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大学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大学教学
中国大学教学

杨祥

月刊

1005-0450

zgdxjx@crct.edu.cn

010-58582496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4号

中国大学教学/Journal 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应为、难为、可为

    邓军何芬芬王彩萍
    4-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构建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以满足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需要.围绕"应为、难为和可为"三个维度,结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新要求,阐释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应为之要;探讨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在理想信念、科技创新、服务行业、师德师风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难为之境;以安全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为例,提出培育教师的家国情怀、科研创新、服务行业和以德为先等方面的可为之策.旨在为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助力高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新质生产力教育家精神教师队伍产学研安全学科

    多路径协同的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张恩来罗志伟杨旸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有助于推动制造业升级和转型,在融合以"导师制、课程教学和项目实践"为常规路径的基础上,探索多路径协同培养的衍生模式,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这四个维度提出导师制教学培养方案,提升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创新意识.从科研项目训练、大创项目与学科竞赛相结合、科研项目基金和帮带团队提出导师制项目实践策略,提高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多路径协同人才培养创新意识机械类专业科研实践

    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内容的国别化原则与实践

    樊中元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内容的国别化是指在汉语和中华文化等教学要素上根据不同国家不同语言背景等因素而开展的国别化内容教学.本文指出了教材编写、偏误分析以及语言和文化要素教学中国别化教学内容的具体实践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内容的国别化应该遵守针对性原则、适比性原则、比较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并对话题内容的国别化实践、语音内容的国别化实践、词汇内容的国别化实践和语法内容的国别化实践等进行了分析.

    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内容国别化原则实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古代汉语教学任务设计的探索与思考

    陈菡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之下,作为传统的基础核心课程,古代汉语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更高的时代要求.教学任务作为教学设计的要点之一,对于科学推进课程建设、落地人才培养有着切实的意义.在立足古代汉语的课程性质与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在秉承守正尊古、知行合一的理念指导下,探索以"兴趣点+思考力+知识点"为宗旨的教学任务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并推进传统文科课程的创新发展之路.

    新文科古代汉语教学任务设计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法学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钱文杰李安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仿真实验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在法学教育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政策引导、需求驱动,以及配套支持等方面为其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从教学实践的反馈来看,学生既在情景化案例中习得了知识,又在沉浸式体验中内化了理念,真正做到了"像法律人一样思考".为进一步推进虚拟仿真技术与法学教育的创新融合,应当着力提升供需契合,形成产学协同的育人模式;拥抱科技革命,提升课程主体的信息素养;推进资源整合,搭建仿真实验的共享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法学教育模式创新

    新时代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三维审视

    杨兆强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弘扬教育家精神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代教育的必然需求;是培养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然需求.教育家精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具有崇高的理想,又要具有优良的品质,同时还要具有过硬的本领.新时代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着力点在于:激活主体认知,是新时代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内生力;创新载体建设,是新时代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主抓手;改革评价体系,是新时代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助推器.

    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家精神战略考量着力点中国式现代化

    如何促进校企有效合作:基于企业感知公平新视角的分析

    王文顺乔丽洁芈凌云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障校企深度合作是培育创新人才、引领科技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抓手.然而,目前校企合作中仍存在"校热企冷"、校企合作经常流于形式的困境.为了破解这一困境,基于企业的调查数据,从企业感知公平的新视角探究促进校企更有效合作的途径和方法.结果发现:在校企合作的储备型人才培养、成长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这三种合作模式中,企业感知程序公平既能直接驱动校企间的成长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又能通过合作满意度间接促进校企合作;企业感知分配公平通过合作满意度间接促进校企科研合作;企业感知互动公平对校企合作的影响并不显著.据此,应努力营造校企合作公平氛围,提升企业对于程序公平、分配公平及合作满意度的感知,助力校企合作有效开展.

    校企合作感知公平合作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本科实验安全策略改革与实践

    宋颖金鑫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设计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在本科实验教学体系中比例的不断增加,实验安全已逐步成为教学改革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多层次实验教学带来更多安全风险的原因,提出了针对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安全策略:学生应对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安全风险分析,从而筛选出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制订预防措施的安全限值及超出限值后的纠偏措施.结合具体案例给出了风险分析要素及辨识方法、风险控制关键要素的筛选原则.安全策略的改革目标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逐步树立安全实验的思维及团队安全文化的传承.

    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安全风险分析关键因素筛选安全文化

    高校数智融创下的美育浸润:基于AI艺术的创新审美思维驱动模型建构及其实践

    刘彦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旨在关注人的感性回归,应从主体认知和情感体验出发,探寻审美多元感知的数智路径,培养人的独特审美素养.在数智融创环境下,通过建构"理论-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设计并实践基于AI艺术的创新审美思维驱动模型,探索如何通过AI艺术创新传承传统文化及其审美表达的高校美育浸润模式.AI艺术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工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情感共鸣.它促使学生在多媒介环境中进行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展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之道.

    AI艺术传统文化高校美育创新审美思维数智融创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图景展现、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李伏清潘芳
    69-7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它顺应了数字化浪潮,响应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数字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结构性变革和功能性升级,展现了其在技术、认知和价值层面的育人新图景.然而,转型之路并非坦途,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统一缺失、技术理性与价值融合的矛盾、内容供给与传播价值遮蔽等挑战仍然存在.为成功推进转型,我们需构建"虚实相生"的育人空间,实现技术与价值的"共轭互济",并创新人文与数智"内嵌耦合"的育人载体,以确保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落地与实践,为确保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培养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图景展现教育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