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学教学参考
小学教学参考

邓国勋

旬刊

1007-9068

707055263@qq.com

0771-5860509、5860155

530023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内

小学教学参考/Journal Reference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小学教师辅导刊物。具有资料性、实用性、时效性的特点,根据小学教师的需要,配合教学进度,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道德与法治课程多元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宋曰兵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素质培养课程,以联系生活实际的多元化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生活素材和案例,借助互联网资源,通过提高学生生活体验感等策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道德与法治多元化教学核心素养

    基于UbD理论的STEAM课程"三段式"设计研究——以"超级造船师"项目化学习为例

    吴开拓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UbD理论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即"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活动".在STEAM教育本土化过程中出现了知识缺失、创新匮乏等问题.教师可尝试运用UbD理论来解决问题,通过概念分层与高阶认知策略来明确理解维度,预测学习结果;通过逆推教学目标,确立评估证据,以评价机制引导实践创新;利用WHERETO要素细化学习活动,统整技能与知识的关联.以自编STEAM课程"超级造船师"的项目化学习为例,探索STEAM教育的逆向"三段式"设计路径.

    UbD理论逆向设计STEAM教育核心概念

    科学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以教科版科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为例

    马婧博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采取大单元教学的方法可以把单元内容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围绕单元学习目标展开探究学习活动,在学习成果展示汇报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教科版科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时,教师可从单元教学目标确定、驱动问题设计、整体科学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规划,通过情境创设、合作探究、汇报展示、学生学习评价等途径,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实践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磁铁

    支架式教学在科学低段教学的应用研究——以教科版科学教材二年级下册《观察与比较》的教学为例

    陈智伟傅尊尊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科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搭建情境支架,激发学习热情""搭建材料支架,开展实验探究""搭建思维支架,构建科学概念""搭建记录支架,鼓励多角度观察"等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探讨支架式教学在小学科学低段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为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

    小学科学支架式教学低段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题策略探究

    陈玉婵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教师在确立活动选题时应具有整合优化意识、准确把握活动方向、优化活动条件、规划活动程序和路线,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主动探索和交流中实现学习目标.学校具有独特的办学资源,学生生活具有广泛的活动内容,家庭具有可利用的活动材料,这些资源都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良好素材.教师应从学生需求出发展开活动设计,强化选题的有效性和目标性,以提升教学组织的实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题策略活动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项目化学习的策略

    顾迪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化学习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项目化学习,需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实践体验为路径,以成果导向为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项目化学习主题的确定,并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学生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重视对学生项目化学习成果的评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支架

    微项目学习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以"设计幸运大转盘"为例

    宋丽娟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的落地及信息科技新课标的正式发布,对信息科技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项目化学习是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但其学习时间长、任务重、跨度大,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中难以开展,而微项目学习则可以将任务难度降低,时间缩短.以"设计幸运大转盘"微项目学习为例,教师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明确任务、解决问题、建立模型、编写代码、调试并解决问题,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双减"政策新课标微项目学习信息科技教学

    信息科技教学活动的多样遴选

    张锦涛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生对信息科技有特殊的探索学习情结,但对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缺少耐心.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案设计,从整合辅学资源、组织合作互动、借助网络应用、制订学习目标、延伸训练维度等角度出发,精选教学导入、重点突破、实践操作、知识建构、任务驱动的切入点,为学生创设直观、新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性学习中获得立体化的感知体验,建构系统性的学科知识体系.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深度融合策略——以《布置我们的家》为例

    曾齐鑫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都是以活动为载体,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的课程.以《布置我们的家》为例,教师可采取"四步曲"的实施办法,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以创设情境、细化要求、亲历实践、多元评价四个步骤推进,促进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度融合,以达到以劳育人的目的.

    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

    幼小衔接背景下数学教学实施策略

    吴敏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小衔接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渐进过程.在幼小衔接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幼儿园形成的活动经验和学习经验,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认知事物的特点,通过选择适宜的学习资源、制订合理的衔接目标、搭建拾级而上的学习支架、设置进阶式的学习评价等策略,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过渡,开启美好的小学学习生活.

    幼小衔接数学教学学习活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