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杨辉祥

月刊

1002-2201

029-85234213

710062

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紧密结合中学教材进行交流、研究,内容力求新意,中学教师阅后可立即用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坚持学科育人导向,深化教材的价值传承——鲁教版新教材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修订思路

    毕华林张羽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学科育人导向,深化教材的价值传承功能.教材修订围绕着着力展示化学科学发展的中国道路、全面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全程体现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外显学科内容蕴含的价值观念展开.为有效实施新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应明确核心价值传承的总体目标与具体要求、立足学科本质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典型素材的学科育人价值.

    鲁教版新教材学科育人学科德育价值传承

    "素养为本"化学课堂教学中"一"的探讨

    张乾丰郑长龙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养为本"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一"是指可以引发深入与拓展思考,并能进行广泛迁移的化学认识视角和认识思路."一"的抽提、建构和迁移是破解核心素养落地难题的关键所在.结合具体化学教学课例,归纳了"一"的内涵特征,刻画了"一"的课堂样态,阐释了"一"的教育价值.最后,提出三点教学建议:"一"的抽提应注重增进化学学科理解;"一"的建构应聚焦化学学科思维发展;"一"的迁移应关注课堂真实问题解决.

    素养为本举一反三化学学科理解

    备课:目标·内容·活动·评价——以必修"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单元为例

    李发顺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备课是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本保证,从研读课程标准、重组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已有认知到教学逻辑、载体、活动与评价设计,构建基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重组""教学活动设计"和"评价体系构建"的备课模型.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单元教学目标认识逻辑评价标准

    核心素养导向的大概念建构课设计思路——以"含相同元素的物质间相互转化"为例

    叶礼华张军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质间相互转化是重要的学科观念.含C(Ⅳ)或Al(Ⅲ)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常用"碳(Ⅳ)三角"模型或"铝(Ⅲ)三角"模型来表示,由两种认识模型抽提出更为概括的"类别三角"模型以及更为抽象的基于酸碱性的"性质三角"模型.由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之间相互转化模型"碳三角"模型和"铁三角"模型抽提出更为概括的"价态三角"模型以及更为抽象的基于氧化还原性的"性质三角"模型.两类"性质三角"模型本质上都是一种归中思想.

    核心素养大概念相互转化模型

    教科学方法的教学设计——以"乙酸的结构与性质探究"为例

    翟高稳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乙酸的结构与性质探究"为载体,基于乙酸分子内羧基整体性、羰基羟基相互作用,结合实验现象、仪器数据,不断提出问题、寻找证据、科学探究、解决问题.有证据有逻辑,赋予化学课堂"科学方法".

    乙酸结构决定性质科学方法

    发展模型认知素养的教学实践——以"晶胞中的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为例

    马翠翠吕志会张志华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晶胞中的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教学为例,借助晶胞实物模型、三维动画模型、思维模型等教学策略和归纳—演绎的科学思维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常见晶胞中四面体空隙、八面体空隙问题的重难点,提升学生模型认知核心素养.

    模型认知晶胞空隙归纳—演绎

    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以"科学选择和饮用牛奶"为例

    朱玉林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健康生活角度出发,以"科学选择和饮用牛奶"为主题,开展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通过设置"探究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认识并自制蛋白质检测试剂""鉴别饮用牛奶的传言"等多个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把化学知识与生物、医学结合起来,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完成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真实生活情境跨学科实践蛋白质牛奶制品

    基于学科理解的电性关系大概念教学初探

    俞惠珍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化学学科理解的视角,结合教学思想和实践经验,对物质转化提出"本源性"理解,进而将相应认识视角和思路应用于课堂教学,建构电性关系学科大概念.

    学科理解电性关系物质转化学科大概念

    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作业设计研究——以"醛和酮 糖类和核酸"单元作业为例

    谢琼江合佩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作业的不足,进行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单元作业设计研究,以"醛和酮糖类和核酸"单元作业为例,设计了多层面、可选择的作业类型,研究单元作业对不同学生的化学核心观念和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进阶.

    作业设计醛和酮糖类和核酸多样化需求

    指向学科理解的化学实验教学探索——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例

    冯俊玲解慕宗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例,探讨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深化学科理解.设计"梳理'量'的形式""探讨'量'的获取""分析'量'的精度"三大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容量瓶的设计""溶液的配制""电导率的测定"等活动中深入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深刻认识化学实验的应用价值.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学科理解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