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莫晓虹

半月刊

2095-4530

ZDZYJYXS@126.com

0571-85170300-81013;81033

310013

杭州市天目山路40号1003室

职业教育/Journal ZhiYe JiaoYu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第一份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杂志,受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司的直接指导,为广大职教工作者提供更多交流教学成果,发表科研论文的机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评审权下放后高职教师职称评审"成果导向"的问题及其消解

    任耕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职称评审"成果导向"具备部分合理性,但"成果导向"下教师对"标志性成果"需求的背后反映了院校的行政本位思维.这导致了挤压教学辅助时间、改变教学过程、干扰课时安排现象的产生,加剧了教师身体与情绪的疲惫并形成观念和行为的撕裂等问题.高职教师职业生态环境中则出现评审公平性下降、职业发展功利性明显、学术失范行为频发、职称结构固化等情况.对此,首先要厘清院校评价与职称评审的逻辑关系,其次要分离成果奖励与职称评审的过度联结,再次去除外部消极因素与职称评审的合谋土壤,最后回归教育教学与职称评审的相互促进.

    高职教师职称评审职称制度成果

    场域理论视域下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困境与纾困方略

    刘宇航史晓宇聂予青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产业学院是打破产教融合困局的有效尝试.然而,当前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受阻,迫切需要厘清发展困境和寻找突围路径.从场域理论视域分析,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利益冲突、联动培养机制的失灵和办学模式的局限.基于此,提出寻求场域基点,构建命运共同体;统筹资本,建设协同联动的培养机制;转变惯习,塑造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新模式三条突围路径,以期为现代产业学院提供发展着力点.

    场域理论现代产业学院发展困境突围路径

    共同富裕背景下浙江省中职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监测评价——基于空间差异视角

    徐人杰解山娟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共同富裕视角,以浙江省各区县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中职教育资源配置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涵盖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经费和办学质量与效益五大维度,进一步利用熵权法测算中职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得分,揭示当下各区县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短板问题,并运用K-means聚类探究各区县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短板问题的地区规律,提出治理建议.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区县中职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差异较大,其中山区各区县中职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整体落后于其余区县.各区县普遍存在短板问题,中职教育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硬件资源匮乏,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短板问题主要集中于山区,其余区县则存在资源配置不匹配、空间均衡化程度低等问题.

    共同富裕中职教育指标体系资源配置水平空间均衡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助力温州山区县共同富裕路径探索

    彭静静黄小云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是时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高频热词,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在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阶段,围绕山区县产教融合实际,分析当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校企人才供需不平衡、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人才队伍培养难保障、产教融合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产教融合助推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期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助力山区县跨越式新发展.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山区县协同育人技能人才

    嵌入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实现共同富裕的个案研究——以"东迁西归"行动为例

    夏其明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取得,西部地区的社会诉求正在发生变化,原有的东西协作方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共同富裕的新要求.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牵头开展的"东迁西归"行动为实现东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推动东西部地区共同富裕探索新路径.以"东迁西归"行动为案例,借助嵌入理论,从政治嵌入、技术嵌入、市场嵌入和虚拟嵌入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获得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推动东西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启示.

    嵌入理论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共同富裕

    国际比较视野下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路径

    吕鹏庄唯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从国际比较的视野阐述中西方现代学徒制发展的整体概况,针对现状分析、政策制定以及路径规划等内容进行具体论述,提出将政策调控导入"观念—层次—信任"的模型结构之中,旨在解决家庭、学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的协同育人问题,以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路径

    全球视角下的现代学徒制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分析透视

    袁娇张运超张景翔邓铭焰...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外现代学徒制研究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旨在深化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并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研究发现:国外现代学徒制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相对分散,缺乏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研究团队;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表明,虽有合作关系存在,但合作强度不足,未形成广泛而紧密的研究网络;研究热点聚焦于学位学徒制、"双元制"大学、注册学徒制和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等方面,覆盖了理论、实践和政策多个维度.这些研究为全球职业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并为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提供了宝贵借鉴,促进其深化和创新.未来,中国现代学徒制应融合理论与实践,提升教育质效;深化推进产教合作,共育技能人才;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更新课程内容.

    现代学徒制可视化分析研究热点CiteSpace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实施问题及改进对策——基于26位参培教师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

    刘冲张鑫彭敏姜照雯...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10余年来,职业院校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通过对具备两次以上参培经历的26位职业院校教师的深度访谈分析,发现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主体参与广度与深度不足、课程设置与培训方式脱离实践、成果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参与端、实施端和评价端提出主体多元与教师参与、课程生成与合作教学、多元评价与体系优化等建议,以期为该计划的更好实施提供参考对策.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教师培训访谈问题改进

    德国职普融通的路径、特点及启示

    江晚霞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职普融通发展较为成熟,其举措值得学习和借鉴.因此,在分析职普融通价值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德国实施职普融通的背景,梳理其路径和特点,即开拓"第三条道路"、"双元制"高等教育、职教本科和进行"广义的现代职业性"改革.结合我国的时代背景与现实困境,提出职普融通的可为之处:加强顶层设计,打通职普融通通道;促进教育体系改革,厚植职业性、学术性思想;营造尊技重能的社会氛围,扭转劣等教育观念.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职普融通

    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评价的个案研究——以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郭孟杰闫志利高秀艳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国际职业教育评价改革与发展呈现评价中心转向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依据转向职业资格标准、评价方式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评价主体逐步转向多元合作四个趋势,为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提供了较大空间.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学生学业评价平台,设立了任务管理、课程管理、项目管理、数据分析和考试比赛五个模块,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学生学业评价需要教育融入产业,专业指向岗位,课程适应学生,建设智慧校园,可改进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形成较为完善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