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赵伟

旬刊

1004-9290

cvate1632@vip.188.com cvatezbs@163.com

010-58556724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慧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6层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战线上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职教教师身份认同

    傅蝶李凯
    3-1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与战略机遇。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中职教教师是不可或缺的有力实践者和中坚力量。隐于其后的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特别是教师在数字化浪潮中个体和他者、环境的互动调适与持续建构问题尤为重要。基于教育数字化赋予职教教师的新要求考量,职教教师在自我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人机关系等多重关系互动中,遭遇了身份的固守、失衡与迷失,遭受了自我认知上的掣肘、师生交往中主体性消解、人机交互中的异化等各式矛盾与挑战。为了"安身立命"和寻回自我价值,职教教师需积极进行身份认同的重构,重新定位角色认知:通过数字理念+项目推进,成为职业教育服务型功能的使命担当者;利用整合资源+校企联合,成为理论与实践教学输出中的有效主导者;实施个性教育+人技共善,成为数字化教学环境中的智慧引领者。

    职业教育教育数字化转型师资队伍建设身份认同

    跨界工作情境下高职教师校企双重组织承诺研究: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杨冬旭
    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48名参与校企合作的高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研究在跨越校企组织边界的工作情境下,高职教师面对学校和企业两个承诺对象,基于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持续承诺三种承诺心态的双重组织承诺潜在剖面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承诺类型与作为预测变量的价值一致性、组织支持感和作为结果变量的校企工作冲突感等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参与校企合作高职教师的校企双重组织承诺可以分为学校持续承诺主导型、学校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主导型、未承诺型、中等承诺型、完全承诺型等五种;价值一致性与组织支持感在校企双重组织承诺的不同剖面间存在显著差异;处在不同承诺剖面的高职教师在校企工作冲突感知上存在显著差异。

    职业教育跨界工作情境高职院校教师组织承诺潜在剖面分析校企合作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策的演进历程、变迁逻辑与未来展望——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

    施南奇阙明坤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策历经基础奠定、探索发展、加速发展和深化改革四个时期,呈现出"稳中有进""有序有为""质效向好"的发展态势。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观念变迁等因素构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逻辑,固定成本、学习效应、协作效应与适应性预期等使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策变迁呈现路径依赖逻辑,政府主导、院校主体和企业参与共同促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逻辑。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策应把握社会深层结构,构建政策变迁的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正向路径依赖,构建政策集群的整体推进机制;调适多元利益主体,构建政策执行的协同联动机制;注重多重反馈效应,构建政策实施的质量评价机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历史制度主义关键节点深层结构动力机制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研究

    卢蕙娟林剑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扎根理论对访谈获取的文本进行分析,确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潜在影响因素,结合现有文献,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其进行系统阐述。结果表明,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文化受到来自乡村层面的服务动因、政府层面的服务保障、职业院校层面的服务能力、社会层面的服务方式以及结果层面的服务效果五大因素影响。其中,服务动因正向影响服务能力及服务效果;服务能力正向影响服务效果,在服务动因及服务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服务保障调节服务能力在服务动因和服务效果之间的中介作用,服务方式调节服务能力在服务动因和服务效果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提出将乡村发展需求作为出发点、将职教服务能力作为发力点、将相关支持保障作为结合点、将最终服务实效作为落脚点的职业教育振兴乡村文化路径建议。

    职业教育乡村振兴文化振兴影响因素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的发展历程、基本共识与应对策略

    郭素森邬跃李胜红张成宽...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了广泛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探索。实践证明,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复杂程度高、操作难度大、协调范围广,学界对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概念特征、价值、风险、路径达成一定的共识。但实践依然存在办学定位难理清、政策供给不到位、改革成效不明显、社会环境阻力大、校企合作有障碍等突出问题,成效难以达到设计预期。建议现阶段采取支持改革试点、鼓励地方探索,组织专项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总结基层经验、集成创新政策的推进策略。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基本共识应对策略

