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学教学参考
小学教学参考

邓国勋

旬刊

1007-9068

707055263@qq.com

0771-5860509、5860155

530023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内

小学教学参考/Journal Reference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小学教师辅导刊物。具有资料性、实用性、时效性的特点,根据小学教师的需要,配合教学进度,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掇撷"第二语言" 谛听"画"外之音——以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开满鲜花的小路》为例

    张璐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插图作为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对语文的教与学起到较大的辅助作用.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来进行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灵活运用教材中的插图,通过"图文融通,依体定教""以图释文,提升思维""取图为材,读写结合""融文入图,审美创造"四种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提升语文教学品质.

    小学语文低年级插图阅读教学

    图文互释与阅读能力关系刍议——以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彭帆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文互释阅读教学在低年级单元任务群的教学建构中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图文互释的阅读模式融儿童视角、真实情境、梳理探究、图文互动、创意表达、阅读迁移以及跨学科学习等项目于一体,在单元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建构中发挥支架作用.针对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心理及思维特点,在教学中应用图文互释构建区别于中高年段的单元任务群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图文互释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学习任务群

    巧借课本"无声"之图,焕发课堂"有声"光彩——以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为例探"图文互释"阅读教学模式

    张备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与文字相互补充,在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插图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插图识字辨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以插图为"脚手架",能够提高学生串讲故事、仿编故事的能力.教师应巧用课本插图这一优质资源,透视"无声"的图像,以提升学生在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课本插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图文互释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学习评价案例与分析——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少年闰土》预学评价为例

    吴雪琴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思维能力"列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少年闰土》预学评价为例,为衡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教师依据SOLO分类理论,将学生的思维层次分为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分析,以探索学习评价的新路径,并据此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SOLO分类理论思维能力思维层次学习评价案例分析

    多维聚力:跨学科视域下语文综合性学习优化探索——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为例

    张君君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性学习,提倡学生走入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但是,目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还存在内容缺整合、探究少支架、评价欠多元等问题.因此,教师应以跨学科视角,整合、确定学习内容;运用支架关联融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动态多元反思等形式,评价学生的成果.这样多维聚力,优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跨学科学习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基于"元阅读"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思考与实践——以《西游记》阅读教学为例

    徐兰兰徐志兰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新课标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中指出要"与同学分享自己整本书阅读的经历、体会和阅读方法".通过对"元阅读"概念的阐释和特性解读,分析"元阅读"在整本书阅读中运用的必要性,并以《西游记》为例,将"元阅读"分解到不同的学习任务中进行尝试和实施,最终证明"元阅读"理念不仅可以为整本书阅读赋予更深层次的思考维度,而且可以使阅读成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学生综合性素养发展的重要阅读方式.

    整本书阅读元阅读实施价值践行策略

    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与实践策略——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

    鲁文龙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是凸显语文新课标课程发展性、内容整合性的积极尝试,需要教师转换固有视角,不再将教材单元内部的教学资源视为零散的叠加,而要在语文新课标的指引下,关注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形成的教学合力,整体规划学习任务,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助力.教师可以通过统摄整体范畴,提取单元整体的核心概念;延续实施轨迹,构建单元整体的交错格局;厘清内在逻辑,调整单元整体的教学结构.

    大单元整体教学定位确立框架建构底层逻辑

    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风民俗"学习任务群设计为例

    黎德鸿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晰单元目标定位,立足本体,以任务为驱动,整合地方文化资源,锁定生活与课堂的语料支点,建构新课标视域下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找准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学到"活的语文",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从创设任务情境、融合地方文化资源、凸显语言运用几方面来开展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设计,引导学生展开跨学科语文学习活动.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地方文化实践

    学段视域下想象类习作教学

    朱丽凤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小学生想象类习作不着边际、缺乏创意的现象,教师从学生的学段特征出发,采取序列化教学方式,能使学生的想象训练更加精准,促进学生想象类习作能力的梯度提升.学段视域下的想象类习作指导,第一学段要注重呵护学生的想象,第二学段要注重丰富学生的想象,第三学段要注重对学生想象的评价.经过这几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想象类习作能力会得到极大提升.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学段想象

    生活情境视域下乡村田园习作的思考与实践

    周海菊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语文的外延即生活."教师以生活为情境,充分利用乡村独有的田园资源,引领学生走进自然、利用自然,通过"找准内容联结点,顺水推舟地践行""结合读写交融点,水到渠成地践行""融合实践体验点,遥相呼应地践行",真正把握乡村田园习作的内涵、原则和践行策略,才能真正释放生活情境的巨大价值,聚焦乡村田园习作,推动学生习作表达能力的不断发展.

    生活情境乡村田园习作教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