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硝呋太尔片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丁雪松陈霞许生花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硝呋太尔片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100 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结合就诊顺序划分为盐酸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 50 例.盐酸治疗组采取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联合治疗组采取硝呋太尔片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比较两组症状调整所需时间、炎性因子、血清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白带趋于正常化时间(5.41±1.26)d、阴道瘙痒缓解时间(4.23±1.08)d、黏膜充血缓解时间(7.20±0.69)d、阴道疼痛感消失时间(3.15±0.24)d,均较盐酸治疗组的(8.26±1.20)、(7.16±1.33)、(10.57±0.48)、(6.11±0.42)d短(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白细胞介素-2(4.12±0.52)ng/ml、白细胞介素-8(1.30±0.24)ng/ml、白细胞介素-13(10.22±1.68)ng/ml,盐酸治疗组白细胞介素-2(7.94±0.12)ng/ml、白细胞介素-8(3.25±0.81)ng/ml、白细胞介素-13(21.44±0.46)ng/ml,联合治疗组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8 以及白细胞介素-13 低于盐酸治疗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丙二醛(3.62±0.12)nmol/ml、血清内皮素-1(53.42±4.16)ng/L、超氧化物歧化酶(95.64±8.88)U/ml、血清一氧化氮(102.36±8.65)μmol/ml,盐酸治疗组丙二醛(4.81±0.05)nmol/ml、血清内皮素-1(64.23±8.15)ng/L、超氧化物歧化酶(82.63±6.49)U/ml、血清一氧化氮(85.42±6.35)μmol/ml,联合治疗组丙二醛、血清内皮素-1 低于盐酸治疗组,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一氧化氮高于盐酸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盐酸治疗组(P<0.05).结论 临床领域内治疗细菌性阴道炎,要选取硝呋太尔片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模式,可更好地调整患者不良症状,降低炎性因子和血清应激反应指标等,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可以大力推广.

    硝呋太尔片盐酸环丙沙星栓细菌性阴道炎应用价值

    解磷注射液急诊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法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上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展开医治,选择施用解磷注射液急诊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 60 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由随机法建立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施用常规急诊治疗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用解磷注射液急诊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住院时间、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工作完成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5.27±1.45)分低于对照组的(10.69±2.36)分(P<0.05).试验组认知功能评分(78.23±9.13)分高于对照组的(65.14±8.29)分(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6.43±1.87)d短于对照组的(10.75±2.19)d(P<0.05).试验组患者心理功能评分(80.16±4.28)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81.28±4.61)分、社会功能评分(80.13±3.2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1.37±4.64)、(72.13±4.62)、(70.92±3.13)分(P<0.05).结论 解磷注射液急诊治疗干预措施投入到临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医治中,所得干预的评估结果较好.患者获得成功抢救的同时,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及认知功能情况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其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升,值得被推广至临床应用当中.

    解磷注射液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效果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瞿飞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借助红色与白色球随机抽取分组,红色为对照组,白色为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取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功能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PCP)]、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PG(6.03±1.22)mmol/L、2 h PG(8.73±1.12)mmol/L、HbA1c(5.33±1.26)%均优于对照组的(7.32±1.12)mmol/L、(11.32±1.32)mmol/L、(7.02±1.3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NS(12.27±1.68)mU/L、FCP(3.53±0.28)ng/ml、2 h PCP(3.99±0.68)ng/ml均优于对照组的(10.30±1.14)mU/L、(2.50±0.32)ng/ml、(3.14±0.38)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3.33%低于对照组的 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促进患者胰岛功能恢复,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香砂平胃颗粒治疗消化道疾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崔蓉罗娟刘阳成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香砂平胃颗粒治疗消化道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根据相关关键词,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数据库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合并的比值比(OR)或均数差(MD)及其 95%置信区间(95%CI),检验异质性,评估发表偏倚.结果 最终纳入 14 篇文献,研究质量较好,偏倚风险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香砂平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单独治疗[95%CI=(3.69,9.28),P<0.001],各研究间无异质性(I2=0.0%,P=0.55).在临床症状积分上,香砂平胃颗粒联合西药可显著改善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和上腹灼烧感(P<0.05);在胃肠激素水平上,显著改善胃动素、胃泌素和血浆P物质水平(P<0.001).另外,香砂平胃颗粒可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Hp),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结论 与常规西药相比,香砂平胃颗粒联合西药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积分、胃肠激素水平,有效清除Hp,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香砂平胃颗粒消化道疾病疗效系统评价Meta分析