    "保密"制度视域下当代民间陶瓷手工艺遗产教育的坚持与转变

    贾璟罗舒文阳宇翔
    50-5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中国民间陶瓷手工艺遗产教育中保密制度的生存情况值得关注。以民族志方法调查了中国瓷都景德镇的民间大师工作室,并揭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悖论:尽管在身份认同方面,存在许久的"保密"制度如今被打破甚至消失,这为局外人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但对于教学而言,大师们仍然秉持着刻意的言语"保密"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筛选制度和"悟"的非言语教学形式除了具备维系传统的作用,也能使技艺遗产知识的传递更加持久并富有黏性。在不断追求快节奏和高效率的工业化背景下,部分传统价值的变革有助于维持遗产保护和教育传承。

    师徒制陶瓷遗产教育保密制度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教育困境与叙事赋能

    金挺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正深刻驱动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全面革新与育人模式的重塑,这一过程不仅强化了产教融合的深度,显著提升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同时也伴随着"泛在学习模式"的兴起、"网络圈层效应"的显现,以及"工具理性主义"倾向的潜在滋生,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思想价值传导的复杂性与隐忧,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与审慎应对。叙事作为人类特有的价值认知和表达活动,寄情于人、藏理于事、寓文于理,有利于联结数字时代师生情感世界,走进学生网络圈层传递信念价值,融通产教两界达成价值共识。应用叙事赋能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应立足"虚实共生"构建有温度的叙事主体关系,立足"情理相融"创生有信度的叙事话语方式,立足"产教协同"打造有黏度的叙事文化内容,通过叙事推进数字化转型下的高职教育更好地衔接"人"与技术的关系,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条件与精神动能。

    职业教育数字化高职叙事研究转型与赋能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本科教育"课证融通"意蕴解析与路径研究

    周忠黄杰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加速赋能新兴产业跃迁,对技能人才"量"与"质"提出了新要求。构建高质量的"课证融通"体系,有利于推动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改革,造就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但当前职业本科"课证融通"存在育人理念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标准与行业企业职业标准不完全匹配,课程内容先进性不足、全面性不够、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为此,需要聚焦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紧扣专业迭代升级,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中,催化推动教学改革,形成多方协同育人教育新生态,探索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新路径。

    新质生产力职业本科课证融通高质量发展

    微证书促进职业教育的包容性和灵活性:欧盟经验与启示

    吴茜
    7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范围内,职业教育需改革以应对技术进步、社会变革驱动的劳动力市场快速变化。微证书以其短小、灵活和专注的特性,被凸显为改革职业教育的重要工具。总结了欧盟职业教育中微证书应用的经验,包括在终端用户中建立信任、增加价值和提供支持保障微证书应用的可持续性。同时也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如何在微证书的灵活性与质量保证的刚性、权力让渡的组织性与职业性、专业技能培养与全人教育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建议我国应提供系统性政策支持、建立质量保证机制、构建技能情报系统、推动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合作、提高公众意识和认知,促进微证书在职业教育改革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微证书职业教育欧盟资历框架

    瑞典职业教育文化认同的分析框架与实践逻辑

    吴仕韬祁占勇
    8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瑞典职业教育文化认同体系涵盖了技术文化、工业文化、环境氛围与社会观念四大基本要素,其中,以科学文化与创新文化为内涵要义的技术文化是瑞典职业教育文化认同的理念旨归;凸显"产教互动""工业理事会""行动者联盟"的工业文化组织特色创设了瑞典职业教育文化认同的内在秩序;融入民主化与商业化的社会环境以实现职业教育系统的"向善"发展构成职业教育文化认同的外在秩序;紧跟"批判资本主义价值观"与"伦理社会主义价值观"等主流社会观念的指引成为瑞典职业教育文化认同的价值进阶。我国职业教育要以文化认同为抓手,积极推进技能型社会构建、渲染职业教育工匠精神、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稳固空间和夯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瑞典职业教育文化认同技术文化工业文化环境氛围社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