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莫晓虹

半月刊

2095-4530

ZDZYJYXS@126.com

0571-85170300-81013;81033

310013

杭州市天目山路40号1003室

职业教育/Journal ZhiYe JiaoYu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第一份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杂志,受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司的直接指导,为广大职教工作者提供更多交流教学成果,发表科研论文的机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与省域探索——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童红斌张红
    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高职五年贯通培养是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与产业发展匹配度不高、中高职院校各自为政等问题.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是浙江省创新中高职五年贯通培养的重要举措.自2022年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启动以来,电子商务专业课改团队以调研为逻辑起点,以一体化设计为原则,以科学化研制为手段,结合专业特色和地方产业优势,经过一体化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设计、专业标准研制等过程,完成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改工作,为中高职一体化课改提供宝贵经验.

    中高职一体化电子商务专业五年贯通培养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全面质量管理视角

    郭菲烟米高磊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质量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保障.聚焦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中课程质量标准参照缺失、课程质量管理机制有待健全、课程质量文化尚未建立等问题,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提出系统制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质量标准体系、规范推进课程教学实施、多元评价课程实施成效、持续完善课程实施机制等实践建议.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质量保证

    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市域中职数字化毕业评价改革路径

    林如军张杰周朝燕董惠婕...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的中职学生毕业评价存在技术滞后、标准单一、方法简单等问题.通过平台支撑、数据赋能,建立市域中职毕业评价系统新技术;系统规划、多维并进,建立市域中职毕业育人评价新标准;分类检测、多元协同,建立市域中职毕业评价机制新方法,形成较完整的智能化、多元化、系统化的地方中职学生毕业评价体系,以期在学生成长、专业教学和学校改革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中职毕业系统数字化评价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生数字素养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穆航徐钰祁占勇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升中职生数字素养、培育技术技能型数字化人才已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一环.以X市562名中职生为样本,对其数字素养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职生数字素养整体呈中上水平,不同性别的中职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专业大类与不同信息课参与程度、上网时间控制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此,政府、学校等主体应以构建一体化数字素养培育目标体系为统领,以个性化的数字素养内驱力为核心,以系统完整的数字化教育体系构建为保障,以多方协同的数字素养培育生态为依托,全面提升中职生数字素养.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职生数字素养数字框架

    冲突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困境与对策

    唐飞燕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技能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必备素养.冲突理论表明,冲突的存在不仅只有消极功能,也有一定的积极功能.基于冲突理论的视角分析职教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面临的来自内外部的各类冲突困境,发现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在整体困局中,其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由此,通过"安全阀"的机制理念,提出四个提升职教教师数字素养的进路:拧好政策供给"安全阀"、拧活数字资源"安全阀"、拧开交流合作"安全阀"及拧紧评价体系"安全阀".从而构建能够适应职业教育教师数字化发展的机制.

    冲突理论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提升:理据、困境与路向

    胡洪勇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胜任力对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高职教学生数字能力培养的关键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提升受到相关政策推举、符合教育发展诉求、满足职业教育育人要求,但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提升存在政策工具组织保障失范、外部环境配套支撑乏力和教师自身数字素养欠缺等问题.可通过完善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提升的顶层设计、加强教师数字化胜任力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育和构建教师数字化胜任力评价体系等策略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胜任力.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胜任力

    TPACK理论视角下高职教师数字素养发展路径——以交通土建类专业为例

    黄梅刘国民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TPACK理论框架,结合信息化2.0和智能建造发展现状,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参考《教师数字素养》,构建高职土木类专业教师信息化素养量表,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教师在数字技术知识、教学方法知识和专业知识整合方面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建议.

    数字素养TPACK理论智能建造

    试论中国职业教育类型确立与话语体系构建

    马亿前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是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诉求,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文化基础,是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力量,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议题.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确立是中国特色职教话语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为其构建提供信心支撑,提高大众认知.围绕类型教育定位,构建中国特色职教话语体系应坚定中国特色的话语立场,坚持实践主义的话语意识,培养理性创新的话语思维,探索开放有效的话语表达.

    职业教育类型教育中国特色职教话语体系

    中职教育集团化办学困境审视及纾解策略——基于相关利益者理论视域

    周艳洁王吉霞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一项整合教育资源、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强化教育与经济关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优化途径.然而目前对中职教育集团化办学道路的探索存在一些障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重新审视中职教育集团化办学,存在利益失衡、机制不足、动力匮乏的现实困境.纾解其困境之策:一是协调矛盾冲突,建立集团利益共同体;二是均衡权、责、利分配,打造集团责任共同体;三是兼容多元文化,构筑集团文化共同体.

    利益相关者中职教育集团化办学纾解策略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困境与突破

    郭孟杰闫志利马静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保障,关乎国家发展全局和民族复兴大任.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需立足人才培养根本问题,从课程、教材、教学、师资四方面着力.针对当前"大思政课"多层次育人目标尚待有效落实、多时空育人格局尚待广泛形成、多场域育人体系尚待普遍建立、多主体育人机制尚待完全建成等四大问题,必须以政治目标为根本,严格落实专业课程情感态度目标,以纵向贯一为基本,完善退出与转入的动态更新机制,以"大思政课"内涵把握为要义,健全多场域育人体系,以学校思政课程教师为核心,建立多元协同育人格局.

    职业院校"大思政课"现实困境突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