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教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教师
新教师

月刊

新教师/Journal Teachers Toda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策略·方法·规划——以《小布头奇遇记》为例谈整本书阅读启动课设计

    郑宝珠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是六大语文学习任务群之一,可见读整本书具有重要意义.

    策略方法规划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精准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模式探析

    王峰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着重探析"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精准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模式.

    "双减"小学语文精准分层作业设计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能力型综合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

    林萍邱岩琛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布置能力型综合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可以灵活运用语文知识.

    "双减"政策小学语文综合实践作业设计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数学习题结构化设计

    蔡燕婷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题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基于认知心理学来优化数学习题设计,不仅使其更科学、可操作,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重构、解构和建构,实现结构化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习题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认知心理学习题设计结构化

    聚焦新课标导向,建构作业设计新思路

    张兴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依标扣本,整体定位作业目标;联系生活,整体呈现作业内容;突出问题,整体优化作业设计三个方面来阐述单元作业设计的新思路.

    新课标作业设计新思路

    让概念教学向着素养发力

    徐宏臻刘兆伟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概念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本,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找到所教概念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关联,做实和做好概念的形成过程,构建好相关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让概念教学向着素养发力.

    概念教学核心素养概念形成概念关联

    多元表征凸显概念本质 比较归纳建构概念模型——基于"关系"的"倍的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

    郎俊杰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倍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基于学情前测,提升教学针对性,学生在自主探究、操作感知与对比抽象中建立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把握和领悟"倍"的概念本质,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多元表征数量关系倍的认识概念本质

    依托表现性评价,助力学生量感的形成

    郭秋燕马晓如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感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表现之一,量感的培养是基于学生丰富的体验式学习.传统的纸笔测验重结果、轻过程,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的考查,难以评价学生的量感.表现性评价能够指引教师设计适合的具体的情境和任务,使得对量感的评价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本文选取第一学段主题活动"时间在哪里"进行设计,依托表现性评价助力时间概念的学习,推动学生量感的形成,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小学数学量感表现性评价学科融合

    基于逆向的大单元整体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易增加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单元教学是新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理念,逆向的教学设计能够引导问题解决的结果导向,使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业要求相统一.逆向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单元教学目标、单元内容分析、单元课时划分、单元设计思想等流程,实现知识的整体理解、经验的整体生长和素养的整体提升.

    逆向教学设计单元整体设计实践

    培育量感素养,让周长"可视化"——以人教版三上"周长"一课为例

    郭乾苏桂婷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量感是在学生"感量"的基础上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对于"累计量"和"长度量"的感悟.学生通过"描—量—辨"的活动过程,让原来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可视化",感受度量长度的本质.

    量感度量周长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