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教育(下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教育(下旬)
职业教育(下旬)

夏志芳

月刊

1671-783X

hdzyjy@188.com

021-32020078

200062

上海市62-005信箱

职业教育(下旬)/Journal Zhongdengzhiyejiaoyu(lilun)
查看更多>>中等职业教育(理论)以“加强教育理论研究,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为办刊理念,坚持为“职教理论导航”,努力成为“职教研究园地”,以“面向中等职业教育未来,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为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理性融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实践偏离的矫正策略

    赵益枢罗丽莎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演变体现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在理念和政策层面已经完成了从以工具理性为主导到兼顾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转变,体现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回归与完善.但是在实践层面,在技术决定论、价值流失与文化堕距的侵蚀下,职业院校仍然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功利化、培养内容停滞化和培养方式落后等现实问题.因此,厘清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关系及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要义十分必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形成了"职业人"的"骨架"和"血肉",是职业人实现价值追求均必不可少的部分,兼顾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使二者走向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最终归宿.

    价值理性工具理性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的制度化困境及其消解——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

    梁少伶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制度体系建设是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这也是提升职业教育现代治理能力、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必然要求.因此,借鉴新制度主义理论分析框架,从制度的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以及文化认知要素视角剖析目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制度建设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困境消解路径:健全政策法规,制定配套的监督与激励政策;彰显"人"的价值,构建共生质量评价生态;多方参与评价,发挥第三方机构的督导功能;搭建宣传平台,达成制度建设的文化认同感.

    新制度主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

    教师企业实践的激励对策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

    刘佳君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的提升、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加快,教师企业实践受到高度重视.教师内部动机是影响企业实践质量的因素之一,通过对自我决定理论进行阐释,分析其应用于教师企业实践动机研究的适用性,构建激励框架.最终提出以下对激励教师企业实践有积极意义的对策:一是对于宏观环境,"三维建构"激发教师自主感;二是对于中观生态,"两方协同"满足教师胜任感;三是对于微观情境,"一体发展"形成教师归属感.

    自我决定理论教师企业实践职业院校激励对策

    学理·价值·实践: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高职劳动教育育人模式研究

    张运超袁娇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新命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助推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的关键动力.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育人模式是一项基于学生发展的育人工程.高职院校应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确立"坚持全员育人,构建劳动教育人才队伍;坚持全过程育人,推进劳动教育有效衔接;坚持全方位育人,实现劳动教育多方联动"构建原则,创新多层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多元化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健全多维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以运行与保障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核心素养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三全育人"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贾磊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开展时间不长,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现阶段高职院校存在劳动教育游离于专业课程外、劳动教育形式化、部分学生对劳动教育重视度不够的问题.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有了新的路径.以产教融合为契机,校企密切合作、协同育人,通过完善劳动教育培养模式、打造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丰富劳动教育教学形式、优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真正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最终培养出具备劳动技能、职业品德的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同构共生路径探究

    葛海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同构共生是丰富劳动育人内涵,发挥专业育人实效,推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劳动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专业教育是劳动教育的载体,二者同构共生,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最大化.设计"进阶式"教育目标,设置"呼应式"课程体系,创设"贯通性"实践体验,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构建"科学性"评价体系,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是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同构共生的根本路径.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专业教育同构共生

    产教融合政策研究的回溯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肖化移卢越
    4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产教融合政策研究热点与趋势,筛选知网2014年—2021年以"产教融合政策"为主题的761篇文献,利用CiteSpace5.8.R3可视化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产教融合政策研究整体呈现"起步—升温—回落"三个阶段;载文期刊多集中于职教核心期刊,经济管理类等期刊也有所关注;核心作者有48位,但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队伍主要集中于高职院校;研究主题以政策演进历程研究、文本研究、执行研究、评价研究、区域研究和国外研究居多.从策略研究、主体研究和模式研究三方面分析产教融合政策研究趋势,建议在研究主体合作化、研究方法多样化和研究主题系统化等方面加以改进.

    产教融合政策CiteSpace研究综述研究热点研究趋势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改革原则与路径调查研究

    郑辰张洪华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与教师向"双师双能型"转型的"双转型"的背景下,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并且涉及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选取5所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以政策制定者、高校管理者以及高校教师三大核心利益相关者参与职称评审过程为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当前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现状及对不同指标的重视程度,在问题分析及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应该坚持的原则:师德为先,能力为重;遵循规律,突出特色;统一标准,相对灵活;以用为本,岗位结合.并提出尊重客观制度规律,完善职称评审机制的总体思路.在这一思路下,政策制定者要明确自身服务职责,规范职称评审程序;高校管理者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更新职称评审理念;高校教师要加强专业身份认同,提升职称评审参与度.

    应用技术型高校职称评审利益相关者改革路径

    高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政策执行问题及对策研究

    周广汉林娟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由教育部推进的新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在诊改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诊改制度建设方案操作性不强和诊改制度建设推进阻力较大等问题.省级政府政策资源供给不足、学校内部管理理念和模式不适应诊改制度建设、诊改政策执行制度和现实环境不完善,诊改政策缺乏理论指导和支持是重要原因.因此,提出政府应充分发挥统筹监督指导职能,高职院校应努力变革内部管理理念及模式,高职教育研究领域应加强理论研究等建议,以优化诊改政策执行,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诊改制度建设.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政策执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职业本科学校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探究

    张大林李玫高科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设置职业本科试点学校,是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和解决职业教育学历断层问题的有力措施.实施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举措,"X"证书是对学历教育"1"的补充、完善和拓展,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掌握职业技能和提升职业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和拓展就业途径.在职业本科学校和1+X证书同时试点的过程中,如何将两者工作有机结合,对推进试点工作开展至关重要.

    职业本科1+X证书试点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