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产业
中国卫生产业

郭陆庄

旬刊

1672-5654

chinawscyzb@126.com

010-59679094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金海商富中心402号楼A座502室

中国卫生产业/Journal China Health Industry
查看更多>>宗旨:宣传卫生政策,研究经营论,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卫生产业。定位:中国医疗卫生第一本以综合报道医疗卫生产业财经、产经为主的大型经营类杂志。读者对象:各级卫生机构官员,各级医院领导,医疗器械,药事主管,总裁等。特色:贴近中国医疗产业,贴近中国医院,贴近中国医院院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的无锡市医护人员配置公平性研究

    刘黎娇温大科程梦单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0—2022年无锡市医护人员配置现状及公平性,为合理制定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建立优质高效的卫生人员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无锡市医护人员配置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从常住人口、地理面积两个测算口径对医护人员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20—2022年无锡市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按常住人口测算的基尼系数处于比较公平水平,按地理面积测算的基尼系数处于差异悬殊水平.泰尔指数一阶分解结果表明区域内差异是不公平的主要原因.结论 无锡市医护人员配置公平性虽呈现改善状态,但仍存在资源分配不均、区域分化明显等问题.医护人员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远劣于按常住人口配置,且注册护士配置公平性劣于执业(助理)医师.

    医护人员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公平性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技术在放疗科质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林巧匡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技术在放疗科质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的11名放疗科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2022年1—12月实施常规质量管理,为实施前;2023年1—12月实施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技术,为实施后.比较两组的放疗质量控制管理效果、管理满意度及放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后放疗质量控制管理效果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施后发生的放疗不良事件少于实施前.实施前有4名不满意、4名基本满意、3名非常满意,总满意率为63.64%(7/11).实施后有0名不满意、5名基本满意、6名非常满意,总满意率为100.00%(11/11).实施后的满意率高于实施前.结论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技术可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质量,保障放疗安全和全面医疗服务质量.

    放疗科质量控制管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技术

    新生儿科护理人员接受激励化管理后对其工作质量的影响分析

    夏明芳熊婷肖娟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对新生儿科护理人员给予激励化管理后对其工作质量等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7月麻城市人民医院工作的15名新生儿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1年3月—2022年4月实施常规管理干预设为参照组,2022年5月—2023年7月实施激励化管理干预设为研究组,两组护理人员为同一批.对比两组儿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评分、工作质量评分、工作压力情况评分以及管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职业倦怠感评分、工作质量评分、工作压力情况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有0名不满意、9名基本满意、6名非常满意,总满意率为100.00%(15/15).参照组有6名不满意、4名基本满意、5名非常满意,总满意率为60.00%(9/15).研究组的满意率高于参照组.结论 医院对新生儿科护理人员给予激励化管理可改善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及工作压力,充分提升其工作积极性、自我效能,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以及工作质量.

    新生儿科护理人员激励化管理职业倦怠感工作质量工作压力工作积极性自我效能

    PDCA循环管理对门急诊护士护理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曹敏龙国清陈静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门急诊护士进行PDCA循环管理并重点分析对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门急诊的27名护士为研究对象,2022年1—12月进行常规管理,为对照组,2023年1—12月进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观察组,分析两种管理方式在护理质量、差错发生情况上的差别,了解管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未出现差错事件,而对照组出现6例,其中用药错误1例、注射与输液操作不当1例、消毒与防护不足2例、沟通与协作差错2例,观察组差错事件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PDCA循环管理,门急诊护士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护理差错明显减少,管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PDCA循环管理门急诊护理质量效果评价

    风险管理在降低精神病房护理管理中风险事件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应用价值

    丁静亓仲菊苏荣
    56-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采用风险管理方式完成精神病房护理管理后对风险事件以及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在山东颐养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工作的20名精神病房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对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20名护理人员展开传统护理管理干预,设为参照组;对2022年4月—2023年5月的20名护理人员除展开传统护理管理之外,对其给予风险管理,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以及管理总满意度.结果 两组分别完成护理管理后.研究组未表现出护理缺陷、意外事件、护理投诉、护理纠纷等系列风险事件;参照组表现出2起护理缺陷事件,1起意外事件,1起护理纠纷事件,1起护理纠纷事件,共发生5起护理风险事件.研究组精神病房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较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精神病房护理人员管理总满意度为100.00%(20/20),高于参照组的70.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02,P<0.05).结论 精神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中风险管理方式的合理运用,可明显降低系列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精神病房护理质量以及管理满意度.

