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半月刊

1674-9316

chsm@vip.126.com ,wsbz@vip.126.com

010-64476881

100055

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7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Journal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协助卫生部宣传报道国家及行业卫生标准,征集社会各界对卫生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以内参形式向卫生部及专业机构提出卫生标准的立、改、废建议,让社会了解卫生标准制修订过程,让专家交流学术心得,解读卫生标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院护理人力共享平台建设的应用价值

    林文彬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浅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构建的护理人力共享平台在推动院内护理人力流通上取得的成效.方法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 35 例护士、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2020 年 1 月—2021 年 4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落实常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2021 年 5 月—2022 年 12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发护理人力共享平台尝试护理人事改革,设为观察组.比较 35 例护士在不同时期下对医院护理工作开展质量与效率的满意度、平均绩效、科室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再统计护理人力共享平台投入运作后,该院需求岗位共享情况、支援人次和节约的人力成本.最后比较 100 例患者(2 组各 50 例)对不同时期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全体护理人员对医院护理工作开展质量与效率的满意度(100%)、平均绩效[(2 624.36±371.05)元]、科室护理技能考核成绩[(92.68±7.05)分]均高于对照组[77.14%,(1 936.54±291.72)元,(86.16±8.93)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医院护理人力共享平台运行后,共计35个需求岗位进行共享,支援4 189人次,节约人力成本约471万元.结论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构建的护理人力共享平台运行以来,有效解决该院紧张的护理人力资源问题,提高医院护理工作开展质量与效率,推动护士专业技术水平进步,并提高人员薪资待遇,护士对该人事改革模式表示满意,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亦表示满意.

    医院护理人力资源人力共享平台人力资源调配人力调动

    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高静童佳婷周力力吴睿漪...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健康"背景下,我国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在防控疾病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年来,上海市公共卫生人员配置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在社区防控范围内存在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和分布不均等问题.截至 2021 年年底,上海市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仅为 0.576,低于全国 0.640 的平均水平,并离预期目标均有较大差距.此次社区公共卫生工作中工作人员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工作量大、人手不够,没有先前案例可供学习以及物资紧张等.未来社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应从多个方面入手,转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助力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控网.

    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现况调查半结构式访谈

    汕头市、区二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肖敏李丽婷谢志成江素红...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汕头市、区二级疾控中心的人力资源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解疾控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汕头市各级疾控中心人才资源配置及专业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标准表格收集汕头市2022年12月—2023年5月1个市级和7个区(县)疾控中心的人力资源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疾控中心人员的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学位和专业背景等情况进行分析.使用Excel和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差异比较分析.结果 汕头市、区二级疾控中心人员性别构成较均衡,男女比例分别为48.1%和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P=0.42).市级疾控中心35岁以下人员占比较区(县)级CDC高(分别为35.5%和18.9%),二级疾控中心人员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8,P<0.001).市级疾控中心人员学历以本科、硕士为主,占77.6%;但区(县)疾控中心职工学历严重失衡,以本科、大专为主,硕士人员比例仅为1.7%,二者学历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7.43,P<0.001);市级疾控中心人员职称集中在中级、高级职称,占比为55.2%,无职称人员占比为10.3%;区(县)疾控中心人员职称主要集中在中、初级,占比为71.4%,无职称人员占比为21.0%,二者专业技术职称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3.99,P<0.001);二级疾控中心职工专业背景均以卫生专业为主(77.4%),二者专业背景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35,P=0.24).结论 汕头市、区二级疾控中心在编人员总量不足,其中区(县)疾控中心职工总体学历偏低,人才配置不平衡,高层次人才总体缺乏;当地政府应当重视疾控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已有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切实做好本市各级疾控中心的人力资源规划.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现状人才资源配置健康中国汕头市基层疾控机构

