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学教学参考
小学教学参考

邓国勋

旬刊

1007-9068

707055263@qq.com

0771-5860509、5860155

530023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内

小学教学参考/Journal Reference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小学教师辅导刊物。具有资料性、实用性、时效性的特点,根据小学教师的需要,配合教学进度,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焦主题语境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范晨斐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元整体教学是探究主题意义、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在关注主题语境内涵的基础上,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凝练单元主题,解析主题意义;创设主题语境,感知主题意义;拓展主题语境,深化主题意义。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加深学习体验和建构单元主题认知。

    小学英语主题语境单元整体教学

    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以译林版英语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为例

    王璐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是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但小学英语教师对如何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仍存在误区。教师在梳理"教、学、评"背景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教—学—评"的三步框架:提炼主题意义,沟通主题关联;制订教学目标,前置评价方案;追踪教学过程,提升学习效果。这样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主题意义

    角色扮演:在情境中培养语用习惯——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5 Look at me!中的Story time教学为例

    吴梦雨
    74-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学生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发展语言能力的目标。在缺乏原生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教师要积极主动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书中的世界,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英语的好习惯。角色扮演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语用习惯。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5 Look at me!中的Story time教学为例,探究在英语对话教学中如何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语用习惯。

    角色扮演语用习惯培养情境

    浅谈英语对话课教学的策略

    王凤云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话课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英语对话课中,教师要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策略,可通过"深入单元分析,确定教学主题""根据课程内容,制订教学目标""加强实践应用,优化教学过程""及时评价检测,提升教学有效性"等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其对语法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主题目标应用评价

    乐享中华美食 传承美食文化——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

    章孝丽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食文化,而"烹饪与营养"则是劳动课程中的重要学习内容。教师将美食文化与烹饪内容进行深度融合,引领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能够有效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促使学生围绕中华美食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索。这样能让学生在综合运用语文、劳动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饮食理念,做中华美食文化的传承者。

    美食烹饪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文化自信

    劳动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实践探究

    姚尚应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大环境下,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向纵深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学校劳动教育模式,要求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语文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深化劳动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实现跨学科协同育人的目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崇尚劳动的美德,对促进学生稳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劳动教育语文教学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技能

    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探究

    李玉菊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劳动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因此,教师要注重对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进行挖掘与分析,明确劳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找准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点,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受到劳动教育,感受与体会劳动的意义,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劳动教育融合教学

    解构与建构:从问题到主题的生成逻辑

    俞宁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题课中,生成的主题是活动的始端、思维的场域。但在从问题到主题的生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问题提出流于表面、问题缺乏与学生内心的联结、主题表述不明等状况。鉴于此,教师可通过丰厚主题内涵、赋能学生选择、优化表述支架等策略,引导学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以生成高质量的主题,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解构建构问题主题策略

    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设计与实施——以"我的校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

    沈国荣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通过厘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定位和功能,为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以"我的校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活动内容反映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要求;课程目标与国家课程育人目标保持一致,同时融入学校的育人目标;活动过程以活动项目群的方式展开,形成读通、模仿、探访三种活动策略。这样有利于优化校园资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校园价值的认同感。

    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

    科学成才向度下"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的发展性评价研究

    武海云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成才向度下"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的发展性评价:集教师、学生、家长于一体,实现发展性评价主体多元化;基于核心素养内涵,实现发展性评价内容全面化;综合利用各种方法,实现发展性评价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态度责任,实现发展性评价功能激励化;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实现发展性评价时机全程化。这样以评自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既能提高评价的有效性,提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又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成才发展性评价内涵原则模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