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课程导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课程导学
新课程导学

夏昆

旬刊

1673-9582

xkcdxqk@163.com

0851-6823177 6839719

550001

贵阳市中华北路289号

新课程导学/Journal xinkecheng daoxue
查看更多>>《新课程导学》面向基础教育,立足基层学校,联系一线教师;关注课程改革,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基础教育教研教改的深入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

    吴佳慧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要求课程内容的实施必须以素养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而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就是结构化教学.文章从教材内容组块化、学科知识本质化、经验方法一般化、情境内容实践化、学习评价统筹化五个方面入手,结合学科实践经验,探究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相关策略.

    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谢家菊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初中数学跨学科教学,顺应当下教学改革趋势,对于丰富数学知识层次,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有积极意义.文章以初中数学跨学科教学策略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评价落实以及教学作业布置五个维度出发,指出跨学科教学目标要具有指向性,教学内容要突出整体性,教学活动要展现融合性等,期望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初中数学跨学科教学教学策略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生物自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王进发邱伟桑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构建高效自主课堂为目的,认知负荷理论为依据,个体的认知特点为基础,结合学习材料的基本属性,以"细胞的能量'货币'ATP"的教学内容为例,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课堂呈现形式和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以此控制好个体的外在认知负荷,增强个体的相关认知负荷,同时保证总的认知负荷在工作记忆容量可容纳的范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认知负荷理论自主课堂生物教学学习效率

    数字化教育下,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

    田家有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教育背景下,教育模式的多样性加速了信息科技与现代化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差异化的课程内容与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并对教学内容实时更新,引导学生互动反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减少对教师的过度依赖,有助于多元化人才的培养,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开展教学、管理及测评等教育活动.

    数字化课堂教学高中数学

    初中语文主题式学习中学习支架的搭建

    王声清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题式学习有鲜明的任务和目标,教师有意识地引入学习支架内容,科学设计多种学习任务支架,合理调度投放支架,能够对学生形成有效引导,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品质,这对全面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现实作用.文章从"整合学习主题,搭建任务支架;指向学习经验,搭建问题支架;关注学习进程,搭建导图支架;注重学习训练,搭建表格支架"四个方面,探究初中语文主题式学习中学习支架的搭建,以期为学生顺利展开学习规划理清思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主题式学习学习支架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文言文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王艳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如学生缺乏兴趣、教学内容枯燥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翻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倒置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查找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新知识,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解决问题和深化理解.文章旨在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文言文翻转课堂教学策略,从根据学情设计微课短视频、课前学习检测发现学生学习问题、课中自主探究推进课堂走深走实、深化合作交流完善课堂学习成效、优化评价机制留存深度学习内容、课后迁移应用持续改进学习机制六个方面提出实施策略.

    深度学习高中文言文翻转课堂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古诗词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骆婷婷刘小文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诗词情境教学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完善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互联网+"的背景下,高中古诗词的情境教学迎来极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在古诗词情境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古诗词情境教学效率.文章从"互联网+"与高中古诗词情境教学结合的重要价值出发,探究相关运用路径.基于"互联网+"背景,创设、改善、深化高中古诗词教学情境,推动古诗词情境教学发展.

    互联网+高中古诗词情境教学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分析

    陈会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核心素养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并倡导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能力.基于课标的相关要求,教师可以立足大概念视域,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活动,以此创建结构化、系统化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文章将结合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从解析重点、聚焦文体、巧设任务三个层面,探索"确定大概念—分解大概念—活化大概念"的层递化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大概念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

    廖玉芳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小学语文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和思想的载体.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语言文字学习和运用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学评价或者教学评价常采用结果性评价,没有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教学价值,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此,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价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小学生数学思考力培养探究

    黄美珠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考力是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数学学习品质,是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要素,是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立足小学数学课堂,创设具有良好的思辨特质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重要性不亚于数学知识教学本身."读思达"教学法主张把阅读、思考与表达结合起来,其中思考处于核心地位,这一教学法为小学生数学思考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有益思路.文章就思考力的内涵与价值、现阶段小学生数学思考力培养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读思达"教学法下小学生思考力的培养路径,以培养学生的优秀数学思维.

    思考力"读思达"教学法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