    广州某三甲医院急诊科经120救护车来诊患者特点分析

    张秀芝黄清平张镜开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科经 120 救护车来诊患者的特点,为明确急诊科救治重点、合理分配急诊医疗资源及优化急诊就诊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 2022 年 1-12 月经广州 120 救护车来诊患者的数据,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谱、病情分诊级别、来诊高峰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患者 4 370 例,其中男性患者 2 287 例(占 52.3%),女性患者 2 083 例(占 47.7%);患者年龄 0.1~106.0 岁,其中以 66 岁以上年龄段患者居多,占比62.5%;疾病谱排名前 3 位的为神经系统疾病(1 529 例,占比 35.0%)、创伤(797 例,占比 18.2%)、呼吸系统疾病(555例,占比 12.7%);预检分诊级别为Ⅰ级患者 300 例(占 6.9%),Ⅱ级 1 248 例(占 28.6%)、Ⅲ级 2 806 例(占 64.2%)、Ⅳ级16 例(占 0.4%);来诊的高峰时段为 9:00-12:00,779 例,占比 17.8%.结论 急诊医护人员应根据经 120 来诊患者特征,合理调配急诊医疗资源,进一步优化接诊流程,提高急诊救治能力,保证患者安全.

    急诊科院前急救120救护车流行病学疾病谱预检分诊

    持续肾替代疗法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重症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效果

    黄妍洁周振和陈煌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持续肾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对重症急性心肌梗死(sever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AMI)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3 月—2023 年 4 月福建省立医院 60 例SAMI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单纯行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比较 2 组生命体征、肝功能与肾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及心率(heart rate,HR)水平分别为(112.35±15.39)mmHg、(74.25±9.37)mmHg和(69.73±3.87)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21.82±19.28)mmHg、(81.36±11.02)mmHg和(74.11±5.02)次/min(P= 0.039,P= 0.009,P<0.001).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及肌酐(creatinine,Cre)分别为(18.07±2.98)μmol/L、(35.87±5.23)U/L、(11.47±1.87)mmol/L、(79.48±7.25)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21.32±3.14)μmol/L、(46.12±8.91)U/L、(13.08±2.08)mmol/L、(87.23±10.36)μmol/L(P<0.001,P<0.001,P=0.002,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P= 0.030).结论 CRRT联合PCI治疗能够更有效改善SAMI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肾功能,同时减少并发症.

    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肾功能不全持续肾替代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生命体征肾功能并发症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

    林义进朱坤寿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食管癌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 2022 年 1-12 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经相关检查确诊为食管癌的 178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均实施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治疗,统计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率,分析食管癌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 178 例食管癌患者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后 17 例(9.55%)发生急性呼吸衰竭,161 例(90.45%)未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年龄、吸烟史、TNM分期、合并糖尿病、手术方式、术后二次开胸、合并肺部感染、血浆白蛋白、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 岁(OR= 1.414,P= 0.044)、存在吸烟史(OR= 1.441,P= 0.026)、TNM分期Ⅱ~Ⅲ期(OR= 1.645,P<0.001)、合并糖尿病(OR= 1.671,P<0.001)、术后二次开胸(OR = 1.384,P= 0.021)、合并肺部感染(OR= 1.841,P<0.001)、血浆白蛋白>25 g/L(OR= 1.376,P= 0.005)、中重度疼痛(OR= 1.541,P<0.001)为食管癌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较高,为改善其预后效果需要在围术期加强对可控因素的管理,尽可能减少对治疗及预后效果的影响.

    食管癌急性呼吸衰竭危险因素疼痛TNM分期肺部感染

    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观察

    郑承超曾庆新彭如洁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省老年医院于 2021 年 1 月—2022 年 6 月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 60 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30 例)和观察组(30 例).对照组采用消化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早期胃癌患者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高于对照组(χ2=4.043、7.051,P<0.05).观察组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t=12.742、14.581,P<0.05),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t=15.320、7.297,P<0.05).治疗后,观察组早期胃癌患者CA125、CA199 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82、6.706,P<0.05).治疗后,观察组早期胃癌患者胃动素、胃蛋白酶原Ⅰ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55、6.492,P<0.05).观察组早期胃癌患者肠梗阻、胃穿孔、出血、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42,P<0.05).观察组早期胃癌患者复发率(术后 3个月)略低于对照组(χ2=1.724,P>0.05);术后 6 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064,P<0.05).结论 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显著优于消化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因此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更具推广价值.

