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月刊

1006-6586

winter_wy@126.com;wenbin7548@163.com

010-51905307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成铭大厦C座602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Journal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本着满足临床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科研开发工作需要的宗旨,传播国内外最新医疗器械科技、市场及政策法规信息,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单支架处置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时不同策略的临床研究

    陈志明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单支架处置["拘禁"球囊技术(JBT)、边支导丝保护(KIO)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到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120例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进行有效分组处理,观察组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拘禁"球囊技术(JBT)治疗,常规组患者实施边支导丝保护(KIO)技术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进行对比分析后可知,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对两组患者病变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后可知,观察组患者病变特点优于常规组(P<0.05);对两组患者术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后可知,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放射线曝光时间以及对比剂用量等均优于常规组(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后可知,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治疗中,实施"拘禁"球囊技术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单支架处置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不同策略临床研究

    多次根管疗法和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郑沛华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次根管疗法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11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应用多次根管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咬合力、VAS评分、牙龈指数、咀嚼功能评分比较,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的炎性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的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牙龈指数、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病的治疗过程中一次根管疗法的效果优于多次性根管治疗,具有并发症少的优势.

    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一次性根管治疗多次根管疗法

    雾化吸入联合机械辅助排痰在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刘小燕袁晓红钟菁
    103-10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雾化吸入联合机械辅助排痰在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实施雾化吸入联合机械辅助排痰方法治疗,比较两组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治疗前后的PaO2、PaCO2、心率、呼吸、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PaCO2、心率、呼吸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雾化吸入联合机械辅助排痰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治疗效果.

    雾化吸入机械辅助排痰脑出血气管切开临床效果

    64排螺旋CT在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陶佳男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北京怀柔医院影像科就诊的75例疑似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进行常规核磁共振(MRI)检查、64排螺旋CT检查,统计检查结果,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别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影像征象.结果:病理确诊结果显示,75例患者中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70例,其中经MRI检查评估符合率为85.71%(60/70);经64排螺旋CT检查评估符合率为98.57%(69/70),64排螺旋CT符合率明显高于MRI(P<0.05);经Kappa一致性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64排螺旋CT Kappa值0.646,MR Kappa值0.262,故64排螺旋CT诊断价值较MRI更优;比较二者影像征象,64排螺旋CT对椎间孔狭窄、椎小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钙化、积气检出准确率较MRI明显高(P<0.05).结论:64排螺旋CT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较为清晰的反映病变颈椎部位的影像征象.

    64排螺旋CT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应用观察

    林娜
    109-11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和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采用灰度值分析、曲线拟合等方法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检测到患者的椎动脉血流信号异常;同时,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管功能也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评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检测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血管功能等,并对其进行评估,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颈椎病神经功能血管功能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对浅表肿大淋巴结性质诊断的作用

    潘艳群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高频超声应用于浅表肿大淋巴结性质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淋巴结肿大患者,参与患者经电脑随机的方式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检查,研究组采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检查效果.结果:高频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恶性(转移性淋巴结)达到98.37%,良性符合率为97.08%,二维超声与病理良性符合率为88.34%,恶性淋巴结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2.11%,而良性与恶性淋巴结肿大在L/T、淋巴门结构、内部的微小钙化灶、血流情况及囊性变等方面与二维超声相比,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高频超声对浅表淋巴结的性质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安全性和精准度较高,利于病情的准确判断.

    高频超声淋巴结浅表淋巴结性质鉴别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下行人工流产清宫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刘静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行人工流产清宫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400例人工流产患者.遵循患者的意愿进行分组,将进行常规人工流产清宫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进行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的患者纳入观察组.评价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8.53±2.17)mL,手术耗时为(6.74±1.80)min,一次性清宫成功率为99.50%、疼痛感评分为(2.39±0.45)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5.40±3.22)mL、(14.26±2.71)min、90.00%、(3.84±0.71)分,P<0.05;观察组的经期恢复时间为(31.25±2.60)d,出血恢复时间(4.03±0.85)d,留院观察时间为(1.37±0.19)h,均短于对照组的(38.86±3.76)d、(5.78±1.16)d、(2.01±0.28)h,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低[1.50%(3/200)VS.7.00%(14/200)],关于满意度数据,观察组居更高水平[99.00%(198/200)VS.91.00%(182/200)],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人工流产清宫术能够缩短手术耗时,促进一次性清宫成功率的提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人工流产清宫术超声有效性安全性

    多层螺旋CT结合3.0T磁共振对胆囊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林梁陈嘉飞陈国度周武汉...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结合3.0T磁共振对胆囊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80例胆囊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多层螺旋CT、3.0T磁共振检查,按照检查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CT检查)和观察组(CT、磁共振联合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性高于对照组,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移及侵袭器官分布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胆囊癌CT影像学特点以胆囊边缘清晰、胆囊形态无明显增大或增大、菜花样肿块为主,胆囊癌MRI影像学特点以腔内结节、肿块、厚壁型为主.结论:CT、磁共振联合检查在胆囊癌诊断中应用价值更高.

    多层螺旋CT3.0T磁共振胆囊癌临床分期

    多层螺旋CT联合MRI对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张雪高原高永斌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联合MRI对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本院诊治的腮腺肿瘤患者100例,先后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MRI检查.观察诊断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100例患者病理诊断显示腮腺肿瘤良性74例,恶性26例;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多层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为73.08%,特异性为95.95%,符合率为90.00%;MRI诊断的灵敏度为80.77%,特异性为97.30%,符合率为93.00%;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6.15%,特异性为94.59%,符合率为95.00%;③定量指标显示,恶性肿瘤的Ktrans值、Kep值均大于良性肿瘤(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联合MRI诊断腮腺肿瘤能提高灵敏度和符合率,根据定量指标可对肿瘤良、恶性进行鉴别,为后续治疗提供支持.

    腮腺肿瘤多层螺旋CTMRI鉴别诊断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肺栓塞中的检出率及影像特征分析

    周若兰吴义荣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多层螺旋CT对急性肺栓塞的检出率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将院内2020年1月~2023年6月接收的疑似急性肺栓塞2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采取多层螺旋CT,以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对疾病的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结果:以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检出16例患者为急性肺栓塞,为阳性,其余4例患者为阴性;多层螺旋CT检出真阴性4例,真阳性16例,假阴性0例,假阳性0例;多层螺旋CT与金标准对急性肺栓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诊断中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疾病检出率,灵敏度与特异度均相对较高,检出率与金标准差异较小,能够为临床提供更高质量的影像学图片方便临床观察病情特征,为后续诊疗提供参考.

    多层螺旋CT急性肺栓塞影像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