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小学班主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小学班主任
中小学班主任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中小学班主任/Journal ZHONGXIAOXUE BANZHURE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追根"稻"底:基于三场耦合的小学劳动项目深度实践

    吴燕芳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是单一的劳动实践,应该延伸到知识建构、审美教育、科学探究等方面.本文以"稻谷旅行我见证,禾下乘凉共筑梦"项目为例,在"追根'稻'底"中,探究以劳动项目为载体的五育融合实践路径——链接"实景劳动场"、聚力"实效联动场"、深化"实践体验场",通过三场耦合,让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更好地融通,在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追根"稻"底三场耦合劳动项目

    对比教学:促进学生的乘法分配律模型建构

    朱绮琳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乘法分配律变式较多,是小学数学运算律教学中公认的难点;突破这一难点的有效方式不是反复操练,而是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基本模型,加深对概念原型的理解.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为例,通过横向对比、纵向对比、交叉对比,指出乘法分配律的核心切入点和路径,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结构与模型建构,形成灵活应用的思路方法.

    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对比教学模型建构数学变式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思维培养

    卢慧飞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仔细认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教师应当以发散性思维、化归性思维、综合性思维为理论支撑,借助图形与图形组合、图形与数字结合、思维导图展示教学案例,将思维培养渗透于课堂全过程.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一课为例,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思维培养的路径.

    教学案例思维培养小学数学

    中学化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但世辉邱娟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背景下所提倡的一种创新教育理念,中学阶段应当以课程思政理念高质量地推进课程育人.具体的实施路径主要如下:一是夯实课堂教学主阵地,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基因式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开展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借助校园媒介,开展中学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本文分析了以上三种路径的优势和实施策略,并结合案例探讨不同策略的操作方法,以期高质量地达成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

    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体验式活动校园媒介

    基于"开放实验室"的高中化学生态课堂教学

    李多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变传统化学课堂被动的知识接受式学习模式,探索构建基于"开放实验室"的高中化学生态课堂,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地行动起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中真实的参与者、观察者、实验者、探究者、发现者等.通过积极能动的化学课堂教学,学生在强烈的感性认识体验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课堂规则经验,从而构建活泼开放的课堂生态,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高中化学"开放实验室"生态课堂教学重构

    大概念视角下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胡淮刚
    52-5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信息科技学科而言,大概念具有很强的迁移价值.新版教材提倡以素养达成为目标、以大概念理解为内核、以课程整体设计为路径开展大单元教学,指向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性情境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创新信息科技教学方式.本文从认知情况、实施情况、研究愿景三个方面对区域内的信息科技教师进行调查,主要了解与分析区域内大概念视角下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并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对策与建议.

    大概念大单元教学问卷调查信息科技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驱动性问题设计探析

    陈倩荣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单元教学中,以驱动性问题设计作为统整有关联的学习任务开展的抓手,具有关键性作用.教师需要厘清大单元教学中的多种关系,从中找到驱动性问题设计的出发点与关键点,探寻适合大单元教学中驱动性问题设计的有效策略,以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驱动性问题设计策略

    文体视域下状物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连忠友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状物类散文以优美生动的语言,展现出深刻悠远的意境,既凸显事物的特点,也抒发作者强烈而真挚的情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重要文体.状物类文本有着独特的创作规律和表达奥秘,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言语形式和内在逻辑.教师要抓住这一文本的文体特质,据本理解,逐层升华,推动学生认知的不断形成.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为例,梳理表达主线,在"想开去"中感受色彩美;还原表达方法,在"想开去"中品析语言美;依循认知规律,在"想开去"中挖掘内涵美;关联创作背景,在"想开去"中延展生活美,通过实施一系列策略,在教学中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小学语文状物类散文语文要素梳理主线核心素养

    紧扣要素 把握文本

    林文定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语用素养,引导学生完成积累语言素材、处理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知识等一系列任务.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课文教学为例,总结出"反复琢磨,品味语言特点;诵读文本,感悟语用技巧;对比分析,提升语用技能"等一系列教学策略,促进语文要素和文本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而推动语用目标的落实,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小学语文语文要素文本阅读语用

    小学语文批注阅读教学探微

    赵霞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次正式出现"批注"的概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让学生"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并且阅读时注意体会人物的心情.通过单元导语引领、课文示范方法、课后练习实践等,可以做到突出重点、有效迁移、显化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批注的要领,学会通过批注来阅读,从而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批注单元导语引领课文示范方法课后练习实践