    早期胃癌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肿瘤标志物胃肠功能复发率

    甲状腺结节发生与糖脂代谢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杨丽娜周国灶林晓玲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发生与糖脂代谢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厦门弘爱医院(2022 年 1-12 月)接受甲状腺检查者 100 例,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不同分组,其中检查结果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 50 例为研究组,检查结果为未发生甲状腺结节的患者 50 例为对照组.分析患者的基础资料,明确甲状腺结节发生与糖脂代谢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id-cholesterol,HDL-C)]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FPG、TC、TG和LDL-C水平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HDL-C指标相比之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FT3、FT4、TSH均有不确定值为等级资料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TSH与FPG、TC、LDL-C、HDL-C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 0.105、0.635、0.143、0.704、0.619,P<0.01),而FT3 与FPG、TC、LDL-C、HDL-C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68、-0.676、-0.352、-0.702、-0.764,P<0.01),FT4 与FPG、TC、LDL-C、HDL-C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1、-0.547、-0.425、-0.639、-0.493,P<0.01).结论 血清FPG、TC、TG、LDL-C升高,HDL-C降低,为甲状腺结节诱发因素.

    甲状腺结节糖脂代谢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行为与P300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赵丁张杨骏纪家武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暴力攻击行为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 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将 2020 年 12 月—2022 年12 月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根据其既往个人史及修改版外显攻击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s,MOAS)评分划分暴力攻击组 30 例及对照组 31 例.对比 2 组一般资料、P300 成分的波幅和潜伏期;以及P300成分的波幅和潜伏期与MOA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暴力攻击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所诱发的P300 成分波幅和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暴力攻击组其P300 成分波幅降低(2.818±0.643)μV,潜伏期延长(335.530±20.664)ms.经Pearson相关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诱发的P300 成分潜伏期与MOAS评分呈正相关(r= 0.580,P<0.05),而其所诱发的P300 成分波幅与MOAS评分呈负相关(r=-0.421,P<0.05).结论 具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更严重的脑认知功能损伤.本研究推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 成分的波幅和潜伏期可作为预测及评估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行为的电生理指标.

    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行为MOAS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振幅潜伏期

    老年人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谱的检测及临床特征

    洪海龙占启川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自身抗体谱检测法进行老年人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检测的价值和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泉港总医院2020年7月—2023年6月90例老年AILD患者,根据病情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B组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病(primary biliary liver disease,PBC),C组为原发性硬化胆管病(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3 组均进行自身抗体谱检测.比较 3 组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抗 核 抗 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检测结果和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oluble liver antigen/liver pancreas,SLA/LP)、抗肝肾微粒体(liver-kidney microsomal,LKM)抗体Ⅰ型、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y,SMA)滴度检测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AMA阳性率(90.00%)高于A组(0)、C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NA阳性率(93.33%)高于B组(66.67%)、C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ANA阳性率、A组与C组AM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40.00%)SLA/LP阳性率高于B组(0)、C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抗LKM抗体Ⅰ型阳性率(26.67%)高于B组(0)、C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40.00%)SMA滴度(≥1∶320)阳性率高于B组(0)、C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发生率B组(60.00%)>A组(20.00%)>C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33%)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发生率低于C组(46.67%)、B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高血压、消化性溃疡、贫血、慢性乙型肝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身抗体谱检测法对于老年AILD诊断具有积极意义,不同类型AILD在抗原抗体检测阳性率和并发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自身抗体谱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老年患者抗线粒体抗体抗核抗体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