主要成分、生产工艺、作用机制、营养价值等方面对以上代表素材进行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饮食相关素材作为情景,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基于工艺流程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联袂化学原理和饮食传统,营造健康的饮食文化.

    化学教学饮食文化教学资源

    消解与重构:社会认知偏差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影响

    徐峥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过程中,社会认知偏差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并在一定程度上给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造成消极影响.以初中师生关系为研究对象,具体阐述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投射效应等社会认知偏差的表现形式及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影响,并相应提出"直面认知偏差存在""注入民主平等内涵""构建多元认知体系""追求情理交融"等建构策略.

    和谐师生关系社会认知偏差民主平等心理效应教育价值

    教师关怀实践的三重道德困境

    康嘉璐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怀是教育活动的重要范畴和价值.在关怀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面临着三重道德困境,具体表现为关怀情境的脆弱性、关怀关系的多重性与关怀行为的复杂性.究其缘由,在于教师专业伦理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缺失、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不完善以及学校组织文化的功利性取向.助力教师灵活应对道德困境需丰富教师专业伦理知识,增强教师道德敏感性;完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引领教师的道德关怀;营造伦理本位的校园文化,提升教师的道德勇气.

    关怀实践道德困境教师专业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