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来茂德

月刊

1002-1701

gdyxjy@yahoo.com.cn

0571-88208078,88208080

310058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医学院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Journal 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委托浙江大学和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研究学术刊物,是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刊和全国医学教育核心期刊。一年6期,每逢双月发行。设置的栏目有: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研究生教育、临床教学、教学方法、课程建设、教育评价、国外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专题研究等,拟开设的新栏目有:医学研究进展、医学与社会、医学与哲学、医学与法律等。热忱欢迎广大作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构建基础医学教师教学发展能力培养体系的思考和探索

    周琳王芳晏汉姣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医学教师的教学发展能力是培养创新型医药卫生人才的重要保障,目前医学院校普遍存在基础医学师资缺乏医学及教育学背景、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从认知、实践、发展的角度探索新的培养体系,打造优质教学培训师团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培训和保障体系,帮助基础医学教师提升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能力。

    基础医学教学发展能力培养体系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医学生对班导师教育引导需求的调查研究

    王贞孙秀娜段志军修丽华...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主设计网络调查问卷,对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45名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学习需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6。90%的学生有很大或比较大的学习压力,且高年级比低年级更明显(P<0。01);学生们课余时间主要用于安排专业学习、看课外书籍、参加社团活动、参加体育运动,但也有54。48%的学生花时间在手机游戏上;学生们最希望班导师在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方面提供指导,男女生存在一定差异(P<0。01);学生们在大学期间的目标规划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掌握好医学基础知识、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和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深入了解学习现状及需求,有利于制定更符合"5+3"医学生特点和需要的班导师教育引导形式。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医学生班导师医学教育

    中药专业学生科研活动参与情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林津晶王英豪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中药专业学生科研活动参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某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在校生12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访学生科研活动参与率为31。67%,学生年级、对科研活动的态度及兴趣、对中药产业科技创新动态的关注度等皆会影响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积极性(P<0。05)。51。67%的受访学生将学分、考研保研、评奖评优及毕业论文等需要作为其参与中药科研活动的首选考虑要素;30。83%未参与中药科研活动的受访学生表示对科研活动具体信息缺乏了解是其未参与的首要原因。结论:中药专业学生科研参与率不高,可从完善学生科研创新激励制度及课程设置、发挥教师在学生科研创新中的引导作用等多方面提升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及创新氛围。

    中药专业科研调查影响因素

    研究生专业课的差异化混合教学实践研究——以肿瘤免疫学课程为例

    黄晶邱晓彦谷慧凝杨炯明...
    72-74,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生源多样化背景,以肿瘤免疫学课程为例,针对学生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学习目的三方面的差异开展研究生专业课的差异化混合教学实践研究。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的混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显示差异化的混合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低分段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利于提升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促进新时代医学发展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差异化教学混合教学

    基于问卷调查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阶段性评估

    袁俊董艳单炯梅文瀚...
    75-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阶段性评估,发现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向2019-2020年109名毕业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求学期望以及对培养目标、课程学习、临床实践、临床科研的满意度,并收集学位论文专家评阅意见,综合评估现行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切性。结果:82。41%的学生期望提升临床科研与转化能力,90。84%对培养目标满意,93。52%认为课程学习获益最大的是临床科研方法,83。33%满意临床实践,96。32%表示导师的临床研究项目保障了临床科研能力培养。109名毕业生的学位论文在论文选题、所体现的基础知识及科研能力、规范性、创新性及价值四方面,专家评议优秀占比依次为48。80%、39。76%、36。45%、33。13%。学位论文的临床特性总体较好,研究内容围绕临床问题,研究关键结论具备临床意义。结论:现行的培养模式高度契合临床医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仍有改进空间,如依托临床研究项目的专项招生、加强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和临床专科实践、倡导学位论文的临床应用价值、创新导师选拔机制等。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

    本科阶段大学生创新训练对医学研究生新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韩仰冯丹丹周艳罗自强...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调查某校研究生新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现状,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CTDI-CV)制成问卷进行评估,发现在本科阶段担任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主持人的学生,其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分明显高于作为项目参与者的学生,可见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本科阶段开始深入参与创新训练,是提高批判性思维、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

    批判性思维创新训练研究生新生

    医学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路径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邹立瑜徐勤毅丁磊邓梦捷...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9月教育部将医学技术学术学位调整为医学技术专业学位,为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指明方向。本文就目前我国医学技术人才培养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探索医学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路径与策略,包括拓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渠道、实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改革、构建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核心课程及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等举措,并进一步提出建议,以期助力医学技术学科建设和高层次复合型医学技术人才培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及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医学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

    基于新媒体短视频神经病学微课堂在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及评价

    毛玲艳张宇浩王燕沈继平...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在研究生阶段神经病学教学中,新媒体短视频微课堂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纳入2020学年至2022学年选修研究生课程神经病学临床基础的医学研究生,随机分为试验组(90名)及对照组(86名)。运用案例教学(CBL)方法构建基于新媒体短视频神经病学微课堂。试验组接受传统理论课堂教学及新媒体短视频微课堂教学。对照组接受传统理论课堂教学。分别使用考核成绩及调查问卷对新媒体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及主观评价。结果:试验组期末成绩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001),以临床应用(P<0。0001)及病理生理(P<0。0001)知识的掌握得分的提高最为明显。此外,在神经病学专业研究生中,试验组临床能力总成绩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P<0。0001),其中以病史的采集及书写规范、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判读技能提高最为显著。研究生对短视频微课堂的总体评价为9。13分,其中54。44%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10分),NPS值71。11%(推荐者数66,贬损者数2)。对短视频微课堂的授课内容平均评分9。32分。61。11%的学生认为讲课内容富有启发性(10分),NPS值81。11%。结论:基于新媒体的短视频微课堂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神经病学教学质量。运用CBL教学方法,优化新媒体信息双向模式有益于提高知识深度及教学反馈。

    新媒体神经病学研究生课程短视频微课堂案例教学

    研究生中医药文化素养认知及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与研究——以某中医药大学为例

    李城阚湘苓孟静岩史丽萍...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中医药文化素养认知及教育现状,为针对性提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策略提供建议与思路。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中医药大学在校研究生进行现状调查,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大多数研究生对中医药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同时认可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的必要性,但仍需进一步夯实中医药文化素养。结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中医药文化素养仍有提高空间。建议:学生应加强自主学习意识,专业教师及导师应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引导,部分专业建议提高重视程度、增设中医药文化课程比例,院校应重视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探索符合中医药特色的服务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形式,促进中医药特色与价值回归。

    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中医药文化素养教育问卷调查

    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实验技能考核指标的设计与思考

    李述刚李蔓王翼飞江晓峰...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少年卫生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技能考核指标的设计与应用未见报道。本研究围绕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技能考核设计三级指标,对重要性、有效性、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指标体系能有效反映学生对于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

    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技能考核指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