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任彦钧

月刊

1004-6097

czm@ywtd.com.cn

0351-6378029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和平南路45号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Journal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有效策略——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

    宋维梅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学习的本质是建立自我内心通往外界的桥梁,而语文要素的有效衔接才能使这座桥梁更为坚固.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从精准定位语文要素、分析语文要素、落实语文要素和有效评价四个方面着手,积极整合资源,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如此方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语文要素教学策略

    故事性解读:小学语文教学的另一种方式

    王琳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特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故事化教学,"召唤"教材文本中的故事元素,精心"编织"文本故事,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结合文本空白创造故事.在故事化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自身的故事意识,提升自己的故事化教学能力,并积极开展故事性评价,从而培育学生的故事性思维,催生学生的故事化想象,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故事化教学

    例谈"简要复述"语文要素的高效落实

    蔡阳合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复述能力,在不同的学段设置了不同的复述要求和相应的能力训练.其中"简要复述"要求学生在了解文本整体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表达中心重整信息.这是对学生文本理解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多重考验.为了提高学生的简要复述能力,教师可通过划分文本板块、凸显有效信息、提炼关键信息等步骤,引导学生围绕文本,根据表达用意进行简要复述.以《西门豹治邺》一文中的"了解民情"部分为例,详细阐述落实"简要复述"的具体策略.

    小学语文语文要素简要复述高效落实

    培育"诗心":现代儿童诗写作教学的具体策略

    詹雪莲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儿童诗歌创作来说,"所有的思都是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儿童趣味出发,利用儿童的游戏活动,激发儿童的诗情,焕发儿童的诗兴,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儿童的诗歌创作是心灵解放之旅,引导儿童撰写现代儿童诗,重要的是要培育儿童的璀璨"诗心".

    小学语文儿童诗歌诗心培育

    用文化支撑小学语文教学

    钟越越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能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既有知识经验,又有探究思索,还有观察想象,更有文化品质和素养.文化可以使学生超越语文知识学习的表层,不受技术经验的拘束,不受工具性的束缚,灵性地观照、应答和表现世界.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追求文化素养的培养,用文化素养支撑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小学语文文化支撑核心素养

    大单元视域下的"快乐读书吧"阅读指导——以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阅读指导为例

    彭裕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阅读"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时存在随意、零碎、浅表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分析"快乐读书吧"及所在单元的基础上,打破常规的教学顺序和结构,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全新的大单元.在阅读指导中渗透语文要素和栏目要求,联结课内外,培养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和相关策略,实现深度阅读及思辨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快乐读书吧"资源融合阅读指导

    指向认知图式生长的大单元语文教学

    朱红娟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展,小学语文将大单元教学作为新型教学方式,立足单元主题,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总体教学目标,将分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进行大单元教学,更有利于知识的内化迁移、网状建构.

    小学语文认知图式大单元教学

    "六模"导引"四文"合一"蒙""趣"共生——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

    郑先猛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马光》是统编教材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文言、文章、文学、文化"渗透合一,走好文言文教学第一步,引导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萌生并持续葆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初探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借助"六模"让文言文与白话文在未来的语文学习中巧妙相融,达到启蒙与激趣共生的目的.

    小学语文文言文"六模""四文"《司马光》

    童言童心童见——从儿童视角解读《别了,语文课》

    纪恩旎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文本解读不再局限于环境、人物、情节,倡导多种解读方法,关注对文本的深层挖掘.《别了,语文课》深刻反应了儿童的心理状况与精神面貌,借助叙事学理论,从童言、童心、童见的角度出发,从儿童的视角解读课文,有助于革新对文章的看法,发掘深层内涵.

    《别了,语文课》儿童视角解读文本

    "三比三解"学"说明"——以《中国石拱桥》为例分析说明文课堂对比法的运用

    熊伟世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说明文教学中,运用对比法展开文本探讨与学习,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说明文的定义及特点展开探讨,以《中国石拱桥》为例,从说明对象、说明文段、说明风格等方面分析.说明文课堂教学中对比法的运用策略有三种:理解说明重点;分解说明顺序;解析说明风格.

    《中国石拱桥》说明文对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