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课程导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课程导学
新课程导学

夏昆

旬刊

1673-9582

xkcdxqk@163.com

0851-6823177 6839719

550001

贵阳市中华北路289号

新课程导学/Journal xinkecheng daoxue
查看更多>>《新课程导学》面向基础教育,立足基层学校,联系一线教师;关注课程改革,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基础教育教研教改的深入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巧用"四力"全方位提升班级管理效能的探究

    黄宇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班级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情感发展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班级管理,并不断改进和创新班级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文章通过综合运用教育和管理的规律,提出要巧妙借助"目标、规范、组织、信息化"这些力量,把"全人教育"当作班级管理的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行为规范手册,通过班级组织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借助信息化手段为班级管理注入新动力,这是实现班级管理方式系统化改进、全面提升班级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

    全人教育班级管理效能班级管理

    探索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班级管理的路径

    张家艳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在培养下一代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作为小学教育的中坚力量,更是肩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融入素质教育的创新管理理念.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终身学习.文章结合教师在小学阶段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了班主任应当如何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以期探索出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有效路径.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素质教育

    "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陈璇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设定了新规范.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是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减负和个性化发展,同时能够提升教育供给的服务质量.研究发现,当前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困境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不完善、服务时间不够合理、师资队伍薄弱、活动形式单一等方面.文章结合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不足,探索了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发展对策.

    "双减"政策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

    高原地区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后放松活动的方法研究

    葛明英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训练后拉伸放松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研究,并以威宁自治县小海中学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后的拉伸放松情况为例,进行了深入调查.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运动员对拉伸放松的认知程度、自我要求情况、最佳时间认知以及相关知识获取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拉伸放松对于运动员的恢复和预防运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轻缓放松方法练习和按摩放松法等建议,旨在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促进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高原地区长跑运动员放松活动

    精力管理视角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李景华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中学体育教学的课堂质量是实现中学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提升中学体育教学水平,文章从精力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基于精力生态系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关键要素.同时,根据精力的"准备—运用—恢复—再利用—总结反思"这五个核心阶段,规划了中学体育精力管理教学方法的实施路径.此举旨在使中学生从被动应对精力状态转变为主动掌控精力状态,创造出能够保障中学生身体精力充沛、情感精力积极、思维精力高度集中的中学体育课堂环境.

    中学体育精力管理理论体育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林永宏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单元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整合与连贯性,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遵循新课标的要求,精准细化并分解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本文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选取最适合的教学策略,深入研究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以期对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新课标

    融自然欣赏于美术课堂 用眼睛发现艺术之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自然融合探究

    叶旸莉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强化多种课程资源的运用,特别是要注重将自然资源、自然素材、自然元素等融入其中,实现美术与自然的有效融合,丰富和拓展美术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素养.文章主要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自然融合的优势与作用、自然融合的课程形式以及自然融合的方法路径出发,对小学美术教学中自然融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其他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小学美术美术教学自然融合

    "双减"政策下初中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研究

    张仰芹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落实艺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效果的提升,教师应积极探索并实践音乐教学的新方法,并创建音乐教学新模式.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音乐课程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顺应"双减"政策的导向,结合初中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文章以生活化原则、适度化原则、整体化原则以及多元化原则为主导,分析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从音乐与语文学科、音乐与历史学科等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向出发,重点研究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有效策略,着力创建以音乐为核心、多学科相互融合的创新教学模式.

    "双减"政策初中音乐跨学科融合新课标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与概念教学结合路径探究

    王红军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寻找创新方法与策略,借此构建高效课堂.通过研究发现,实现物理模型与概念教学的合理融合,可进一步强化物理教学效果,优化学生体验,提高教学质量.物理模型与概念教学的合理融合是一种活化的教学思路,可有效发挥融合教学优势,助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合理提升.基于此,文章将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内容,分析两者结合的底层逻辑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效的融合教学方法,以期为今后优质的物理教学开展提供经验.

    初中物理物理模型概念教学

    跨学科融合的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实践案例研究——以"结合数字化探究NaOH与CO2反应的一体化创新实验"为例

    张忆梅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起源于工程教育,发展于职业教育,目前正在向基础教育延伸,以寻求项目式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跨学科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提倡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深度融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应用能力.而跨学科融合的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正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实践趋势,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还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益的途径.文章基于学生的课堂学习疑问生成对知识点的实验探究,采用跨学科融合的项目式学习方法,设计情境和驱动性问题,以问题引导活动,启发学生逐步设计出一体化创新实验,证明NaOH确实能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利用化学、信息技术、物理等多学科知识融合以解决实际问题,将"看不见"的反应变为"看得见"的反应,并进一步验证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及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

    跨学科融合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