    复方丹参滴丸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兰希福赵曼丽罗凯张文昌...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7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评分分别为(90.56±7.52)、(86.29±8.56)、(89.21±7.69)、(90.52±7.4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3.45±6.62)、(77.54±6.36)、(73.58±5.39)、(81.65±5.67)分(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4.29%,较对照组的77.14%明显更高(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进而巩固整体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状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

    复方丹参滴丸缺血性脑卒中生活质量

    探究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症的临床效果

    商晓娜洪俊杰童雪清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72 例中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常规口服用药治疗)和观察组(予中医针灸治疗),每组 36 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快速眼动期(REM)、睡眠效率(SE)、总睡眠时间(TST).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间功能、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评分及总分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REM为(58.39±4.88)min、SE为(75.48±4.49)%、TST为(338.48±32.49)min,观察组患者REM为(82.44±5.49)min、SE为(81.29±5.33)%、TST为(387.29±36.94)min,观察组REM短于对照组、SE高于对照组、TST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中风患者失眠症治疗中实施中医针灸治疗获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SE得到提高,TST延长,REM缩短,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中风失眠症中医针灸临床疗效

    四磨汤与胃复安对危重症患者胃潴留的治疗效果研究

    邓海芳温振杰刘建凌明建青...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四磨汤与胃复安对危重症患者胃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收治的 80 例危重症合并胃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纸片法分为四磨汤组和胃复安组,每组 40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入院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入院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胃复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80.00%,与四磨汤组的 8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复安组患者的入院APACHE-Ⅱ评分、入院SOFA评分、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65±5.62)分、(9.87±1.23)分、(10.02±4.40)d、(70.68±6.72)h、22.50%,与四磨汤组的(24.18±6.07)分、(9.62±1.98)分、(11.90±4.84)d、(72.37±6.53)h、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磨汤与胃复安在危重症患者胃潴留中的治疗效果相当.

    四磨汤胃复安危重症胃潴留

    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

    许子明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际效果.方法 收入普外科行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 78 例为探究样本,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探究组与参照组,各 39 例.参照组选择西医治疗,探究组选择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疗效、术后血清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结果 探究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分别为(3.02±0.97)、(2.09±0.86)、(6.13±0.55)、(11.00±2.13)d,均短于参照组的(6.57±1.24)、(5.66±1.35)、(8.23±1.56)、(15.01±2.67)d(P<0.05).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44%(38/39),优于参照组的 79.49%(31/39)(P<0.05).术后第 1 天,两组IL-6、TNF-α、CRP水平比较未见差异(P>0.05);术后第12天,探究组的IL-6、TNF-α、CRP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获得的实际效果更优,能够改善其临床指标、疗效以及术后第12天血清指标.

    普外科腹部手术早期炎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疗法血清指标

    中医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忠亮黄伟武娇娜梁楠...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在功能锻炼基础上应用中医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 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30 例.两组患者分别施以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功能锻炼,研究组采用中医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VAS评分(2.02±0.25)分低于对照组的(3.10±0.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确切.

    中医推拿功能锻炼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PDCA循环法在麻精药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赵子玮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麻醉剂、精神类(麻精)药品规范化管理中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法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85例麻精药品使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和麻醉药品调剂管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处方书写不规范、用药后空安瓿未收回、处方剂量含糊不清管理问题总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的 20.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处方审核率、药品用法用量规范率、处方专册登记率分别为 100.00%、95.56%、97.78%,均高于对照组的 72.50%、75.00%、70.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精药品规范化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显著,可以减少麻精药品处方开具、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值得予以推广和使用.

    麻精药品规范化管理PDCA循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