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产业
中国卫生产业

郭陆庄

旬刊

1672-5654

chinawscyzb@126.com

010-59679094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金海商富中心402号楼A座502室

中国卫生产业/Journal China Health Industry
查看更多>>宗旨:宣传卫生政策,研究经营论,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卫生产业。定位:中国医疗卫生第一本以综合报道医疗卫生产业财经、产经为主的大型经营类杂志。读者对象:各级卫生机构官员,各级医院领导,医疗器械,药事主管,总裁等。特色:贴近中国医疗产业,贴近中国医院,贴近中国医院院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邱利艳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费县人民医院的12名心内科护士为研究对象,2023年1—6月实施传统管理方法(对照组),2023年7—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及管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对照组出现1例护患纠纷、3例给药错误.观察组护理质量(风险识别能力、风险防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服务意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管理满意度为100.00%(12/12),高于对照组的58.33%(7/12).结论 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良好,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管理满意度.

    心内科护理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护理质量

    分层分组责任制小组管理模式在肿瘤科护士管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秦燕宾张波杨洁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肿瘤科护士管理中运用分层分组责任制小组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的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2022年1—12月使用常规管理模式,作为参比组;2023年1—12月使用分层分组责任制小组管理模式,作为研究组.两组对象为同一批护士,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核心能力、综合素质.结果 研究组病房管理、专科护理、基础护理、护理记录、护理安全、应急检查各项评分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病情评估观察能力、专业知识掌握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临床护理工作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应变能力各项评分较参比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参比组相比较,研究组人际交往、批判思维、合作精神、责任意识、敬业精神、服务态度各项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肿瘤科护士管理中,应用分层分组责任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

    肿瘤科护士分层分组责任制小组管理模式管理效果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西药房管理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马晓艳
    119-121,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西药房管理质量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12月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西药房的2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2023年1—6月给予常规管理(管理前),2023年7—12月给予PDCA循环管理模式(管理后).对比管理前后的药品调配时间、药品发放时间、药房工作管理质量和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结果 管理后的药品调配时间、药品发放时间均较管理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理后工作人员的药房工作管理质量评分为(95.12±1.28)分、综合能力评分为(95.12±1.21)分,高于管理前的(90.53±2.17)分、(90.65±2.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47、7.082,P均<0.05).结论 西药房管理质量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较好,可以提高药房工作管理质量.

    西药房管理质量PDCA循环管理模式药品调配时间药品发放时间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艳艳白银平窦海冬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莘县中医医院血液透析室的7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实施时间进行分组,2022年1—12月实施常规管理,设为常规组,2023年1—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设为研究组,两组为同一批护理人员.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能力、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能提升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平,满足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需求.

    PDCA循环管理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护理能力满意度

    精益管理对胃肠镜工作效率的影响

    孙露露刘静王艳斌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精益管理对胃肠镜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25名在岗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3年6—12月接受常规管理(对照组),2024年1—6月接受精益管理(观察组),分析两组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准点开台率为71.43%(10/14),高于对照组的18.18%(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97,P<0.05).观察组接台、下医嘱打报告、设备洗消等待、完成1例无痛胃肠镜检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医务人员加班时间及患者预约等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精益管理在胃肠镜工作中的实施能够提升工作效率,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状况,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精益管理胃肠镜工作效率准点开台率检查时间

    风险管理在心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刁晶艳孙桂英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胸外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心胸外科2023年1—12月13名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2023年1—6月施行传统管理模式(对照组),2023年7—12月施行风险管理(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未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共发生4起不良事件,其中,2起护理投诉、2起护理差错.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100.00%(13/13),高于对照组的69.23%(9/13).结论 心胸外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改善护士满意度.

    心胸外科护士风险管理护理风险

    人性化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曹彦静
    133-13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6月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的2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2022年5月—2023年5月实施常规管理,作为参比组;2023年6月—2024年6月实施人性化管理,作为研究组.两组护士为同一批人员.比较两组急诊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职业认同评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护士职业认同评分均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满意度为100.00%(25/25),高于参比组的84.00%(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7,P=0.037).结论 针对急诊科护士,通过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可提高其护理质量,并且护士职业认同感强,对于各项管理工作较为满意.

    急诊科护理管理人性化管理

    分层分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张秋敏刘伟刘强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层分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的实施效果,以期为提升疾控中心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在单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24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管理模式不同分为传统组与探究组,传统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2023年6—12月),探究组实施分层分组责任制管理模式(2024年1—6月),两组工作人员为同一批.对比两组工作质量、工作压力与管理满意度.结果 探究组工作质量评分高于传统组,工作压力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管理满意度方面,探究组的满意度达到100.00%(24/24),高于传统组的75.00%(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2,P<0.05).结论 分层分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疾控中心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实施效果,能够提升工作质量、降低工作压力,并提高管理满意度.

    分层分组责任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效果管理满意度

    新媒体时代解构医学继续教育的困境剖析

    温健刘花李正梅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不断加深,继续教育工作也逐渐发生转变.为进一步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被日益重视,以此改善传统继续教育存在的不足.鉴于此,本文首先深入剖析了新媒体时代下解构医学继续教育面临的困境,而后对新媒体在医学继续教学中有效应用方式进行探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实践指导和参考.

    新媒体时代解构医学继续教育教育方式

    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刘睿楠王余广胡海峰桑鋆智...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2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见习的2019、2020级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的91名学生.2022年7—12月的45名2019级学生为对照组,2023年7—12月的46名2020级学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联合超星学习通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人工智能联合超星学习通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测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掌握成绩为(78.60±4.44)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为(81.74±3.4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53±8.37)分、(73.11±4.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6,10.594,P均<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人工智能联合超星学习通进行教学可有效提升见习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学见习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