    风险管理精神病房护理管理风险事件护理质量管理满意度

    护士绩效考核管理对心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效果

    陈明周玲胡萍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护士绩效考核管理对心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的27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3年1—6月心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常规护理管理(管理前),2023年7—12月开展绩效考核管理(管理后).对比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个人素养及满意度.结果 管理后的护理工作质量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理后的护理人员个人素养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理前的管理制度完善性评分为(21.16±0.13)分、工作流程规范性评分为(22.18±0.15)分、考核制度公平性评分为(23.14±0.28)分、质量控制合理性评分为(22.89±0.24)分,均低于管理后的(23.41±0.15)分、(23.68±0.19)分、(24.01±0.22)分、(24.16±0.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91、39.190、15.452、28.380,P均<0.05).结论 在心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管理有利于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管理满意度.

    护士绩效考核护理管理心内科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满意度

    科感控小组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

    赵玮玮王云霞许明珠邓丽莎...
    63-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科室设置科感控小组对医院感染(院感)管理质量的影响,以提高院感管理质量.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丹阳市中医院15个临床科室为研究对象.2022年1—12月实施传统院感管理法,设为对照组;2023年1—12月在传统管理法的基础上实施院感防控小组管理法,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院感发生率、院感管理质量评分、临床科室总考核成绩.结果 对照组的院感发生率为4.15%(248/5996)低于观察组的5.19%(273/5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04,P<0.05).观察组院感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各科室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各个临床科室设置院感防控小组,讨论制定各科室院感防控计划,并负责推进落实,可降低院感发生率,提高院感管理质量.

    医院感染感控小组管理质量

    全自动内镜清洗机与传统清洗消毒方式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比较

    单敏巫清秀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全自动内镜清洗机与传统清洗消毒方式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4年7月广州开发区医院内镜室的180条次消化内镜,内镜使用年限为3年内.按照全自动内镜清洗机的使用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022年7月—2023年6月为对照组(肠镜39条次、胃镜51条次);2023年7月—2024年7月为观察组(肠镜39条次、胃镜51条次).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清洗消毒方式;观察组采用全自动内镜清洗机方式.比较两组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清洗消毒的总用时及消化内镜院感监测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 两组消化内镜的清洗质量达标率、消毒质量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清洗消毒方式的总用时长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内镜院感监测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44%(4/90),低于对照组的0(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1,P<0.05).结论 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中使用全自动内镜清洗机与传统清洗消毒方式的清洗消毒质量均显著,但全自动内镜清洗机的总用时长更短,效率更高,有利于降低消化内镜相关院感不良事件发生率.

    消化内镜全自动内镜清洗机传统清洗消毒消毒质量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明月杨双名张琳琳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4年5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胃肠内科工作的1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4月—2023年4月实施常规管理,设为常规组;2023年5月—2024年5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设为研究组,两组均为同一批护理人员.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护理人员专业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同时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也明显提升.

    持续质量改进消化内科护理管理护理质量专业能力满意度

    7S管理法对儿科护士工作积极性与护理质量的影响

    陈胜心黄丽红张柳斯
    74-7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7S管理法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儿科的1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3年1—6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设为常规组;2023年7—12月实施7S管理法,设为管理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工作积极性及工作压力.结果 管理组护理质量评分、工作积极性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理组工作压力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7S管理法,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优化儿科护理质量,并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

    儿科7S管理法护理质量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